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具体为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慢阻肺,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胸外科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在常规医疗诊治过程中,为了保证患者肺部功能的康复速度,往往会在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同步的呼吸训练。、目前慢阻肺患者进行呼...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具体为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慢阻肺,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胸外科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在常规医疗诊治过程中,为了保证患者肺部功能的康复速度,往往会在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同步的呼吸训练。2、目前慢阻肺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时,尤其对于气道陷闭和小气道坍塌的患者,往往需要采用缩唇呼吸法,即鼻深呼吸,呼气时收拢嘴唇呈“鱼口状”,类似于吹口哨的嘴型,以患者不会感到难以忍受为佳,且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为1:2以上,其缩唇越小,呼气阻力越大,这种阻力可以向内传递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留一定的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从而有利于气体从肺泡内排出。3、然而,我们在实际康复训练过程中发现患者往往很难相对精准的掌握呼吸与吸气的时间比,且嘴部与鼻部的呼吸阻力也相对难以控制,也就说很难为支气管提供适当且有效的呼吸阻力,阻力过大导致患者容易出现不适感,阻力过小又导致气道压力过小而起不到训练的作用,影响患者的高效康复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的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包括硬质口罩和设置在硬质口罩上的弹性绑带,以将所述硬质口罩紧紧的带在患者嘴部,还包括有:3、胶圈一,设置在所述硬质口罩与患者面部接触一侧的侧边位置,以使所述硬质口罩与患者面部无缝接触;及4、开设有在所述硬质口罩上的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所述透气通孔一用于吸气通气,所述透气通孔二用于呼气通气;及5、加压阻断部件,设置在所述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内,以为所述透气通孔一提供吸气阻力,且为所述透气通孔二提供与透气通孔一不同阻力的呼气阻力。6、作为优选,所述加压阻断部件包括有安装在硬质口罩内侧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硬质口罩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空区,且所述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分别与一个独立空区连通,并在所述分隔板侧边位置开设有匹配患者面部轮廓的接触凹槽,在所述接触凹槽侧壁设置有匹配患者脸部及上嘴唇部的胶圈二;7、还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硬质口罩表面靠近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位置的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均为半圆形结构,且在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半圆形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旋转来遮挡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且在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内侧均设置有垫片,以分别对所述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进行密封遮挡;8、并在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设置有变速连接部件,以使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同步且不同速旋转。9、作为优选,所述变速连接部件包括有分别安装在上转轴和下转轴上的齿带轮一和齿带轮二,所述齿带轮一和齿带轮二的齿轮比为二比一;10、还包括有齿条带,所述齿条带设置在齿带轮一和齿带轮二的外侧,以使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同步旋转,且所述下转轴以上转轴转速的二倍进行转动;11、并在所述上转轴端部设置有旋钮,以所述上转轴带动下转轴一起旋转。12、作为优选,所述透气通孔一包括有多个间隔且呈两排式设计的气孔一,所述透气通孔二包括有多个间隔且为一排式设计的气孔二;13、所述加压阻断部件包括有在硬质口罩表面开设的具有防脱能力的导轨槽,在所述导轨槽内滑动设置有导轨滑块,且在所述导轨滑块上设置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利用导轨滑块在硬质口罩表面移动,并同时覆盖同一列所述气孔一和气孔二,以同时改变所述气孔一和气孔二透气量;14、并在所述硬质口罩内设置同样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硬质口罩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空区,且所述气孔一和气孔二分别与一个独立空区连通,并在所述分隔板侧边位置开设有匹配患者面部轮廓的接触凹槽,在所述接触凹槽侧壁设置有匹配患者脸部及上嘴唇部的胶圈二。15、作为优选,所述导轨槽和导轨滑块均为燕尾型结构,以将所述导轨滑块限制在导轨槽内滑动,且不可脱离。16、作为优选,在所述滑板内表面安装有密封垫,以对所述气孔一和气孔二进行无缝覆盖。17、作为优选,在所述滑板表面连续设置有多个与滑板滑动方向垂直的摩擦凹槽,以提供所述滑板表面接触摩擦。18、作为优选,所述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均为圆形槽结构,所述加压阻断部件包括有分别安装在硬质口罩内侧且分别与透气通孔一和透气通孔二导通的气道一和气道二,在所述气道一和气道二内均设置有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伸缩杆,在所述伸缩杆端部分别安装有活塞板一和活塞板二,所述活塞板一和活塞板二分别位于对应的气道一和气道二内;19、且在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分别位于气道一和气道二内的套环一和套环二,在所述套环一和活塞板一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且在所述套环二与活塞板二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20、并在所述伸缩杆上均设置有用于调整对应套环一和套环二位置的动作部件,以改变所述活塞板一和活塞板二主动移动的阻力。21、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板一和活塞板二分别与对应的气道一和气道二的内壁无缝抵接;22、在所述气道一内部位于活塞板一外侧的位置安装有限制顶环一,以限制所述活塞板一向硬质口罩的外侧移动,且在吸气时所述活塞板一受负压移动而脱离气道一,以实现吸气进气;23、并在所述气道一和气道二之间位于活塞板一外侧的位置安装有导通的连通通道,所述活塞板二位于连通通道的内侧,且在所述气道二内部位于活塞板二内侧的位置设置有限制顶环二,以限制所述活塞板二向内侧移动,并在呼吸时所述活塞板二受正压顶动而移动至连通通道位置,以使所述气道一和气道二导通出气。24、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贯穿安装架,且在其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动作部件包括有螺纹安装在伸缩杆上的螺纹套,在所述螺纹套上转动安装有承载环,在所述承载环远离螺纹套的一侧安装有多个连杆,所述连杆端部穿过安装架分别与对应的套环一和套环二连接;25、并在所述螺纹套上设置有手轮,以利用所述螺纹套在伸缩杆上双向移动而对应牵拉套环一和套环二改变位置。26、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27、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患者实际进行呼吸训练时,利用头戴式设计保证装置使用及携带的便利性,并能够相对精准的控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且能够精准控制患者呼吸阻力,并能够根据肺功能康复情况而实时调整其呼吸阻力,且在调整呼吸阻力的同时同步的精准控制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保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高效康复训练使用。技术特征:1.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包括硬质口罩(1)和设置在硬质口罩(1)上的弹性绑带(11),以将所述硬质口罩(1)紧紧的带在患者嘴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阻断部件(2)包括有安装在硬质口罩(1)内侧的分隔板(21),所述分隔板(21)将硬质口罩(1)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空区,且所述透气通孔一(14)和透气通孔二(15)分别与一个独立空区连通,并在所述分隔板(21)侧边位置开设有匹配患者面部轮廓的接触凹槽(22),在所述接触凹槽(22)侧壁设置有匹配患者脸部及上嘴唇部的胶圈二(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连接部件(29)包括有分别安装在上转轴(24)和下转轴(25)上的齿带轮一(291)和齿带轮二(292),所述齿带轮一(291)和齿带轮二(292)的齿轮比为二比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通孔一(14)包括有多个间隔且呈两排式设计的气孔一(141),所述透气通孔二(15)包括有多个间隔且为一排式设计的气孔二(1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211)和导轨滑块(212)均为燕尾型结构,以将所述导轨滑块(212)限制在导轨槽(211)内滑动,且不可脱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板(213)内表面安装有密封垫(214),以对所述气孔一(141)和气孔二(142)进行无缝覆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板(213)表面连续设置有多个与滑板(213)滑动方向垂直的摩擦凹槽(215),以提供所述滑板(213)表面接触摩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通孔一(14)和透气通孔二(15)均为圆形槽结构,所述加压阻断部件(2)包括有分别安装在硬质口罩(1)内侧且分别与透气通孔一(14)和透气通孔二(15)导通的气道一(221)和气道二(222),在所述气道一(221)和气道二(222)内均设置有安装架(223),在所述安装架(223)上设置有伸缩杆(224),在所述伸缩杆(224)端部分别安装有活塞板一(225)和活塞板二(226),所述活塞板一(225)和活塞板二(226)分别位于对应的气道一(221)和气道二(222)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一(225)和活塞板二(226)分别与对应的气道一(221)和气道二(222)的内壁无缝抵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24)贯穿安装架(223),且在其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动作部件(2240)包括有螺纹安装在伸缩杆(224)上的螺纹套(2241),在所述螺纹套(2241)上转动安装有承载环(2242),在所述承载环(2242)远离螺纹套(2241)的一侧安装有多个连杆(2243),所述连杆(2243)端部穿过安装架(223)分别与对应的套环一(227)和套环二(228)连接;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包括硬质口罩和设置在硬质口罩上的弹性绑带,以将所述硬质口罩紧紧的带在患者嘴部,还包括有胶圈一,设置在所述硬质口罩与患者面部接触一侧的侧边位置,以使所述硬质口罩与患者面部无缝接触,此胸肺部呼气训练装置,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患者实际进行呼吸训练时,利用头戴式设计保证装置使用及携带的便利性,并能够相对精准的控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且能够精准控制患者呼吸阻力,并能够根据肺功能康复情况而实时调整其呼吸阻力,且在调整呼吸阻力的同时同步的精准控制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保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高效康复训练使用。技术研发人员:彭慧娟,吴薇薇,赵克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
- 上一篇:一种履带平跑传动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捡球夹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