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插接安装的双弹式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插接安装的双弹式雾化器。、电子雾化器一般是有单个雾化弹和雾化杆组合形成的。为了增加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常会将一个以上数量的雾化弹集成设置在雾化杆上,通过调节雾化弹的安装位置或主动选择对应的雾化弹进行雾化,便于使用者能够更换不同的口味。、现有的技术手段中,对...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插接安装的双弹式雾化器。背景技术:1、电子雾化器一般是有单个雾化弹和雾化杆组合形成的。为了增加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常会将一个以上数量的雾化弹集成设置在雾化杆上,通过调节雾化弹的安装位置或主动选择对应的雾化弹进行雾化,便于使用者能够更换不同的口味。2、现有的技术手段中,对双雾化组件由于需要较好的安装稳定性,通常使用外壳和雾化杆组合形成插接槽,用于插接放置双雾化组件,外壳将多个雾化组件集成并充分包裹合围,使多个雾化组件组合稳定设置在雾化杆上,并和雾化杆稳定电连接。但是由于插接槽内的雾化组件之间相互影响,容易在拆卸分离一个雾化组件时将另一个雾化组件带出容纳腔,容易造成雾化组件损坏的风险;或是在安装两个雾化组件时,需要同时将两个雾化组件一同安装,才能使雾化组件组合快捷迅速安装在雾化杆上,且容易造成安装位置错误的可能性,导致使用者安装或拆卸雾化组件的效率较低。3、因此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待改进。技术实现思路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升使用者安装或拆卸雾化组件时的效率。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插接安装的双弹式雾化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和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座合围形成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导向件,所述插接槽内设有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上设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配合导向,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通过所述导电电极和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所述插接槽槽口处设有吸嘴组件,通过所述吸嘴组件封挡所述插接槽槽口。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通过插接槽稳定安装在安装座上,使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均通过导电电极和供电组件电连接,当使用者通过吸嘴组件进行抽吸动作时,使供电组件对对应的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进行供电雾化,便于使用者选择对应的雾化组件进行雾化工作,减少使用者更换雾化组件的步骤;当使用者同时对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作用时,能够同时将两种不同或相同的雾化液进行雾化,增加雾化器整体雾化的效率,提升使用体验。当使用者将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安装进入插接槽时,通过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配合,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沿第二导向件导向作用,使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精准且稳定地安装进入插接槽内;当使用者将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从插接槽内取出时,通过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增加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和插接槽壁之间的摩擦力,使使用者能够精准稳定将对应的雾化组件取出,减少对未取出的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的影响,提升了使用者安装或拆卸第一雾化组件和/或第二雾化组件的效率。4、可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开槽,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对应所述开槽位置设有摩擦件。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能够通过外壳上的开槽直接接触设置于插接槽内的第一雾化组件和/或第二雾化组件,通过摩擦件使使用者和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使用者方便带动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滑动脱离插接槽,提升使用者拆卸第一雾化组件和/或第二雾化组件的效率。6、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内凹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导电电极设于所述安装槽内。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雾化组件和/或第二雾化组件插接进入安装槽内,使第一雾化组件和/或第二雾化组件能够精准稳定设置在安装座上,通过导电电极维持和供电组件的电连接。8、可选的,所述安装槽槽底设有安装磁铁,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和所述第二雾化组件上设有吸附磁铁,所述安装磁铁和所述吸附磁铁配合吸附。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磁铁和吸附磁铁的导向作用,使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能精准安装在安装座上,且通过安装磁铁和吸附磁铁配合吸附固定,稳定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安装在安装座上。10、可选的,所述吸嘴组件包括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所述第一吸嘴对应所述第一雾化组件设置,所述第二吸嘴对应所述第二雾化组件设置,所述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上设有卡接件,所述外壳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件能够装嵌进所述卡接槽内。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吸嘴组件能够精准稳定的安装在外壳上,稳定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12、可选的,所述吸嘴组件上设有塞体,通过所述塞体封挡所述第一吸嘴和/或所述第二吸嘴上的通气口。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塞体封挡第一吸嘴或第二吸嘴的通气口,减少使用者同时雾化两种相同或不同种类的雾化液造成浪费的情况;当封挡完全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的通气口,减少使用者未使用时造成误触导致雾化工作的可能性。14、可选的,所述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壳体,所述雾化壳体两侧开口处分别设有挡油座和雾化座,所述雾化壳和所述挡油座及所述雾化座合围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设有雾化芯,所述挡油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雾化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雾化芯对应导通设置,所述雾化座上设有雾化电极,所述雾化芯和所述雾化电极连接。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壳体通过挡油座和雾化座封挡形成有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存储雾化液,当使用者通过对雾化器吸嘴组件做抽吸动作时,气流从雾化器底部的进气口流经气流感应器后,通过第二通孔进入雾化芯内部,雾化芯内部气流通过第一通孔从吸嘴处流出,完成气流感应动作,使供电组件通过雾化电极为雾化芯供电雾化储液腔内的雾化液。16、可选的,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管,所述雾化管上设有进油口,所述雾化管内靠近所述进油口处设有导油棉,所述导油棉上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和所述雾化电极连接。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腔内的雾化液通过进油口进入导油棉,通过供电组件为加热丝供电使加热丝升温,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进入雾化芯内的雾化液进行雾化,并使雾化后的雾化液通过雾化管穿过第一通孔后,从吸嘴组件处出雾,完成雾化并出雾。18、可选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池仓壳体,所述电池仓壳体合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板上集成有电池、充电接头和气流感应器。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池仓壳体,减小容纳空间内的零件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损坏的可能性,通过印刷电路板将电池、充电接头和气流感应器集成,当气流感应器感应到雾化器本体内气流变化,传递给电池电信号,电池开始为雾化芯供电,当电池没电时,通过充电器连接充电接头,为电池充电,提升雾化器的续航能力。20、可选的,所述气流感应器上设有安装套。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气流感应器设置,增加气流感应器的精准性,减少气流感应器损坏的风险。22、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包含以下一点有益效果:23、1. 将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通过插接槽稳定安装在安装座上,使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均通过导电电极和供电组件电连接,当使用者通过吸嘴组件进行抽吸动作时,使供电组件对对应的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进行供电雾化,便于使用者选择对应的雾化组件进行雾化工作,减少使用者更换雾化组件的步骤;当使用者同时对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作用时,能够同时将两种不同或相同的雾化液进行雾化,增加雾化器整体雾化的效率,提升使用体验。当使用者将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安装进入插接槽时,通过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配合,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沿第二导向件导向作用,使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精准且稳定地安装进入插接槽内;当使用者将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从插接槽内取出时,通过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增加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和插接槽壁之间的摩擦力,使使用者能够精准稳定将对应的雾化组件取出,减少对未取出的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的影响,提升了使用者安装或拆卸第一雾化组件和/或第二雾化组件的效率。24、2. 使用者能够通过外壳上的开槽直接接触设置于插接槽内的第一雾化组件和/或第二雾化组件,通过摩擦件使使用者和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使用者方便带动第一雾化组件或第二雾化组件滑动脱离插接槽,提升使用者拆卸第一雾化组件和/或第二雾化组件的效率。
- 上一篇:雾化芯、雾化器及其识别方法、雾化装置与流程
- 下一篇:透明内置机构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