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特别涉及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康复训练器是指有利于恢复或改善身体活动肌肉康复训练的仪器设备,通过康复训练器锻炼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和挛缩,一些下颚患者的咀嚼肌长时间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从而影响患者的下颚使用,进而需要通过咀嚼肌康复训练器锻炼咬合力,进而达到锻炼患者...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特别涉及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康复训练器是指有利于恢复或改善身体活动肌肉康复训练的仪器设备,通过康复训练器锻炼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和挛缩,一些下颚患者的咀嚼肌长时间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从而影响患者的下颚使用,进而需要通过咀嚼肌康复训练器锻炼咬合力,进而达到锻炼患者的咀嚼肌,从而使得患者的咀嚼肌不会发生肌肉萎缩,使得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因此需要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2、中国专利文献cn219700982u公开了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器,包括康复训练器,所述康复训练器的右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一侧之间设置有咬合机构,所述咬合机构包括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交接于两个安装板的相对一侧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咬合板,两个所述咬合板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上述咀嚼肌康复训练器,通过设置有咬合机构,从而使得康复训练器初始需要的咬合力度较小,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咬合力情况进行调节康复训练器需要的咬合力,从而适用于更多的患者,而且可以随着患者的康复情况对康复训练器需要的咬合力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更好地契合不同阶段的患者进行咀嚼肌康复训练;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缺陷:3、上述专利文献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咬合力情况进行调节康复训练器需要的咬合力,但存在装置需要长时间手持,产生手部疲劳以及不手持时装置容易掉落的问题,降低了装置实用性。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装置需要长时间手持,产生手部疲劳以及不手持时装置容易掉落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3、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u形扣,两个所述u形扣内腔共同滑动连接有弹力机构,所述弹力机构下部滑动连接有扩展组一,所述扩展组一左部和右部均啮合连接有下护组,两个所述下护组后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公面魔术带和母面魔术带,所述弹力机构上部滑动连接有扩展组二,所述扩展组二左部和右部均啮合连接有上护组,两个所述上护组后部分别与两个下护组后部转动连接。4、优选的,所述弹力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设有滑孔,两个所述滑孔内腔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组,所述框架上端中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腔啮合连接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外表面上部与滑动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下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框架内腔底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位于下部的u形扣滑动连接。5、优选的,所述滑动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中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连接板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连接板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6、优选的,两个弹簧下端共同与卡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内腔与螺纹杆一外表面上部转动连接。7、优选的,所述扩展组一包括t形块一,所述t形块一上端和下端之间共同开设有三通槽一,所述三通槽一三个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一,三个所述转动柱一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吹齿轮一,位于水平方向的两个所述吹齿轮一外表面共同与垂直方向的吹齿轮一啮合连接,位于水平方向两个所述转动柱一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二,位于垂直方向所述转动柱一下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一,所述t形块一后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一,两个所述固定板一相对面分别与框架内腔底壁和下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一上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位于下部的u形扣滑动连接。8、优选的,两个所述下护组均包括l形板一,两个所述l形板一相互远离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螺孔一,两个所述螺孔一内腔分别与两个螺纹杆二外表面啮合连接,两个所述l形板一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一,两个所述夹板一外表面后部分别与公面魔术带前端和母面魔术带前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一相对面前部均固定连接有咬块一,两个所述夹板一相互远离的一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外表面均啮合连接有螺帽。9、优选的,所述扩展组二包括t形块二,所述t形块二上端和下端之间共同开设有三通槽二,所述三通槽二三个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二,三个所述转动柱二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位于水平方向的两个所述锥齿轮二外表面共同与垂直方向的锥齿轮二啮合连接,位于水平方向两个所述转动柱二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三,位于垂直方向所述转动柱二上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二,所述t形块二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二,两个所述固定板二相对面分别与卡板上端和下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二上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位于上部的u形扣滑动连接。10、优选的,两个所述上护组均包括l形板二,两个所述l形板二相互远离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螺孔二,两个所述螺孔二内腔分别与两个螺纹杆三外表面啮合连接,两个所述l形板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二,两个所述夹板二相对面前部均固定连接有咬块二,两个所述夹板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两个所述u形板相对面后部均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圆孔内腔分别与螺栓外表面转动连接。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u形扣和弹力机构配合扩展组一和扩展组二,使装置具备调整训练强度大小,通过扩展组一和扩展组二配合下护组和上护组,使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多患者,通过下护组配合公面魔术带和母面魔术带,使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不需要长时间手持且不易掉落,提高了装置实用性。1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咬块一和咬块二,使患者上颚牙齿压在咬块二上,下颚牙齿顶在咬块一下,通过夹板一配合公面魔术带和母面魔术带,使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使装置不易掉落,提高了装置实用性。技术特征:1.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u形扣(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形扣(1)内腔共同滑动连接有弹力机构(2),所述弹力机构(2)下部滑动连接有扩展组一(3),所述扩展组一(3)左部和右部均啮合连接有下护组(4),两个所述下护组(4)后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公面魔术带(6)和母面魔术带(7),所述弹力机构(2)上部滑动连接有扩展组二(8),所述扩展组二(8)左部和右部均啮合连接有上护组(5),两个所述上护组(5)后部分别与两个下护组(4)后部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机构(2)包括框架(21),所述框架(21)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设有滑孔(22),两个所述滑孔(22)内腔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组(24),所述框架(21)上端中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腔啮合连接有螺纹杆一(23),所述螺纹杆一(23)外表面上部与滑动组(24)上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组(24)下部固定连接有卡板(25),所述框架(21)内腔底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位于下部的u形扣(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24)包括连接板(241),所述连接板(241)上端中部开设有转动槽(242),所述连接板(241)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43),所述连接板(241)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2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弹簧(244)下端共同与卡板(25)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242)内腔与螺纹杆一(23)外表面上部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组一(3)包括t形块一(31),所述t形块一(31)上端和下端之间共同开设有三通槽一(32),所述三通槽一(32)三个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一(34),三个所述转动柱一(3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吹齿轮一(33),位于水平方向的两个所述吹齿轮一(33)外表面共同与垂直方向的吹齿轮一(33)啮合连接,位于水平方向两个所述转动柱一(3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二(35),位于垂直方向所述转动柱一(34)下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一(36),所述t形块一(31)后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一(37),两个所述固定板一(37)相对面分别与框架(21)内腔底壁和下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一(37)上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位于下部的u形扣(1)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护组(4)均包括l形板一(41),两个所述l形板一(41)相互远离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螺孔一(42),两个所述螺孔一(42)内腔分别与两个螺纹杆二(35)外表面啮合连接,两个所述l形板一(41)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一(43),两个所述夹板一(43)外表面后部分别与公面魔术带(6)前端和母面魔术带(7)前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一(43)相对面前部均固定连接有咬块一(44),两个所述夹板一(43)相互远离的一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栓(45),两个所述螺栓(45)外表面均啮合连接有螺帽(4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组二(8)包括t形块二(82),所述t形块二(82)上端和下端之间共同开设有三通槽二(83),所述三通槽二(83)三个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二(84),三个所述转动柱二(8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85),位于水平方向的两个所述锥齿轮二(85)外表面共同与垂直方向的锥齿轮二(85)啮合连接,位于水平方向两个所述转动柱二(8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三(86),位于垂直方向所述转动柱二(84)上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二(81),所述t形块二(82)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二(87),两个所述固定板二(87)相对面分别与卡板(25)上端和下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二(87)上端中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位于上部的u形扣(1)滑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护组(5)均包括l形板二(51),两个所述l形板二(51)相互远离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螺孔二(52),两个所述螺孔二(52)内腔分别与两个螺纹杆三(86)外表面啮合连接,两个所述l形板二(51)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二(53),两个所述夹板二(53)相对面前部均固定连接有咬块二(54),两个所述夹板二(53)后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55),两个所述u形板(55)相对面后部均开设有圆孔(56),两个所述圆孔(56)内腔分别与螺栓(45)外表面转动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涉及康复训练器技术领域,包括两个U形扣,两个所述U形扣内腔共同滑动连接有弹力机构,所述弹力机构下部滑动连接有扩展组一,所述扩展组一左部和右部均啮合连接有下护组,所述弹力机构上部滑动连接有扩展组二,所述扩展组二左部和右部均啮合连接有上护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通过U形扣和弹力机构配合扩展组一和扩展组二,使装置具备调整训练强度大小,通过扩展组一和扩展组二配合下护组和上护组,使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多患者,通过下护组配合公面魔术带和母面魔术带,使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不需要长时间手持且不易掉落,提高了装置实用性。技术研发人员:邢琰,赵珍,韩晴,吴梦洁,刘红芳,李洁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102技术公布日:2024/8/16

一种咀嚼肌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