一种香味源雾化组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雾化,具体涉及一种香味源雾化组件。、香味源雾化组件用于存储雾化基质并将存储的雾化基质雾化以生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供电单元以及与供电单元连接的雾化器,供电单元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能。雾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雾化芯,其中采用加热方式雾化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一般为...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雾化,具体涉及一种香味源雾化组件。背景技术:1、香味源雾化组件用于存储雾化基质并将存储的雾化基质雾化以生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供电单元以及与供电单元连接的雾化器,供电单元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能。雾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雾化芯,其中采用加热方式雾化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一般为发热件,发热件一般包括多孔基体以及设置于多孔基体上的发热丝,发热丝对多孔基体上的雾化基质加热以生成气溶胶。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孔陶瓷雾化芯在雾化时会消耗雾化基质,雾化基质供应不上很容易出现干烧的现象,从而导致烧糊,使得电子烟的口感变差;此外,发热膜的发热面积小,雾化量小,对于气溶胶耐受度高的用户而言不能得到满足感。技术实现思路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香味源雾化组件,通过在多孔基体上设置雾化腔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多孔基体的容易出现干烧现象导致的雾化口感差以及发热膜面积小导致的用户雾化体验差的技术问题。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香味源雾化组件,香味源雾化组件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件,多孔基体内构造有具有开口的雾化腔室,发热件设置于雾化腔室的内壁。3、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件包括第一发热部、第二发热部以及两电极,第一发热部设于雾化腔室的底壁上,第二发热部设于雾化腔室的内侧壁上,且第一发热部与第二发热部均与两电极电连接。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部呈平面螺旋状设置,和/或,第二发热部自雾化腔室的底壁朝向雾化腔室的开口延伸并呈三维螺旋状设置。5、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腔室自其底壁朝向开口的方向逐渐收缩。6、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腔室呈圆锥状设置,雾化腔室的直径自其底壁朝向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第一发热部嵌设于雾化腔室的底壁上,和/或,第二发热部嵌设于雾化腔室的内侧壁上。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基体构造有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槽,储液槽与雾化腔室之间通过雾化腔室的底壁分隔开。8、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吸液槽,第一吸液槽的底壁与雾化腔室靠近其开口的一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5-0.9mm。9、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吸液槽,第一吸液槽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吸液槽,第二吸液槽的底壁与雾化腔室靠近其开口的一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5-0.9mm。10、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远离雾化腔室的端部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导液槽,多个导液槽均与储液槽的内部连通。11、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为圆柱形,储液槽位于多孔基体的一端,圆锥状雾化腔室位于多孔基体的另一端,圆锥状雾化腔室直径较大的一端靠近储液槽设置。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香味源雾化组件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3、多孔基体内设置有雾化腔室,雾化腔室的内壁为加热面,且加热面上分布有多孔基体的空隙,进而使得导液率得到提升;同时,发热件设置于雾化腔室的内壁上以对内壁以及内壁上的雾化基质进行加热,提升了雾化效率;此外,雾化腔室对生成的气溶胶具有汇聚以及导向的作用以提升气溶胶的浓度,同时雾化腔室还对发热件产生的热量具有汇聚的作用以使得发热件产生的热量被利用地更为充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热组件,通过在多孔基体上设置雾化腔室以增大雾化面提升导液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多孔基体的面积过大或者过小而导致的用户雾化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进而提升了用户的雾化体验。14、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是基于上述香味源雾化组件而设计的,因此该雾化器的有益效果参见上述香味源雾化组件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是基于上述雾化器而设计的,因此该电子雾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参见上述雾化器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技术特征:1.一种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味源雾化组件包括多孔基体(1)和发热件(2),所述多孔基体(1)内构造有具有开口的雾化腔室(11),所述发热件(2)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室(11)的内壁;所述发热件(2)包括第一发热部(21)、第二发热部(22)以及两电极(3),所述第一发热部(21)设于所述雾化腔室(11)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发热部(22)设于所述雾化腔室(11)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发热部(21)与所述第二发热部(22)均与两所述电极(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21)呈平面螺旋状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发热部(22)自所述雾化腔室(11)的底壁朝向所述雾化腔室(11)的开口延伸并呈三维螺旋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室(11)自其底壁朝向开口的方向逐渐收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室(11)呈圆锥状设置,所述雾化腔室(11)的直径自其底壁朝向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发热部(21)嵌设于所述雾化腔室(11)的底壁上,和/或,所述第二发热部(22)嵌设于所述雾化腔室(11)的内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1)构造有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槽(12),所述储液槽(12)与所述雾化腔室(11)之间通过所述雾化腔室(11)的底壁分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12)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吸液槽(13),所述第一吸液槽(13)的底壁与所述雾化腔室(11)靠近其开口的一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5-0.9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12)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吸液槽(13),所述第一吸液槽(13)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吸液槽(15),所述第二吸液槽(15)的底壁与所述雾化腔室(11)靠近其开口的一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5-0.9mm。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12)远离所述雾化腔室(11)的端部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导液槽(14),多个所述导液槽(14)均与所述储液槽(12)的内部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味源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12)为圆柱形,所述储液槽(12)位于所述多孔基体(1)的一端,圆锥状所述雾化腔室(11)位于所述多孔基体(1)的另一端,圆锥状所述雾化腔室(11)直径较大的一端靠近所述储液槽(12)设置。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雾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香味源雾化组件。发热件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件,多孔基体内构造有具有开口的雾化腔室,发热件设置于雾化腔室的内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香味源雾化组件,通过在多孔基体上设置雾化腔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多孔基体容易出现干烧现象导致的雾化口感差以及发热膜面积小导致的用户雾化体验差的技术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刘斌,肖小朋,聂革,刘鑫鑫,赵贯云,赵波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29技术公布日:2024/5/29
- 上一篇:电子烟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信号处理方法、信号处理电路、压电感应系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