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的制作方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仿真模型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缩小比例仿真模拟车是一种通过等比例缩小车辆外观的仿真玩具车,为了提高仿真度,会连同车辆内饰一起还原,车辆传动系统也会包括变速箱、分动箱等,以实现换挡变速和后驱四驱等的切换。、目前,现有的仿真模拟车的双速变速箱与分动箱...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仿真模型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背景技术:1、缩小比例仿真模拟车是一种通过等比例缩小车辆外观的仿真玩具车,为了提高仿真度,会连同车辆内饰一起还原,车辆传动系统也会包括变速箱、分动箱等,以实现换挡变速和后驱四驱等的切换。2、目前,现有的仿真模拟车的双速变速箱与分动箱一般采用一体设置,且实现双速传动需要三级减速传动,这就使得变速箱体积较大,需要切割内饰或升高驾驶舱以放置变速箱,使得无法对于内饰做到完全仿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2、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电机齿轮,所述电机固定架上还转动设置有减速齿轮,所述电机齿轮和减速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固定架上还固定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减速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可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齿,所述第一连接齿与所述第二连接齿分别位于第二齿圈的两侧。3、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电机固定架用于设置部件;电机齿轮与减速齿轮啮合形成第一级减速;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共同组成第二级减速;第二齿圈可轴向移动,使得可以改变第一行星轮系与第二行星轮系组成的第二级减速的传动比;第二齿圈与第一行星架上的第一连接齿啮合时,第二齿圈转动,第二行星轮自转而不公转,第二太阳轮与第一行星架同步转动;第二齿圈与外壳上的第二连接齿啮合时,第二齿圈不转动,第二行星轮公转,使得第二行星架随之转动,并输出动力。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还滑动设置有拨叉,所述拨叉与所述第二齿圈固定连接。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拨叉用于控制第二齿圈移动。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分动箱齿轮组,所述分动箱齿轮组包括动力齿轮、惰轮、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同轴转动,所述惰轮同时与所述动力齿轮以及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7、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动箱齿轮组用于实现驱动方式的改变;动力齿轮与第二太阳轮同轴转动,以传送动力;惰轮用于转换转动方向而不改变传动比;第二输出齿轮和第一输出齿轮啮合用于传递动力。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第一分动拨叉、第二分动拨叉、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分动拨叉可前后移动,且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一分动拨叉同步移动,所述第二分动拨叉与所述第一分动拨叉保持接触,且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第二分动拨叉同步移动。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拨叉用于拨动第一同步器;第二拨叉用于拨动第二同步器;第一同步器用于在和第一输出齿轮连接后同步转动,从而能够令需要与第一输出齿轮连接的后续传动部件能够在改变驱动方式时准确啮合;第二同步器用于在和第二输出齿轮连接后同步转动,从而能够令需要与第二输出齿轮连接的后续传动部件能够在改变驱动方式时准确啮合。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使得变速箱的截面面积减小,减小了变速箱体积,使得变速箱的布局更为紧凑,从而使得变速箱不会挤占车内空间,使得内饰可以设计地更为仿真;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的设置,还使得传动效率高,故障率低且功能稳定。技术特征:1.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包括电机(10)和电机固定架(20),所述电机(10)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架(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电机齿轮(30),所述电机固定架(20)上还转动设置有减速齿轮(40),所述电机齿轮(30)和减速齿轮(40)啮合,所述电机固定架(20)上还固定设置有外壳(50),所述外壳(50)内设置有第一行星轮系(60)和第二行星轮系(70),所述第一行星轮系(60)包括第一太阳轮(601)、第一行星架(602)和第一齿圈(603),所述第二行星轮系(70)包括第二太阳轮(701)、第二行星架(702)和第二齿圈(703),所述第一太阳轮(601)与所述减速齿轮(40)同轴转动,所述第一行星架(602)与所述第二太阳轮(70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太阳轮(701)与所述第一行星架(60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齿圈(603)与所述外壳(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703)可沿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向进行轴向移动,所述第一行星架(60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齿(602a),所述外壳(5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齿(501),所述第一连接齿(602a)与所述第二连接齿(501)分别位于第二齿圈(703)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0)上还滑动设置有拨叉(502),所述拨叉(502)与所述第二齿圈(70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动箱齿轮组(80),所述分动箱齿轮组(80)包括动力齿轮(801)、惰轮(802)、第一输出齿轮(803)和第二输出齿轮(804),所述动力齿轮(801)与所述第二太阳轮(701)同轴转动,所述惰轮(802)同时与所述动力齿轮(801)以及所述第一输出齿轮(803)啮合,所述第二输出齿轮(804)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803)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分动拨叉(805)、第二分动拨叉(806)、第一同步器(807)和第二同步器(808),所述第一同步器(807)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804)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分动拨叉(805)可前后移动,且所述第一同步器(807)与所述第一分动拨叉(805)同步移动,所述第二分动拨叉(806)与所述第一分动拨叉(805)保持接触,且所述第二同步器(808)与所述第二分动拨叉(806)同步移动。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仿真模型车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集成行星齿轮双速与分动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机固定架,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架上,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电机齿轮,电机固定架上还转动设置有减速齿轮,电机齿轮和减速齿轮啮合,电机固定架上还固定设置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第二齿圈可沿轴向移动,第一行星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齿,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齿,第一连接齿与第二连接齿分别位于第二齿圈的两侧。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使得变速箱的截面面积减小,减小了变速箱体积,使得变速箱的布局更为紧凑,从而使得变速箱不会挤占车内空间,使得内饰可以设计地更为仿真。技术研发人员:樊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华耀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23技术公布日:202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