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作为一种需要长期进行管理的慢性疾病,其上气道解剖结构狭窄、神经肌肉功能和通气调控的异常是osa发生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能引发或加重各种疾病,是全身...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背景技术: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作为一种需要长期进行管理的慢性疾病,其上气道解剖结构狭窄、神经肌肉功能和通气调控的异常是osa发生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能引发或加重各种疾病,是全身疾病的源头性疾病。对osa患者有针对性型的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睡眠和预防猝死发生,还可以改善血糖、血压、血脂情况,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国内外,中度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长期疗效无显著改变。重度患者治疗手段是佩戴正压通气呼吸机,通过提升血氧饱和度,改善因缺氧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患者的依从性较低。近年来,在国外对osa患者口咽肌功能训练的研究逐渐开展,认为利用口腔矫治器牵引舌肌主动或被动向前,可以抬高软腭,以及下颌前移,达到扩大口咽及上气道的目的,其可缓解osa严重程度,且有一定效果,但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依从性和动作的准确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3、国内近年来学者致力于研究某一种训练方法的有效性,但也缺乏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更无效果的衡量器具。4、申请号为cn20221151882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口咽面部肌群功能康复训练器及康复训练系统,可以科学合理的对舌肌、口咽面部肌肉群进行锻炼康复,且可以针对患者的训练状态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方式。5、但其缺乏能够将自身安置到患者面部的支架,且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为保证训练效果,便无法管理自身表情,进而易产生羞耻感,长时间使用便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6、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2、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包括:3、训练组件,包括安置患者面部的训练架;所述训练架上设有至少两个且放置在不同位置的压力传感器,以检测舌肌在抵接时的压力值;4、防护组件,将训练组件包裹在内;5、佩戴组件,分别设置在防护组件的两侧,以将防护组件佩戴带患者面部。6、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与面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将训练组件包裹在内;所述面部支架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面部支架远离固定支架的一端与佩戴组件相连接。7、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护罩与第二活动护罩;第一活动护罩、第二活动护罩均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护罩与第二活动护罩合拢后,完全封堵镂空部。8、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护罩、第二活动护罩的接触端均设置凸起;所述凸起朝向远离固定支架的方向。9、进一步,所述训练架横跨镂空部;所述训练架的一侧与第一活动护罩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活动护罩可拆卸连接。10、进一步,所述训练架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11、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鼻部支架。12、进一步,所述训练组件还包括唇部感应架;所述唇部感应架的两端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13、进一步,所述唇部感应架的侧壁上设有唇部感应触点。14、进一步,所述面部支架采用邵氏硬度小于或等于80且能在常温下保持固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如:硅胶、橡胶。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护组件将训练组件包裹在内,在患者训练过程中,可应用防护组件包裹在自身唇部,外人无法观察患者唇部情况,缓解患者的羞耻感;佩戴组件设置在防护组件的两侧,将训练组件固定在患者的面部;防护组件可打开,在需要时可暴露患者唇部,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技术特征:1.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与面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将训练组件包裹在内;所述面部支架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面部支架远离固定支架的一端与佩戴组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护罩与第二活动护罩;第一活动护罩、第二活动护罩均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护罩与第二活动护罩合拢后,完全封堵镂空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护罩、第二活动护罩的接触端均设置凸起;所述凸起朝向远离固定支架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架横跨镂空部;所述训练架的一侧与第一活动护罩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活动护罩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架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鼻部支架。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组件还包括唇部感应架;所述唇部感应架的两端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感应架的侧壁上设有唇部感应触点。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支架采用邵氏硬度小于或等于80且能在常温下保持固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如:硅胶、橡胶。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舌口咽面部肌群训练器,其包括:训练组件,包括安置患者面部的训练架;所述训练架上设有至少两个且放置在不同位置的压力传感器,以检测舌肌在抵接时的压力值;防护组件,将训练组件包裹在内;佩戴组件,分别设置在防护组件的两侧,以将防护组件佩戴带患者面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防护组件将训练组件包裹在内,在患者训练过程中,可应用防护组件包裹在自身唇部,外人无法观察患者唇部情况,减少或降低患者的羞耻感;佩戴组件设置在防护组件的两侧,将训练组件固定在患者的面部。技术研发人员:王爱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227技术公布日:20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