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制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制备方法。、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2、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包含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采用陶瓷衬底的加热器围绕含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进行加热;其中,陶瓷衬底的加热器是以陶瓷管作为衬底基材、并于陶瓷管上印刷电阻加热轨迹制备。技术实现思路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2、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3、电绝缘的衬底,被构造成是围绕或界定所述腔室的管状;4、加热元件,结合于所述衬底并包围所述衬底的至少一部分;5、所述衬底与所述加热元件是彼此导热的;在使用中,所述衬底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元件的热量而发热,转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6、所述衬底包括陶瓷、玻璃、石英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衬底的管壁厚度低于0.2mm。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衬底不包括金属的单质。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衬底的管壁厚度介于0.1~0.2mm。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衬底由管状的前体于圆磨机床上圆磨使管壁减薄后形成。。10、在一些实施中,按照三点抗弯强度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所述衬底全部测试位点的抗弯强度均大于40n。1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形成或结合于衬底上的加热层。12、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层被构造成是围绕所述衬底的环形形状。13、在一些实施中,所述衬底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14、第一电极,结合于所述衬底并靠近所述第一端布置;15、第二电极,结合于所述衬底并靠近所述第二端布置;16、所述加热层被构造成是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延伸,并由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所述加热层的纵向方向上引导电流。17、在一些实施中,当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所述加热层的纵向方向上引导电流时,所述加热层的电阻介于0.5ω到3ω。18、在一些实施中,当所述加热元件在30w的供电功率下加热时,所述衬底被构造成能在30s内由室温加热至320℃。19、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包括:20、电绝缘的衬底,被构造成是管状;21、加热元件,结合于所述衬底并包围所述衬底的至少一部分;22、所述衬底与所述加热元件是彼此导热的;在使用中,所述衬底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元件的热量而发热;所述衬底包括陶瓷、玻璃、石英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衬底具有低于0.2mm的管壁厚度。23、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包括:24、石英管;25、红外发射涂层,形成于所述石英管并包围所述石英管的至少一部分,以用于向所述石英管的管状中空内辐射红外线;26、所述石英管具有低于0.2mm的管壁厚度。27、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包括:28、获取管状的前体;所述前体包括陶瓷、玻璃、石英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前体具有大于0.2mm的管壁厚度;29、将所述前体于圆磨机床上进行磨削至管壁厚度低于0.2mm,获得电绝缘的衬底;30、于所述衬底上形成加热元件。31、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采用管壁厚度低于0.2mm的超薄衬底,在加热过程中升温或降温是更加灵敏的,且对于减少能耗是有利的。技术特征: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不包括金属的单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管壁厚度介于0.1~0.2mm。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由管状的前体于圆磨机床进行圆磨使管壁减薄后形成。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三点抗弯强度测试方法对所述衬底进行测试,所述衬底全部测试位点的抗弯强度均大于40n。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形成或结合于衬底上的加热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被构造成是围绕所述衬底的环形形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所述加热层的纵向方向上引导电流时,所述加热层的电阻介于0.5ω到3ω。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热元件在30w的供电功率下加热时,所述衬底被构造成能在30s内由室温加热至320℃。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具有5.4~7.8mm的内径;12.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13.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14.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技术总结本申请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及制备方法;其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电绝缘的衬底,被构造成是围绕或界定腔室的管状;加热元件,结合于衬底并包围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衬底与加热元件是彼此导热的;在使用中,衬底能通过接收加热元件的热量而发热,转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衬底包括陶瓷、玻璃、石英中的至少一种,且衬底的管壁厚度低于0.2mm。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采用管壁厚度低于0.2mm的超薄衬底,在加热过程中升温或降温是更加灵敏的,且对于减少能耗是有利的。技术研发人员:陈桂敏,戚祖强,罗家懋,雷宝灵,徐中立,李永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