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在相关技术中,陶瓷雾化芯主要有平面陶瓷雾化芯和柱状陶瓷雾化芯两种结构。平面陶瓷雾化芯一般在一侧表面设置发热结构,雾化液从另一侧传导;柱状陶瓷雾化芯,需要在雾化芯的柱孔内壁缠绕发热丝,但柱孔尺寸相对较小。、可见,相关技术中,平面陶瓷和柱状陶瓷...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背景技术:1、在相关技术中,陶瓷雾化芯主要有平面陶瓷雾化芯和柱状陶瓷雾化芯两种结构。平面陶瓷雾化芯一般在一侧表面设置发热结构,雾化液从另一侧传导;柱状陶瓷雾化芯,需要在雾化芯的柱孔内壁缠绕发热丝,但柱孔尺寸相对较小。2、可见,相关技术中,平面陶瓷和柱状陶瓷的雾化面小,加热面积有限,导致雾化器加热雾化形成的雾化量少,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可以提升雾化面积,从而提升雾化量,更能满足用户需求。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雾化芯,包括:3、导油体,由硬质多孔材料制成,其外侧形成有至少两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界定形成雾化腔;以及,4、发热体,每一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至少一所述发热体,所述发热体接触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凹槽的至少部分槽壁。5、进一步地,所述导油体包括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侧壁,每一所述凹槽均由所述主体和至少两侧壁围合形成。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导油体的周侧。7、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两端贯通。8、进一步地,各所述侧壁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9、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外侧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主体的最小厚度,所述侧壁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最小厚度。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c形、u形、折线形中的一种。11、进一步地,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导油体的同一侧;或者,12、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导油体的不同侧。13、进一步地,各所述发热体分体式设置。14、进一步地,各所述发热体连接为一体形成发热结构。15、进一步地,各所述发热体串联连接,所述发热结构包括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发热体之间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位于末端的发热体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电极部。16、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和/或所述主体构成不同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隔离结构;17、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隔离结构;和/或,所述连接部弯折包绕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外侧。18、进一步地,当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隔离结构时,所述隔离结构开设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通孔。19、进一步地,当所述连接部弯折包绕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外侧时,所述隔离结构的外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让位槽内。20、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贯穿通过对应位置的侧壁,所述电极部的一端露出于该侧壁的外侧。21、进一步地,各所述发热体并联连接,所述发热结构还包括连接部以及电极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各所述发热体的一端,所述发热体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和/或所述所述连接部连接有所述电极部。22、进一步地,所述导油体采用陶瓷材料。23、进一步地,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24、本发明中雾化芯及雾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25、由于导油体形成有至少两个凹槽,且每个凹槽的发热体均接触连接于至少部分该凹槽的槽壁,因此,雾化芯上可以形成至少两个雾化面,从而实现更大的雾化面积,而且,由于发热体位于凹槽内,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流失,有利于将热量传递至整个导油体,以提高雾化效果。技术特征: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侧壁,每一所述凹槽均由所述主体和至少两侧壁围合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导油体的周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端贯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侧壁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侧和所述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主体的最小厚度,所述侧壁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最小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c形、u形、折线形中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导油体的同一侧;或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发热体分体式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发热体连接为一体形成发热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发热体串联连接,所述发热结构包括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发热体之间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位于末端的发热体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电极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和/或所述主体构成不同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隔离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隔离结构时,所述隔离结构开设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通孔。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部弯折包绕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外侧时,所述隔离结构的外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让位槽内。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贯穿通过对应位置的侧壁,所述电极部的一端露出于该侧壁的外侧。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发热体并联连接,所述发热结构还包括连接部以及电极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各所述发热体的一端,所述发热体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和/或所述所述连接部连接有所述电极部。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采用陶瓷材料。18.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雾化器包括雾化芯,其中,雾化芯包括导油体和发热体;导油体由硬质多孔材料制成,其外侧形成有至少两凹槽,凹槽的槽壁界定形成雾化腔;每一凹槽内均设有至少一发热体,发热体接触连接于对应的凹槽的至少部分槽壁。由于导油体形成有至少两个凹槽,且每个凹槽的发热体均接触连接于至少部分该凹槽的槽壁,因此,雾化芯上可以形成至少两个雾化面,从而实现更大的雾化面积,而且,由于发热体位于凹槽内,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流失,有利于将热量传递至整个导油体,以提高雾化效果。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翟公高,别海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17
- 上一篇:一种凝胶滤棒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发热组件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