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目前,电子雾化器被众多用户使用。现有的一些电子雾化器设置为分体式的电子雾化器,其包括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用于为雾化器充电的充电盒。用户可将雾化器单独从充电盒上拆下并进行使用,在使用完毕后可以将雾化器通过充电电极与充电盒重新...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背景技术:1、目前,电子雾化器被众多用户使用。现有的一些电子雾化器设置为分体式的电子雾化器,其包括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用于为雾化器充电的充电盒。用户可将雾化器单独从充电盒上拆下并进行使用,在使用完毕后可以将雾化器通过充电电极与充电盒重新连接,以进行及时的充电,并且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充电。然而,雾化器的一端往往存储有液态的气溶胶基质,如果雾化器以错误的方向或者形式安装进入充电盒,在气溶胶基质从雾化器中泄漏时,就会对充电盒上的部件造成损害,导致机器的寿命降低;同时,对于一些具备对称设计的雾化器,用户往往难以确定充电时的安装方向,进而形成上述气溶胶基质泄漏的风险。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对于可自行充电的分体式的电子雾化器,用户将雾化器安装至充电盒以进行充电时,容易发生安装方向错误的情况,进而容易在发生气溶胶基质泄露时损坏充电盒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包括雾化器以及充电盒;所述雾化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充电盒;所述雾化器上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充电盒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当所述雾化器连接至所述充电盒时,所述第一电极抵接至所述第二电极;所述雾化器的第一端抵接至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端,所述雾化器的第二端抵接至所述充电盒的第二端;所述雾化器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充电盒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中朝向所述充电盒的一侧的磁极与所述第二磁体中朝向所述雾化器的一侧的磁极相同。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被所述第二磁体磁吸;所述第二磁吸件被所述第一磁体磁吸。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磁体;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四磁体;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三磁体中朝向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与所述第二磁体中朝向所述第三磁体的磁极相反;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正对设置,且所述第四磁体中朝向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体中朝向所述第四磁体的磁极相反。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且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对称设置。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且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对称设置。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体槽;所述充电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体槽;所述第一磁体容纳于所述第一磁体槽内部;所述第二磁体容纳于所述第二磁体槽内部。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电极支架;所述第一磁体槽开设于所述电极支架上,且所述第一磁体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磁体槽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极支架,且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电极支架以及所述外壳,并朝向所述充电盒突出。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盒包括充电部以及容纳部;所述充电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容纳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磁体槽开设于所述充电部中远离所述雾化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磁体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磁体槽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二电极连接至所述充电部,且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贯穿所述充电部,并朝向所述雾化器突出。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部中朝向所述雾化器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槽;所述雾化器的外轮廓与所述充电槽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二电极突出设置于所述充电槽内,且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充电槽相对设置。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包括位于第一端的出气部以及位于第二端的雾化部;所述出气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雾化部;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端开设有出气部容纳槽;所述出气部容纳槽的内轮廓与所述出气部的外轮廓相适配。12、基于上述结构及其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通过在雾化器和充电盒中分别设置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且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对的磁极相同,用户在以错误的方向安装雾化器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正对,产生相斥的力,用户进而无法继续安装雾化器,有效防止了错误方向的安装,避免了气溶胶基质泄漏对充电盒的损坏。同时,此种电极设置方式还可在电子雾化器整体呈对称外形时,为用户提供安装导向,避免因对称外形带来的反向错误安装。技术特征:1.一种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以及充电盒;所述雾化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充电盒;所述雾化器上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充电盒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当所述雾化器连接至所述充电盒时,所述第一电极抵接至所述第二电极;所述雾化器的第一端抵接至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端,所述雾化器的第二端抵接至所述充电盒的第二端;所述雾化器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充电盒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中朝向所述充电盒的一侧的磁极与所述第二磁体中朝向所述雾化器的一侧的磁极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被所述第二磁体磁吸;所述第二磁吸件被所述第一磁体磁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磁体;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四磁体;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三磁体中朝向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极与所述第二磁体中朝向所述第三磁体的磁极相反;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正对设置,且所述第四磁体中朝向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体中朝向所述第四磁体的磁极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且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且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体槽;所述充电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体槽;所述第一磁体容纳于所述第一磁体槽内部;所述第二磁体容纳于所述第二磁体槽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电极支架;所述第一磁体槽开设于所述电极支架上,且所述第一磁体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磁体槽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极支架,且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电极支架以及所述外壳,并朝向所述充电盒突出。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包括充电部以及容纳部;所述充电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容纳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磁体槽开设于所述充电部中远离所述雾化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磁体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磁体槽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二电极连接至所述充电部,且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贯穿所述充电部,并朝向所述雾化器突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中朝向所述雾化器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槽;所述雾化器的外轮廓与所述充电槽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二电极突出设置于所述充电槽内,且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充电槽相对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位于第一端的出气部以及位于第二端的雾化部;所述出气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雾化部;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端开设有出气部容纳槽;所述出气部容纳槽的内轮廓与所述出气部的外轮廓相适配。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包括雾化器以及充电盒;雾化器可拆卸地连接至充电盒;雾化器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充电盒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当雾化器连接至充电盒时,第一电极抵接至第二电极;雾化器的第一端抵接至充电盒的第一端,雾化器的第二端抵接至充电盒的第二端;雾化器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磁体;充电盒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磁体;第一磁体中朝向充电盒的一侧的磁极与第二磁体中朝向雾化器的一侧的磁极相同。有效防止了错误方向的安装,避免了气溶胶基质泄漏对充电盒的损坏。同时,此种电极设置方式还可在电子雾化器整体呈对称外形时,为用户提供安装导向,避免因对称外形带来的反向错误安装。技术研发人员:林祖禄,宋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01技术公布日:2024/4/29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自充电分体式电子雾化系统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