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及其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散打训练,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及其方法。、散打又称散手,是一种体育格斗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传统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竞赛形式。分为古传散手、现代散打。现代散打就是常见的以直拳、摆拳、抄拳、鞭拳、鞭...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散打训练,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及其方法。背景技术:1、散打又称散手,是一种体育格斗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传统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竞赛形式。分为古传散手、现代散打。现代散打就是常见的以直拳、摆拳、抄拳、鞭拳、鞭腿、蹬腿、踹腿、摔法等技法组成的以踢、打、摔结合的攻防技术,学习散打人员经常会进行力量方面的训练。2、现有的散打用训练装置多采用一体式设计,各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后期拆卸更换部件较为繁琐,所采用一体式设计方式,各部件之间缓冲泄力效果不佳,长期锻炼容易对训练者肢体造成伤害。技术实现思路1、本公开涉及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散打用训练装置多采用一体式设计,各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后期拆卸更换部件较为繁琐,所采用一体式设计方式,各部件之间缓冲泄力效果不佳,长期锻炼容易对训练者肢体造成伤害的问题。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具体包括:配重座;所述配重座底部呈环绕状安装有吸盘,配重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下连座,下连座顶部连接有连柱;所述连柱顶部连接有上连座,上连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打击柱;所述连柱外部套装有滑套,滑套连接于上连座下方;所述配重座顶部安装有下连圈,下连圈顶部呈环绕状安装有拉簧;所述配重座顶部连接有下螺栓,下螺栓与下连圈相连;所述打击柱底部固定连接有上连圈,上连圈与拉簧相连;所述打击柱底部连接有上螺栓,上螺栓与上连圈相连。3、进一步的,所述连柱底部设有球头,下连座顶部设有球形槽,球头连接于球形槽内。4、进一步的,所述下连圈顶部呈环绕状设有下连孔,拉簧下端连接于下连孔内,上连圈外部呈环绕状设有上连孔,拉簧上端连接于上连孔内。5、进一步的,所述上连座底部设有插槽,连柱顶端插接于插槽内,插槽外部设有l形卡孔,连柱顶端设有卡块,卡块连接于l形卡孔内。6、进一步的,所述滑套滑动连接于连柱外部,连柱外部设有导向块,滑套内部设有活动孔,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活动孔内。7、进一步的,所述连柱外部套装有弹簧,弹簧底端与连柱相接触,弹簧顶端与滑套底部相接触,滑套顶部设有插块,插块插接于l形卡孔内。8、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座顶部呈环绕状设有下蘑菇柱,下连圈内部呈环绕状设有弧形下卡孔,下蘑菇柱连接于弧形下卡孔内,下蘑菇柱顶端与下连圈顶侧相接触,下连圈内部设有下定位孔,配重座顶部设有下螺孔,下螺孔与下定位孔相连通,下螺栓连接于下定位孔内,下螺栓端部螺纹连接于下螺孔内。9、进一步的,所述打击柱底部呈环绕状设有上蘑菇柱,上连圈内部呈环绕状设有弧形上卡孔,上蘑菇柱连接于弧形上卡孔内,上蘑菇柱底端与上连圈底侧相接触,打击柱底部设有上螺孔,上连圈内部设有上定位孔,上定位孔与上螺孔相连通,上螺栓连接于上定位孔内,上螺栓端部螺纹连接于上螺孔内。1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1)、首先过卡接的方式将上连座与连柱连接在一起,卡块移动至l形卡孔最内端;12、2)、滑套受弹簧推力影响下移动复位,使插块插入l形卡孔内,通过滑套对上连座进行固定;13、3)、接下来将下连圈安装于配重座顶部时,下蘑菇柱插入弧形下卡孔孔径大的一端,转动下连圈,下蘑菇柱移动至弧形下卡孔孔径小的一端,使下蘑菇柱顶端与下连圈顶侧接触;14、4)、下螺孔与下定位孔呈连通状态,将下螺栓连接于连通的下螺孔和下定位孔内,通过下螺栓对下连圈进行固定;15、5)、而后将上连圈安装于打击柱底部时,上蘑菇柱插入弧形上卡孔孔径大的一端,转动上连圈,上蘑菇柱移动至弧形上卡孔孔径小的一端,使上蘑菇柱顶端与上连圈底侧接触;16、6)、上螺孔与上定位孔呈连通状态,将上螺栓连接于连通的上螺孔和上定位孔内,通过上螺栓对上连圈进行固定;17、7)、训练者手部或腿部击中打击柱时,打击柱受撞击影响转动泄力,拉簧呈拉伸状态,通过拉簧对打击柱所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降低打击柱转动幅度,至此完成装置使用过程。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及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9、本发明在使用时,当训练者手部或腿部击中打击柱时,打击柱受撞击影响转动泄力,起到对训练者肢体防护效果,在打击柱转动时,拉簧呈拉伸状态,通过拉簧对打击柱所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降低打击柱转动幅度,使打击柱受拉簧拉力影响能够自行转动复位。20、此外,通过卡接的方式将上连座与连柱连接在一起,方便对受损的打击柱进行更换,使打击柱更换更加简便快捷;通过导向块与活动孔滑动配合,起到对滑套移动导向效果,并通过弹簧对滑套施加推力,起到对滑套弹性复位效果,当卡块移动至l形卡孔最内端时,滑套受弹簧推力影响下移动复位,使插块插入l形卡孔内,通过滑套对上连座进行固定,保障上连座与连柱连接的牢固性。21、此外,当下连圈安装于配重座顶部时,下蘑菇柱插入弧形下卡孔孔径大的一端,转动下连圈,下蘑菇柱移动至弧形下卡孔孔径小的一端,使下蘑菇柱顶端与下连圈顶侧接触,下螺孔与下定位孔呈连通状态,将下螺栓连接于连通的下螺孔和下定位孔内,通过下螺栓对下连圈进行固定,使下连圈拆装更加简便;当上连圈安装于打击柱底部时,上蘑菇柱插入弧形上卡孔孔径大的一端,转动上连圈,上蘑菇柱移动至弧形上卡孔孔径小的一端,使上蘑菇柱顶端与上连圈底侧接触,上螺孔与上定位孔呈连通状态,将上螺栓连接于连通的上螺孔和上定位孔内,通过上螺栓对上连圈进行固定,使上连圈拆装更加简便。22、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技术特征:1.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包括:配重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座(1)底部呈环绕状安装有吸盘(2),配重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下连座(3),下连座(3)顶部连接有连柱(4);所述连柱(4)顶部连接有上连座(5),上连座(5)顶部固定连接有打击柱(8);所述连柱(4)外部套装有滑套(6),滑套(6)连接于上连座(5)下方;所述配重座(1)顶部安装有下连圈(9),下连圈(9)顶部呈环绕状安装有拉簧(11);所述配重座(1)顶部连接有下螺栓(10),下螺栓(10)与下连圈(9)相连;所述打击柱(8)底部固定连接有上连圈(12),上连圈(12)与拉簧(11)相连;所述打击柱(8)底部连接有上螺栓(13),上螺栓(13)与上连圈(1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复位的散打训练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散打训练技术领域,包括:配重座;所述配重座底部呈环绕状安装有吸盘,配重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下连座,下连座顶部连接有连柱;所述连柱顶部连接有上连座,上连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打击柱;所述连柱外部套装有滑套,滑套连接于上连座下方。本发明当训练者手部或腿部击中打击柱时,打击柱受撞击影响转动泄力,起到对训练者肢体防护效果,在打击柱转动时,拉簧呈拉伸状态,通过拉簧对打击柱所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降低打击柱转动幅度。解决了散打用训练装置多采用一体式设计,各部件之间缓冲泄力效果不佳,长期锻炼容易对训练者肢体造成伤害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马振浩,蒋金山,李子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
- 上一篇:游戏中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
- 下一篇:一种磁性迷宫积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