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储液空间、多孔发热体、密封件、气流通道。密封件用于防止储液空间的液体流到发热体以外的地方。在加热雾化的时候,储液空间内的液体减少,内部气体空间增大,气压减少,液体流向发热体的阻力增大,容易导致供液不足,产生干...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背景技术:1、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储液空间、多孔发热体、密封件、气流通道。密封件用于防止储液空间的液体流到发热体以外的地方。在加热雾化的时候,储液空间内的液体减少,内部气体空间增大,气压减少,液体流向发热体的阻力增大,容易导致供液不足,产生干烧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技术选择增设连通环境气体和储液空间的换气结构,在压力差的驱动下,环境气体通过换气结构给储液空间补充气体,平衡气压。目前,换气口一般设在储液空间底壁或周壁,但气泡容易黏附在换气口周围的壁面上,产生卡泡现象,阻碍换气。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3、储液空间,用于储存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4、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液空间导液连通的吸液面;以及5、至少一个换气通道,所述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储液空间的内壁面上的换气管,所述换气管包括换气口,所述换气口远离所述内壁面和/或所述吸液面。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吸液面与所述纵轴线大致垂直。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壁面包括与所述吸液面相邻近的表面,所述换气管立设于该表面上。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面为平坦的表面,且所述换气口至所述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换气口至所述吸液面之间的垂直距离。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该纵轴线。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管的中心通孔呈阶梯孔设置,且各孔段的孔径朝远离所述内壁面的方向递减。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通孔包括靠近所述内壁面的第一孔段和远离所述内壁面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为0.5-1mm,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为0.2-0.6mm。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管的长度为0.8-1.5mm。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空间包括形成于所述雾化主体内的汇集部,所述换气管立设于该汇集部的内壁面上。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主体包括下座体,所述下座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雾化组件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并在所述雾化组件的下方形成一个雾化腔;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与所述吸液面相对的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与该雾化腔导气连通。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顶面的横向延伸的第一换气槽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内侧面的纵向延伸的第二换气槽,所述第一换气槽与所述第二换气槽相连通;所述雾化组件覆盖在所述第一换气槽上方,且所述第一换气槽远离所述内侧面的一端暴露于所述雾化组件之外。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主体包括上座体,所述上座体包括抵压在所述雾化组件上的抵持部以及设置于该抵持部上的外围框;所述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包括上下贯穿所述抵持部且与所述换气口相连通的换气孔、形成于所述外围框的内壁面并呈纵向向下延伸的第三换气槽以及形成于所述抵持部下表面并将所述换气孔与所述第三换气槽相连通的第四换气槽;所述第三换气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换气槽远离所述内侧面的一端相连通。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片状发热体以及结合于该发热体周缘的软质密封件,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密封件正对,所述外围框环绕在所述密封件的外围。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片状基体,所述基体采用具有微孔阵列的玻璃或者片状的多孔陶瓷制成。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吸液面对应的下液口,所述抵持部下表面还包括环绕所述下液口的内围框,所述内围框抵挡于所述密封件的内侧。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管设置于所述抵持部上。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包括两个换气通道,每一换气通道均包括一个换气管,该两个换气通道的换气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吸液面的两相对侧。22、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中的雾化器。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换气口设置在远离储液空间的内壁面和吸液面的位置,可以避免换气时气泡黏附在储液空间的内壁面和/或吸液面上。技术特征: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一个纵轴线,所述吸液面与所述纵轴线大致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表面为平坦的表面,且所述换气口至所述底壁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换气口至所述吸液面之间的垂直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该纵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管的中心通孔呈阶梯孔设置,且各孔段的孔径朝远离所述内壁面的方向递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孔包括靠近所述内壁面的第一孔段和远离所述内壁面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为0.5-1mm,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为0.2-0.6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管的长度为0.8-1.5mm。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雾化主体内的汇集部,所述换气管立设于该汇集部的内壁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包括下座体,所述下座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雾化组件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并在所述雾化组件的下方形成一个雾化腔;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与所述吸液面相对的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与该雾化腔导气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顶面的横向延伸的第一换气槽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内侧面的纵向延伸的第二换气槽,所述第一换气槽与所述第二换气槽相连通;所述雾化组件覆盖在所述第一换气槽上方,且所述第一换气槽远离所述内侧面的一端暴露于所述雾化组件之外。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包括上座体,所述上座体包括抵压在所述雾化组件上的抵持部以及设置于该抵持部上的外围框;所述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包括上下贯穿所述抵持部且与所述换气口相连通的换气孔、形成于所述外围框的内壁面并呈纵向向下延伸的第三换气槽以及形成于所述抵持部下表面并将所述换气孔与所述第三换气槽相连通的第四换气槽;所述第三换气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换气槽远离所述内侧面的一端相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片状发热体以及结合于该发热体周缘的软质密封件,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密封件正对,所述外围框环绕在所述密封件的外围。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片状基体,所述基体采用具有微孔阵列的玻璃或者片状的多孔陶瓷制成。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吸液面对应的下液口,所述抵持部下表面还包括环绕所述下液口的内围框,所述内围框抵挡于所述密封件的内侧。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管设置于所述抵持部上。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包括两个换气通道,每一换气通道均包括一个换气管,该两个换气通道的换气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吸液面的两相对侧。17.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技术总结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1),该雾化器(1)包括储液空间、雾化主体(10)以及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储液空间用于储存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主体(10)包括雾化组件(13),雾化组件(13)包括与储液空间导液连通的吸液面;至少一个换气通道包括设置于储液空间的内壁面上的换气管(1223),换气管(1223)包括换气口(1229),换气口(1229)远离内壁面和吸液面。通过将换气口(1229)设置在远离储液空间的内壁面和吸液面的位置,可以避免换气时气泡黏附在储液空间的内壁面和/或吸液面上。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辉,龚博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5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