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的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电子加热雾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加热雾化液,使其达到沸点产生蒸汽和空气混合而成的气溶胶,电子雾化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烟领域。其中雾化芯是雾化器的核心件,而雾化芯的关键在于导液材料和发热材料的配合关系上。、发热体材...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背景技术:1、电子加热雾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加热雾化液,使其达到沸点产生蒸汽和空气混合而成的气溶胶,电子雾化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烟领域。其中雾化芯是雾化器的核心件,而雾化芯的关键在于导液材料和发热材料的配合关系上。2、发热体材料要贴紧导液材料,这样发热材料导电时产生热量才能将导液材料上的雾化液加热蒸发形成气溶胶物质,而由于使用环境需要用户吸气瞬间温度达到雾化液的沸点,同样雾化装置需要小巧易于携带,因此供电的功率较细,这就导致了本领域的发热体较细小,结构强度不好,因此很容易出现发热体和导液材料贴合不好的情况。3、而当发热体未贴合导液材料时会有部分的发热段悬空,也就是部分的发热段出现干烧糊芯,容易产生醛类的有害物质,危害使用者健康同时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4、因此需要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雾化组件,同样由于使用环境特殊,雾化组件为易耗损的耗材,因此需求量大,需要考虑可大批量生产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组件,包括:3、导液件,用于吸附雾化介质,所述导液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位,4、发热组件,缝制在所述导液件上;以及5、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导电电极,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导电电极分别与所述发热组件电性连接,以在接电后使得所述发热组件对所述导液件上的雾化介质加热雾化。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安装位的导通部,所述导电电极将所述导通部固定在所述安装位,并与所述导通部导通。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缝制在所述导液件上的第一线材,所述第一线材为导电材质,所述第一线材与所述导电电极电性连接。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在所述安装位形成所述导通部。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为导电金属合金丝、导电金属纤维丝、导电碳纤维丝、导电石墨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缝制在所述导液件上的第二线材,所述第一线材、第二线材分别由导液件的两相对侧缝制到导液件上并相互交织后固定。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为设置在所述导液件上的孔或槽。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13、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分别从所述导液件的两侧设置到所述安装位,固定所述发热组件的导通部,并与所述导通部导通。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相互连接固定到所述安装位。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一抵挡部,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二插接部和第二抵挡部;16、所述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分别插接到所述安装位内,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抵挡部、第二抵挡部分别位于所述导液件的两相对侧,与所述导液件的外侧面抵靠。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挡部与所述导液件之间夹持所述发热组件的导通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挡部与所述导液件之间夹持所述发热组件的导通部;和/或,所述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与所述安装位的内壁面夹持夹持所述发热组件的导通部。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相互套设连接;或,所述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相互插接连接;或,所述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相互卡合连接。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包括第三插接部、以及在所述第三插接部两端设置的第三抵挡部、第四抵挡部,所述第三插接部插接在所述安装位,所述第三抵挡部、第四抵挡部分别与所述导液件的两侧相抵靠,所述导电电极固定所述发热组件的导通部,并与所述导通部导通。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抵挡部与所述导液件之间夹持所述发热组件的导通部;和/或,所述第四抵挡部与所述导液件之间夹持所述发热组件的导通部;和/或,所述第三插接部与所述安装位的内壁面夹持夹持所述发热组件的导通部。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包括远离所述安装位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导液件表面设置或与所述导液件表面呈夹角。22、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所述的雾化组件。23、一种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24、提供柔性的导液基材,在所述导液基材上开设安装位;25、在所述导液基材上缝制设置发热组件;26、将导电电极安装到所述安装位,并让所述导电电极分别与所述发热组件电性连接。2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导液基材上缝制设置发热组件还包括以下步骤:28、提供导电的第一线材,将所述第一线材在所述导液件上穿插设置,以缝制在所述导液基材上,形成所述发热组件。2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导液基材上缝制设置发热组件还包括以下步骤:30、提供柔性的第一线材、第二线材,所述第一线材为导电材质,让所述第一线材、第二线材分别从所述导液基材两相对侧缝制到所述导液基材上并相互交织,形成所述发热组件。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在所述安装位形成导通部。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所述制作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33、将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分别从所述导液件的两侧设置到所述安装位,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相互连接固定到所述安装位,夹持所述导通部和所述导液基材,并与所述导通部导通。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套接连接或插接连接。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包括第三导电件,将所述第三导电件穿设所述安装位,压合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两端,在所述导液基材的两侧形成夹持所述导通部和所述导液基材的第三抵挡部、第四抵挡部。36、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导液基材分区设置,并在每个区设置一组安装位以及发热组件,所述第一线材连接各区的所述发热组件,且通过所述安装位;37、在各所述安装位上安装所述导电电极;38、将所述导液基材按区分切形成分别带有所述发热组件和电极的雾化组件。39、实施本发明的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电电极采用组装的方式固定到安装位,定位稳定可靠,避免组装过程中因导电电极受力拉动发热组件,导致发热组件和导液件脱落而干烧的问题,还可以很好的实现与缝制的发热组件的导通,导电电极安装方便,提升了电极与外部的接触面积,导电性好;同时,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更加方便快捷,生产效率可以得到大幅提升,材料的利用率也大幅提升,利于自动化规模化生产,有效地降低成本,且雾化组件的一致性程度高,提升了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