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的制作方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新型烟草制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加热不燃烧新型烟草制品,是为加热卷烟烟支提供加热的器具,其作用是通过能量转换将加热卷烟烟支雾化区域加热到特定的温度产生气溶胶,供消费者吸食,但不燃烧。目前常见的加热卷烟烟具根据加热方式可以分为:内芯加热,外围加热和...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新型烟草制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背景技术:1、加热不燃烧新型烟草制品,是为加热卷烟烟支提供加热的器具,其作用是通过能量转换将加热卷烟烟支雾化区域加热到特定的温度产生气溶胶,供消费者吸食,但不燃烧。目前常见的加热卷烟烟具根据加热方式可以分为:内芯加热,外围加热和复合性加热等多种方式。2、内芯加热烟具的难点是:3、1.如何做到较好的隔热,降低单只烟的能耗,提高抽吸烟支的数量。4、2.如何做好散热,防止外壳表面温度过高,这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常规的隔热或散热设计采用金属的或者非金属两种方式,金属壳体热传导快,有助于散热,但是不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温降低能耗;非金属壳体,热传导慢,有助于隔热,局部温度会明显升高,握持器具存在烫手等情况。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塑胶支架加金属支架组合方案、既可提高隔热效果、又可保证局部不积热、不烫手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包括烟支提烟管、包裹在烟支提烟管外侧的第二隔热件、包裹在第二隔热件外侧的第一隔热件以及包裹在第一隔热件外侧的散热件,所述烟支提烟管外壁与第二隔热件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第一隔热区,所述第二隔热件外壁与第一隔热件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形成第二隔热区,所述散热件的内壁与第一隔热件外壁紧贴。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件包括隔热座,所述隔热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隔热座的通孔内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中心孔的内径与第二隔热件底部的外径大小相匹配,所述限位环的上方固定有四个支撑棱,隔热座的下方固定有多个隔热支腿,四个支撑棱和多个隔热支腿均以限位环的中心轴为中心对称设置,四个支撑棱在隔热座的上方围合形成与第二隔热件大小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区,多个隔热支腿在隔热座的下方围合形成与加热卷烟烟具的电子元器模块外部大小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二隔热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区内,并且通过限位环轴向限位。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区的上侧内径大于第二隔热件的外径、下侧设有导向面,导向面使得第一安装区的底部内径与第二隔热件底部外径相匹配,所述导向面由支撑棱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斜面构成,所述第二隔热件插装在第一安装区内后,第二隔热件与支撑棱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隔热区。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座的两侧、在限位环的下方设置有与电子元器模块上装配螺孔相匹配的第二螺孔。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热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下开口,筒体内设有内径大于烟支提烟管外径的空腔,筒体的顶部外壁上固定有沿径向延伸、且外径大于第一安装区外径的第一定位沿,所述筒体的底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与第二螺孔大小相匹配的第三螺孔,所述筒体安装在第一安装区内后,所述连接耳从限位环中部通孔插入第二安装区,并且连接耳上的第二螺孔与隔热座上的第二螺孔位置对应。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支提烟管包括烟管本体,所述烟管本体内部设有加热腔,烟管本体的一端为进烟口,另一端为供发热针插入加热腔的穿针孔,所述烟管本体的外壁、在靠近进烟口一侧上固定有沿径向延伸、且外径大于第二隔热件外径的第二定位沿,所述烟支提烟管插装在第二隔热件的空腔内,所述烟支提烟管的穿针孔与筒体的下开口连通。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支提烟管在第二定位沿的上方固定有上磁铁,所述第二隔热件在第一定位沿的下方固定有下磁铁,烟支提烟管通过上、下磁铁的连接固定在第二隔热件内。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件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一安装区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二安装区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散热件上、在与第二螺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散热件、第一隔热件、第二隔热件三者通过依次穿过第一、第二、第三螺孔的螺钉固定在电子元器模块上。1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均为pc材质,散热件为铝合金材质。1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件的厚度为0.6-0.8mm,优选0.6mm,所述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的厚度为1.0-1.2mm,优选1.1mm。12、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3、1、利用铝导热快、而塑胶件导入慢的原理,一方面,由于烟支提烟管是热源所在位置,通过在烟支提烟管所在区域设置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两道阻热防护来实现隔热,同时,设置了两道间隔形成第一隔热区和第二隔热区,从而有效利用空气来隔热,尽量减少烟支提烟管的热量通过第一、第二隔热件传递到外部,另一方面,在第一隔热件外包裹散热件,从而将逸散到第一隔热件外的热量通过散热件快速的传导,均匀覆盖到整个散热件上,避免热量集中,降低烟支提烟管所在区域散热件的表面温度,通过散热件在保证器具支撑强度可靠性的同时,又可防止加热卷烟烟具局部过热的情况发生,同时利于烟支包裹处保温效率提升,降低单只烟的能耗,提升续航。14、2、烟支提烟管和烟支提烟管是通过下磁铁和上磁铁通过磁力组装在一起的,这样更换烟支提烟管更加方便。15、3、第一隔热件的多个支撑棱形成了第一安装区,同时支撑棱形成的第一安装区也是隔热区,具体而言:支撑棱上设有导向面,第二隔热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区内后,第二隔热件的底部通过导向面滑入第一安装区,从而控制第二隔热件的落点,保证其安装的精确度,同时使得第二隔热件、支撑棱之间以及第二隔热件、散热件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隔热区,利用间隙内的空气进一步隔热保温。16、4、所述散热件、第一隔热件、第二隔热件三者通过依次穿过第一、第二、第三螺孔的螺钉固定在电子元器模块上,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三者连接方便、稳定,保证各个隔热腔位置的精确,同时方便对设备进行拆卸和维修。17、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将支架拆成多个部分,形成了独特的堆叠结构,在不同的部分上分别采用隔热件和散热件,在兼顾隔热效果的同时,又保证外壳温度的散热,具有可提高隔热效果、又可保证局部不积热、不烫手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特征:1.一种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支提烟管(5)、包裹在烟支提烟管(5)外侧的第二隔热件(4)、包裹在第二隔热件(4)外侧的第一隔热件(3)以及包裹在第一隔热件(3)外侧的散热件(2),所述烟支提烟管(5)外壁与第二隔热件(4)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第一隔热区(8),所述第二隔热件(4)外壁与第一隔热件(3)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形成第二隔热区(9),所述散热件(2)的内壁与第一隔热件(3)外壁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3)包括隔热座(33),所述隔热座(33)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隔热座(33)的通孔内固定有限位环(36),所述限位环(36)中心孔的内径与第二隔热件(4)底部的外径大小相匹配,所述限位环(36)的上方固定有四个支撑棱(32),隔热座(33)的下方固定有多个隔热支腿(34),四个支撑棱(32)和多个隔热支腿(34)均以限位环(36)的中心轴为中心对称设置,四个支撑棱(32)在隔热座(33)的上方围合形成与第二隔热件(4)大小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区(35),多个隔热支腿(34)在隔热座(33)的下方围合形成与加热卷烟烟具的电子元器模块(10)外部大小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区(37),所述第二隔热件(4)安装在第一安装区(35)内,并且通过限位环(36)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区(35)的上侧内径大于第二隔热件(4)的外径、下侧设有导向面(39),导向面(39)使得第一安装区(35)的底部内径与第二隔热件(4)底部外径相匹配,所述导向面(39)由支撑棱(32)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斜面构成,所述第二隔热件(4)插装在第一安装区(35)内后,第二隔热件(4)与支撑棱(32)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隔热区(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座(33)的两侧、在限位环(36)的下方设置有与电子元器模块(10)上装配螺孔相匹配的第二螺孔(3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件(4)包括筒体(42),所述筒体(42)上、下开口(43),筒体(42)内设有内径大于烟支提烟管(5)外径的空腔,筒体(42)的顶部外壁上固定有沿筒体(42)径向延伸、且外径大于第一安装区(35)外径的第一定位沿(41),所述筒体(42)的底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耳(44),所述连接耳(44)上设有与第二螺孔(38)大小相匹配的第三螺孔(45),所述筒体(42)安装在第一安装区(35)内后,所述连接耳(44)从限位环(36)中部通孔插入第二安装区(37),使得连接耳(44)上的第二螺孔(38)与隔热座(33)上的第二螺孔(38)位置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支提烟管(5)包括烟管本体(52),所述烟管本体(52)内部设有加热腔,烟管本体(52)的一端为进烟口,另一端为供发热针(6)插入加热腔的穿针孔(53),所述烟管本体(52)的外壁、在靠近进烟口一侧上固定有沿烟管本体(52)径向延伸、且外径大于第二隔热件(4)外径的第二定位沿(54),所述烟支提烟管(5)插装在第二隔热件(4)的空腔内,所述烟支提烟管(5)的穿针孔(53)与筒体(42)的下开口(43)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支提烟管(5)在第二定位沿(54)的上方固定有上磁铁(51),所述第二隔热件(4)在第一定位沿(41)的下方固定有下磁铁(31),烟支提烟管(5)通过上、下磁铁的磁性连接固定在第二隔热件(4)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2)包括相互连接固定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与第一安装区(35)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第二壳体(22)与第二安装区(37)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散热件(2)上、在与第二螺孔(38)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螺孔(23),所述散热件(2)、第一隔热件(3)、第二隔热件(4)三者通过依次穿过第一、第二、第三螺孔(45)的螺钉固定在电子元器模块(10)上。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3)和第二隔热件(4)均为pc材质,散热件(2)为铝合金材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2)的厚度为0.6-0.8mm,所述第一隔热件(3)和第二隔热件(4)的厚度为1.0-1.2mm。技术总结一种应用在加热卷烟烟具上的隔热结构,包括烟支提烟管、包裹在烟支提烟管外侧的第二隔热件、包裹在第二隔热件外侧的第一隔热件以及包裹在第一隔热件外侧的散热件,所述烟支提烟管外壁与第二隔热件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第一隔热区,所述第二隔热件外壁与第一隔热件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形成第二隔热区,所述散热件的内壁与第一隔热件外壁紧贴。本技术通过塑胶支架加金属支架组合方案、既可提高隔热效果、又可保证局部不积热、不烫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孔波,王志国,王威,邓昌健,崔雨琪,胡耀南,孙志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5技术公布日:2024/7/18
- 上一篇: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支激光打孔自检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