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生成单元及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作方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气溶胶生成单元及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作方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气溶胶生成单元及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作方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单元及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制品指的是可释放气溶胶的制品。而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外部热源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加热,从而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溶胶,供消费者吸入。这种设计旨在替代传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如卷烟。相比传统卷烟的燃烧温度...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单元及气溶胶生成制品。背景技术:1、气溶胶生成制品指的是可释放气溶胶的制品。而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外部热源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加热,从而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溶胶,供消费者吸入。这种设计旨在替代传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如卷烟。相比传统卷烟的燃烧温度通常在800ºc以上,常见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温度通常在400ºc以下,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气溶胶中的有害成分含量,从而减小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2、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需要配合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使用,通过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直接或间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从而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溶胶。目前常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会设置加热针(或加热片),通过加热针(或加热片)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加热。采用这种加热方式有两个常见的问题,一个是加热针(或加热片)在使用过程中被折断;另一个是气溶胶生成制品受热后易与加热针(或加热片)产生粘连。3、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采用感应加热技术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这种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发热原理,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生成段内置入感受体,随后在专门的配套气溶胶生成装置中进行感应加热,通过热传导机制将感受体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气溶胶生成基材,从而实现气溶胶的产生。与传统的直接加热不同,这种设计确保加热元件不直接与气溶胶生成基材接触,从而减少了加热元件的清洁需求,同时避免了加热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受损的可能性,从而提供更优越的使用体验。4、现有技术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在气溶胶生成段的气溶胶生成基材中会设置感受体,通过配套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对感受体进行电磁感应加热。部分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采用的感受体为平板的片状结构,气溶胶生成的加热区域主要集中在气溶胶生成段的中心区域,此种结构存在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还有部分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采用的感受体为管状结构,感受体的截面呈中空的环形结构,此种结构相较于片状结构的感受体加热更均匀,但其加热区域依然集中在气溶胶生成段的局部区域,导致加热时局部区域过热或不足,加热均匀性以及加热效率依然存在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感应加热的气溶胶生成段中,存在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单元,其可实现感应体产生的热量在气溶胶生成基材内的均匀分布,避免了因加热不均导致的局部过热或不足,保证了气溶胶释放的一致性,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2、一种气溶胶生成单元,其包括气溶胶生成基材及感受体;3、其中,4、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包括第一气溶胶生成基材、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所述感受体至少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感受体分为第一感受体、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围绕所述第一气溶胶生成基材设置,所述第二感受体围绕所述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设置,且所述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位于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之间,所述第一感受体、所述第二感受体均可在交变磁场下产生热量;5、或,所述气溶胶生成单元还包括包裹件,所述包裹件围绕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所述感受体嵌设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所述感受体可在交变磁场下产生热量,且所述感受体的截面呈未封闭的包裹结构。6、优选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单元具体为: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包括第一气溶胶生成基材、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所述感受体至少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感受体分为第一感受体、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围绕所述第一气溶胶生成基材设置,所述第二感受体围绕所述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设置,且所述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位于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之间,所述第一感受体、所述第二感受体均可在交变磁场下产生热量;7、所述第一感受体的居里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感受体的居里温度。8、优选的,沿所述第一感受体的纵向,所述第一感受体具有每毫米长度20平方毫米至40平方毫米的总表面积。9、优选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单元具体为:所述气溶胶生成单元还包括包裹件,所述包裹件围绕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所述感受体嵌设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所述感受体可在交变磁场下产生热量,且所述感受体的截面呈未封闭的包裹结构;10、所述感受体包括第一部分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两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为弧形结构或平板形结构。11、优选的,沿所述感受体的纵向,所述感受体具有每毫米长度15平方毫米至30平方毫米的总表面积。12、优选的,所述感受体的厚度为20-100µm。13、优选的,所述感受体的厚度为40-65µm。14、优选的,在交变磁场下,所述感受体的内外侧表面均可产生热量。15、优选的,所述感受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贯穿所述感受体。16、优选的,所述感受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散热孔,所有所述散热孔所占面积与所述感受体表面积比率为1/3~1。17、优选的,所述感受体包括感受体元件,所述感受体元件为平板形结构,所述感受体由多个所述感受体元件依次首尾相接构成,且相邻两所述感受体元件之间相互倾斜设置。18、优选的,所述感受体包括感受体单元,所述感受体单元为长条形结构,所述感受体由所述感受体单元螺旋缠绕形成。19、优选的,所述感受体至少由两条所述感受体单元螺旋缠绕形成。20、优选的,所述感受体包括感受体条,所述感受体为由所述感受体条螺旋缠绕形成的线圈结构。21、优选的,所述感受体上开设有凸起和/或凹陷,所述凸起和/或所述凹陷开设于所述感受体的内侧表面和/或外侧表面。22、优选的,所述感受体包括感受体线,所述感受体由多组所述感受体线螺旋缠绕形成。23、优选的,所述感受体包括经线单元及纬线单元,所述感受体由多组所述经线单元以及多组所述纬线单元编织而成。24、优选的,所述感受体的截面呈中空矩形。25、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包括依次设置的气溶胶生成段、支撑段、热交换段、过滤段;26、所述气溶胶生成段采用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单元。27、优选的,所述气溶胶生成段远离所述支撑段的一端设置有封端结构。28、优选的,还包括气流导入段,所述气流导入段连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段的远离所述支撑段的一端。29、优选的,所述气流导入段中开设有中空孔,所述中空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感受体的内径。30、优选的,所述感受体完全嵌没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31、优选的,所述感受体为两端开口或完全封闭结构。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气溶胶生成单元,其包括气溶胶生成基材及感受体;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包括第一气溶胶生成基材、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所述感受体至少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感受体分为第一感受体、第二感受体,所述第一感受体围绕所述第一气溶胶生成基材设置,所述第二感受体围绕所述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设置,且所述第二气溶胶生成基材位于所述第一感受体与所述第二感受体之间,所述第一感受体、所述第二感受体均可在交变磁场下产生热量;或,所述气溶胶生成单元还包括包裹件,所述包裹件围绕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所述感受体嵌设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所述感受体可在交变磁场下产生热量,且所述感受体的截面呈未封闭的包裹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单元使产品无需与外部加热元件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采用针式(或片式)加热元件进行加热时,气溶胶生成基材与加热元件之间出现的插拔困难、加热元件损耗以及清洁维护等问题,使得使用过程更加便捷。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单元还可实现热量在气溶胶生成基材内的均匀分布,避免了因加热不均导致的局部过热或不足,保证了气溶胶释放的一致性,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种气溶胶生成单元及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