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的制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背景技术:1、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2、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通过两端均为敞口的管状加热器围绕烟草或非烟草产品的外周加热,进而产生气溶胶。技术实现思路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2、加热腔,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腔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敞开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能通过所述第一端接收于所述加热腔内或从所述加热腔内移除;3、筒,包括围绕并界定所述加热腔的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底壁封闭和界定所述加热腔的第二端,以使抽吸中空气仅能由所述第一端进入所述加热腔;所述底壁还被配置为供接收于所述加热腔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抵靠以形成止动;4、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外、并结合于所述筒,以用于加热接收于所述加热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5、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底壁上没有供空气进入所述加热腔内的孔或通道。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结合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筒通过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元件形成导热,进而接收所述加热元件的热量再转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的导热系数大于10w/m·k。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是平面的加热元件。9、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平面螺旋线圈。1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平面螺旋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沿轴向方向的尺寸。1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平面螺旋线圈的具有6~10个匝数;12、和/或,所述平面螺旋线圈的相邻匝数之间的间距介于0.2~0.8mm;13、和/或,所述平面螺旋线圈的直径大约介于4.0~8.0mm。14、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15、导热材料层,围绕并结合于所述筒的侧壁;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筒的导热系数。1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350w/m·k。1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包括石墨片、石墨烯膜、铜箔、银箔、铝箔或钛箔中的至少一种。1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导热材料层靠近所述第二端布置,且所述导热材料层的长度小于所述侧壁的长度。19、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20、隔热材料层,围绕或包围所述导热材料层,以用于在所述导热材料层外提供隔热。21、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侧壁包括:22、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至少部分围绕或界定所述加热腔;23、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内。24、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25、支撑元件,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端伸入至所述第二部分内,且用于支撑所述加热元件,以使所述加热元件紧固结合于所述底壁。26、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支撑元件的导热系数低于0.05w/mk。2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在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内是悬挂的。28、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筒是可透红外的;29、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形成于侧壁且至少部分包围所述侧壁的红外发射层。30、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底壁包括朝向所述加热腔的内表面;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上还包括布置有红外发射层,所述红外发射层能向接收于所述加热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31、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包括:32、加热腔,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加热腔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敞开的;33、筒,包括围绕并界定所述加热腔的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底壁封闭和界定所述加热腔的第二端;34、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外、并结合于所述筒上。35、以上气雾生成装置,由筒围绕和界定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加热腔,并通过位于加热腔外的加热元件结合于筒上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技术特征: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没有供空气进入所述加热腔内的孔或通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结合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筒通过所述底壁与所述加热元件形成导热,进而接收所述加热元件的热量转而再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的导热系数大于10w/m·k。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是平面的加热元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平面螺旋线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螺旋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沿轴向方向的尺寸。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螺旋线圈具有6~10个匝数;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大于350w/m·k。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包括石墨片、石墨烯膜、铜箔、银箔、铝箔或钛箔中的至少一种。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靠近所述第二端布置,且所述导热材料层的长度小于所述侧壁的长度。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侧壁包括: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的导热系数低于0.05w/mk。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在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内是悬挂的。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是可透红外的;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朝向所述加热腔的内表面;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上还包括布置有红外发射层,所述红外发射层能向接收于所述加热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0.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技术总结本申请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加热腔,包括沿纵向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是敞开的,以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筒,包括围绕并界定加热腔的侧壁、以及底壁;底壁封闭和界定加热腔的第二端,以使抽吸中空气仅能由第一端进入加热腔;底壁还被配置为供接收于加热腔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抵靠以形成止动;加热元件,位于加热腔外、并结合于筒,以用于加热接收于加热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上气雾生成装置,由筒围绕和界定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加热腔,并通过位于加热腔外的加热元件结合于筒上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技术研发人员:吴泽鑫,陈伟,胡瑞龙,柳胜耀,徐中立,李永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