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具体是涉及一种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雾化装置是指将存储的可雾化的介质通过加热或超声等方式形成气溶胶的装置。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和供电组件,雾化器内的发热组件用于引导加热雾化基质以产生气溶胶,这些气溶胶与进入雾化器中的空气混合后流出以供用户吸食,供电组件与雾化器电性...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申请涉及雾化,具体是涉及一种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背景技术:1、雾化装置是指将存储的可雾化的介质通过加热或超声等方式形成气溶胶的装置。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和供电组件,雾化器内的发热组件用于引导加热雾化基质以产生气溶胶,这些气溶胶与进入雾化器中的空气混合后流出以供用户吸食,供电组件与雾化器电性连接以为雾化器供电。现有雾化器发热组件一般包括发热丝与导油棉绳组合或发热网与导油棉组合,其中发热丝螺旋缠绕于导油棉绳,导油棉绳用于导引储液组件内的烟液;发热网与导油棉通常叠合在一起后,在辅料圆柱形圆棒的帮助下将发热网、导油棉弯曲成圆环状,再将该模组塞入圆柱形套筒中定型,最后置入储油棉等烟油存储系统中使用。上述结构方式在生产线装配通常较为复杂,雾化器与导油棉的装配过程中一致性较差,同款容易出现口感差异较大风险。技术实现思路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以提高发热模组的生产制作效率和一致性。2、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模组,所述发热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液层、第一耐温层、发热层、第二耐温层和第二导液层;3、其中,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耐温能力强于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对雾化基质的引导速率大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4、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热层包括雾化区、位于所述雾化区两侧的电极区,以及凸于所述电极区边缘设置的触盘。5、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液层、所述第一耐温层、所述第二耐温层以及所述第二导液层上均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对应于所述触盘的位置,以使所述触盘暴露于所述凹槽内。6、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液层、所述第一耐温层、所述发热层、所述第二耐温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均设有用于压合连接的压合区。7、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压合区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压合区至少部分结构直接压合连接。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设有卡刺结构;和/或,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包括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模组。10、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发热层设有触盘,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所述触盘电性接触。11、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触盘上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导电柱插入所述对接孔内并与所述触盘通过插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1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1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通过层叠的方式形成多层结构的发热模组,简化了发热模组的生产制作过程,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技术特征:1.一种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液层、第一耐温层、发热层、第二耐温层和第二导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包括雾化区、位于所述雾化区两侧的电极区,以及凸于所述电极区边缘设置的触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层、所述第一耐温层、所述第二耐温层以及所述第二导液层上均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对应于所述触盘的位置,以使所述触盘暴露于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层、所述第一耐温层、所述发热层、所述第二耐温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均设有用于压合连接的压合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压合区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压合区至少部分结构直接压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设有卡刺结构;和/或,所述发热层的压合区包括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7.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模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设有触盘,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所述触盘电性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盘上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导电柱插入所述对接孔内并与所述触盘通过插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所述发热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液层、第一耐温层、发热层、第二耐温层和第二导液层;其中,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的耐温能力强于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所述第一导液层和所述第二导液层对雾化基质的引导速率大于所述第一耐温层和所述第二耐温层。本申请通过层叠的方式形成多层结构的发热模组,简化了发热模组的生产制作过程,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技术研发人员:严鑫洋,汪田野,陈志超,付尧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谦逊恩典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7

发热模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