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由于中枢神经受损导致肢体活动障碍,通过加强力量训练,可使肢体恢复原有功能。如中枢性损伤后肩肘关节关节活动障碍,需通过康复训练将肩肘关节关节相关肌肉重新激活,使患者受损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更好回归工作岗位,但现有的康复训...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由于中枢神经受损导致肢体活动障碍,通过加强力量训练,可使肢体恢复原有功能。如中枢性损伤后肩肘关节关节活动障碍,需通过康复训练将肩肘关节关节相关肌肉重新激活,使患者受损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更好回归工作岗位,但现有的康复训练存在以下问题。2、传统的康复治疗是通过医师以徒手方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治疗效果受到医师个人的治疗手段、经验差异、主观意识以及疲劳程度的影响,劳动强度大,护理成本高昂。3、所以需要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主要提供了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侧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与顶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中间位置设置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底部与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与重力补偿装置连接固定,所述重力补偿装置下端与关节固定装置连接固定。3、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顶部外圈位置通过螺栓与顶板连接固定,所述限位螺栓与螺母套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套内设置滚珠,所述滚珠底部穿过螺母套与第一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与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固定。4、所述螺母套外圈与第一锥形齿轮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底部与顶板转动接触,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一转动杆一端固卡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另一端穿过顶板开设的穿孔与第二转动杆一端连接固定。5、所述重力补偿装置包括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内与对称设置的第一活塞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块外圈设置活塞环,两个所述第一活塞块相对面与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管中间位置与液压管一端连通,所述液压管另一端与补偿套筒连通,所述补偿套筒内圈与第二活塞块外圈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块外圈设置活塞环,所述第二活塞块顶部与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管两端位置的内圈与限位块外圈连接固定。6、所述液压管与固定柱以及滑动柱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与底座滑动连接。7、所述第一活塞块与底部通过连杆与激光位移传感器连接固定,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底部与关节固定装置连接固定。8、所述关节固定装置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开设穿孔,所述穿孔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束缚带一端连接固定。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重力补偿装置能够通过电动伸缩杆进行调节,从而针对受训者的肩肘关节在哪一角度位置力量的丧失,从而针对在那一位置角度需要进行重力补偿,从而提升该角度位置力量,从而避免受训者在其他位置运动时力量的丧失。10、重力补偿装置中的电机带动齿条,从而致齿条带动第二活塞块下压,将内部液压油下压的同时,由于液压管将补偿套筒与活动套管连通,从而第二活塞块的下压,致使压力增大,压力增大的同时,就会致使第一活塞块滑动阻力增大,从而致使受训者在往复关节动作训练时,提升阻力,从而造成受训者需要更大的力度进行训练,从而提升受训者的力量。11、针对受训者的肩肘关节的任意角度进行训练,通过转动螺母套能够使滚珠能够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下端的电动伸缩杆、重力补偿装置以及关节固定装置进行角度调节,而后再将螺母套进行固定,从而完成角度调节,提升该装置的灵活性,从而应对受训者各种角度的训练。12、激光位移传感首先能够确定受训者,在该受训角度位置的一个训练提升情况,并且通过控制器能够给予一定的重力补偿,以及控制电动式伸缩杆基于一定的辅助训练。13、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14、附图说明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16、图2为本发明中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7、图3为本发明中重力补偿装置和关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技术特征:1.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后侧与配重块(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与顶板(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3)中间位置设置角度调节装置(4),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底部与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杆(5)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电动伸缩杆(5)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板(51)连接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51)下端与重力补偿装置(6)连接固定,所述重力补偿装置(6)下端与关节固定装置(8)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包括限位螺栓(41),所述限位螺栓(41)顶部外圈位置通过螺栓与顶板(3)连接固定,所述限位螺栓(41)与螺母套(42)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套(42)内设置滚珠(43),所述滚珠(43)底部穿过螺母套(42)与第一连接板(4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4)底部与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杆(5)一端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42)外圈与第一锥形齿轮(45)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5)底部与顶板(3)转动接触,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5)与第二锥形齿轮(46)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5)与第一转动杆(47)一端固卡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7)另一端穿过顶板(3)开设的穿孔与第二转动杆(48)一端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补偿装置(6)包括活动套管(61),所述活动套管(61)内与对称设置的第一活塞块(6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块(62)外圈设置活塞环,两个所述第一活塞块(62)相对面与连接杆(63)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管(61)中间位置与液压管(64)一端连通,所述液压管(64)另一端与补偿套筒(65)连通,所述补偿套筒(65)内圈与第二活塞块(66)外圈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块(66)外圈设置活塞环,所述第二活塞块(66)顶部与齿条(67)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67)与电机(68)传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管两端位置的内圈与限位块(611)外圈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管(64)与固定柱(9)以及滑动柱(1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10)与底座(1)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块(62)与底部通过连杆与激光位移传感器(7)连接固定,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7)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7)底部与关节固定装置(8)连接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固定装置(8)包括调节板(83),所述调节板(83)开设穿孔,所述穿孔与固定板(81)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81)束缚带(82)一端连接固定。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侧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与顶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中间位置设置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底部与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与重力补偿装置连接固定,所述重力补偿装置下端与关节固定装置连接固定,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康复治疗是通过医师以徒手方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治疗效果受到医师个人的治疗手段、经验差异、主观意识以及疲劳程度的影响,劳动强度大,护理成本高昂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谢云飞,孙开亮,史瑞方,魏旌源,张玉洁,庞艳杰,马开璇,陶文博,范敬松,王捷,蔡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博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26

一种可实时重力补偿的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