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液雾化核心及雾化组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液雾化核心及雾化组件。、电子雾化装置又称之为气溶胶产生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用于给雾化组件提供电能,雾化组件用于对烟液进雾化产生气溶胶。并且气溶胶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少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液雾化核心及雾化组件。背景技术:1、电子雾化装置又称之为气溶胶产生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用于给雾化组件提供电能,雾化组件用于对烟液进雾化产生气溶胶。并且气溶胶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少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能够极大的避免香烟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成为一种更健康的抽烟方式。2、目前,雾化组件与供电组件之间往往磁吸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时间久了之后,雾化组件上的磁吸件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影响雾化组件与供电组件之间连接配合,可能会造成雾化组件与供电组件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降低用户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使用体验。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液雾化核心及雾化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漏液雾化核心容易出现烟油渗漏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液雾化核心,所述防漏液雾化核心包括雾化壳、雾化芯以及导油件,所述导油件包覆在所述雾化芯的外周缘,所述雾化壳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油件和所述雾化芯装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导油件与所述雾化壳相抵接,其中,所述雾化壳的侧壁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包括第一进油段和第二进油段,所述第一进油段和所述第二进油段呈长条状设置,所述第一进油段与所述第二进油段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油段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进油段的宽度。3、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油段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进油段沿竖直方向设置。4、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进油段的长度。5、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油段与所述第二进油段之间圆弧过渡连接。6、可选地,所述进油孔呈t型设置。7、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油段的宽度在1mm-2mm的范围内。8、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油段的宽度在0.5mm-1.5mm的范围内。9、可选地,所述进油孔呈v型或z型或y型设置。1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壳体、底座以及如上述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并围设成储油腔,所述防漏液雾化核心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并装设于所述储油腔内,所述防漏液雾化核心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的进油孔。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防漏液雾化核心及雾化组件,所述防漏液雾化核心包括雾化壳、雾化芯以及导油件,所述导油件包覆在所述雾化芯的外周缘,所述雾化壳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油件和所述雾化芯装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导油件与所述雾化壳相抵接,其中,所述雾化壳的侧壁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包括第一进油段和第二进油段,所述第一进油段和所述第二进油段呈长条状设置,烟液在该进油孔内时,由于分子间的表面张力,减少烟油进入到导油件内,在用户不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时,避免烟油从防漏液雾化核心内渗漏的现象,保障防漏液雾化核心正常工作。技术特征:1.一种防漏液雾化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液雾化核心包括雾化壳、雾化芯以及导油件,所述导油件包覆在所述雾化芯的外周缘,所述雾化壳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油件和所述雾化芯装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导油件与所述雾化壳相抵接,其中,所述雾化壳的侧壁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包括第一进油段和第二进油段,所述第一进油段和所述第二进油段呈长条状设置,所述第一进油段与所述第二进油段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油段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进油段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段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进油段沿竖直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进油段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段与所述第二进油段之间圆弧过渡连接。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呈t型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段的宽度在1mm-2mm的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段的宽度在0.5mm-1.5mm的范围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呈v型或z型或y型设置。9.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壳体、底座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漏液雾化核心,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并围设成储油腔,所述防漏液雾化核心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并装设于所述储油腔内,所述防漏液雾化核心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的进油孔。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漏液雾化核心及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壳、雾化芯以及导油件,雾化壳形成有容置腔,导油件和雾化芯装设于容置腔内,且导油件与雾化壳相抵接,其中,雾化壳的侧壁开设有进油孔,进油孔包括第一进油段和第二进油段,第一进油段和第二进油段呈长条状设置,第一进油段与第二进油段相连接,第一进油段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进油段的宽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油孔分为第一进油段和第二进油段,将第一进油段和第二进油段设置呈长条状,由于该进油孔细长设置,在液体间分子作用力下,对烟油有一定的吸力,避免防漏液雾化核心在不使用时出现烟油渗漏的现象,从而保障雾化组件正常工作。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欧阳俊伟,高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5技术公布日:202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