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互动的弹球游戏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互动游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互动的弹球游戏装置。、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弹球游戏装置都以电动传动方式为主,儿童搭建模型装置,为其通电从而观看小球在既定路径内的活动,作为体验者的儿童无法自主调整小球运行速度,只能选择被动的观看,且轨道路径相对较为单一,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儿童互动体验感不足...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互动游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互动的弹球游戏装置。背景技术:1、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弹球游戏装置都以电动传动方式为主,儿童搭建模型装置,为其通电从而观看小球在既定路径内的活动,作为体验者的儿童无法自主调整小球运行速度,只能选择被动的观看,且轨道路径相对较为单一,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儿童互动体验感不足。2、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互动的弹球游戏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互动的弹球游戏装置,能够提高体验者的互动多样性,可以根据体验者的操作变换不同的轨道路径,使得弹球在可变的路径上行进,在整体视觉观感和体验感上更强,并适用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至少一个缺点。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互动的弹球游戏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多个上行结构和多个下行结构,该多个上行结构包含有:螺旋上行结构、齿轮上行结构、链条上行结构和交错上行结构;该多个下行结构包含有:敲击下行结构、迷宫下行结构、树状下行结构、圆筒下行结构和螺旋下行结构;3、所述螺旋上行结构的顶侧设置有一轨道转换结构,该轨道转换结构的输入端对接螺旋上行结构的输出端,该轨道转换结构的第一输出端对接有下行轨道一、第二输出端对接有下行轨道二;下行轨道一的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分别对接螺旋下行结构的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下行轨道一的第四出口对接有下行轨道三的入口;4、下行轨道二的第一出口对接敲击下行结构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出口对接迷宫下行结构的输入端;敲击下行结构的第二输入端对接有下行轨道四的出口;敲击下行结构的输出端对接齿轮上行结构的第三输入端;迷宫下行结构的输出端对接螺旋上行结构的输入端;5、下行轨道三的出口对接齿轮上行结构的第二输入端;齿轮上行结构的第一输入端对接交错上行结构的输出端;齿轮上行结构的第一输出端对接链条上行结构的输入端,齿轮上行结构的第二输出端对接树状下行结构的输入端;树状下行结构的输出端对接圆筒下行结构的输入端,圆筒下行结构的输出端对接交错上行结构的输入端;链条上行结构的第一输出端对接下行轨道四的入口、第二输出端对接螺旋下行结构的第一输入端;螺旋下行结构的输出端也对接圆筒下行结构的输入端。6、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上行结构包括螺旋杆、竖杆、第一驱动轴;7、所述螺旋杆可枢转的竖直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竖杆与螺旋杆相对设置形成有间隔,该间隔可阻挡弹球在螺旋杆的螺纹内下滑,该螺旋杆的螺纹底部构成螺旋上行结构的输入端,所述竖杆的顶部连接有与螺旋杆的螺纹顶部对接的引出槽,构成螺旋上行结构的输出端;8、所述第一驱动轴与螺旋杆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轴的转动可带动螺旋杆转动。9、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转换结构包括接入轨道、转轴、分流轨道;10、所述转轴设置在螺旋上行结构的顶侧的壳体内,分流轨道的中部底壁与转轴转动连接,分流轨道的中部顶侧对接接入轨道的底端,接入轨道的顶端对接螺旋上行结构的输出端;11、该分流轨道的一端构成轨道转换结构的第一输出端对接下行轨道一,该分流轨道的另一端构成轨道转换结构的第二输出端对接下行轨道二。12、进一步地,所述下行轨道一包括类z型支轨、第一弧形支轨、第二弧形支轨和类叉型支轨;13、类z型支轨的第一端构成下行轨道一的入口,类z型支轨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一弧形支轨的中部上方;14、第一弧形支轨的第一端设置在类叉型支轨的顶部,第一弧形支轨的第二端构成下行轨道一的第一出口;15、类叉型支轨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弧形支轨的第二端一侧构成下行轨道一的第二出口;类叉型支轨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弧形支轨的中部上方;16、第二弧形支轨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构成下行轨道一的第四出口、第三出口;17、类z型支轨的第二端、第一弧形支轨的第一端、类叉型支轨的第二端均设置有轨道分流结构;该轨道分流结构的结构与轨道转换结构的结构相同;18、所述下行轨道二包括z型支轨、坡形支轨、反z型支轨,所述坡形支轨的中部开设有缺口,该缺口中也设置有轨道分流结构;19、其中,z型支轨的顶端构成下行轨道二的入口,z型支轨的底端对接缺口处的轨道分流结构,坡形支轨靠近下行轨道二的入口的一侧底部构成下行轨道二的第一出口,坡形支轨远离下行轨道二的入口的一侧底部对接反z型支轨的顶端,反z型支轨的底端构成下行轨道二的第二出口。20、进一步地,所述敲击下行结构包括敲击发声部、过渡部和下滑轨道;21、其中所述敲击发声部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入口通道构成敲击下行结构的第一输入端,过渡部的中部承接于敲击发声部的底部,过渡部的一端构成敲击下行结构的第二输入端;过渡部的另一端对接下滑轨道的顶部,下滑轨道的底部构成敲击下行结构的输出端;22、下滑轨道的中部设置有重力旋转结构。23、进一步地,所述下行轨道三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弯曲支轨;24、所述第一支杆的顶部设置有开设有下落口的承接盘,构成下行轨道三的入口;所述第二支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承接弧轨;25、所述承接弧轨靠近第一支杆的一端对接下落口,并通过一弹簧连接承接盘;26、弯曲支轨的顶端对接承接弧轨靠近第一支杆的一端,弯曲支轨的底端构成下行轨道三的出口。27、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上行结构包括:联动齿轮组、驱动齿轮组和第二驱动轴;28、所述联动齿轮组包括呈品型排列的依次啮合连接的第三联动齿轮、第四联动齿轮、第五联动齿轮,以及第一导引支轨、第二导引支轨、第三导引支轨和第四导引支轨,第三联动齿轮、第四联动齿轮、第五联动齿轮均设置有弹球转运部,第一导引支轨设置在第三联动齿轮的弹球转运部最低点,第二导引支轨对接第三联动齿轮的弹球转运部最高点与第四联动齿轮的弹球转运部最低点,第三导引支轨对接第四联动齿轮的弹球转运部最高点与第五联动齿轮的弹球转运部最低点,第四导引支轨的顶端承接第五联动齿轮的弹球转运部最高点,第四导引支轨的底端对接有另一轨道转换结构,该另一轨道转换结构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构成齿轮上行结构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29、所述第一导引支轨的顶端、第二导引支轨的底端、第三导引支轨的底端分别构成齿轮上行结构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30、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驱动齿轮组与第三联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轴的转动带动驱动齿轮组、联动齿轮组转动。31、进一步地,所述树状下行结构包括:树干、树杈;所述树干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过孔,多个所述树杈交错设置在过孔底部的树干上;位于树干的顶部的树杈顶端构成树状下行结构的输入端、底部的树杈底端构成树状下行结构的输出端。32、进一步地,所述链条上行结构包括上行链条、上行斗和第三驱动轴;33、所述上行链条竖直设置在壳体内,多个上行斗均匀排列在上行链条上,上行链条的中低部指定位置设置有链条上行结构的输入端,上行链条的顶部对接有链条引出轨,链条引出轨的低端也设置有一轨道转换结构,该链条引出轨低端的轨道转换结构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构成对应链条上行结构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34、第三驱动轴与上行链条传动连接,第三驱动轴的转动能够带动上行链条及上行斗的转动;35、所述交错上行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曲柄凸轮组件、交错柱组件、交错引出支轨,安装支架设置在壳体内,曲柄凸轮组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交错柱组件包括多个高度递增的顶升柱,多个顶升柱交错的与曲柄凸轮组件抵接,最短的顶升柱顶部构成交错上行结构的输入端,最长的顶升柱顶侧对接交错引出支轨的顶端,交错引出支轨的低端构成交错上行结构的输出端;36、第三驱动轴与曲柄凸轮组件传动连接,第三驱动轴的转动能够带动曲柄凸轮组件的转动,曲柄凸轮组件的转动带动交错柱组件交替顶升弹球。37、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下行结构包括螺旋下行支杆和套设在螺旋下行支杆上的螺旋下行轨道;38、该螺旋下行轨道的顶端设置有螺旋下行结构的第一输入端、底端设置有螺旋下行结构的输出端;39、与该螺旋下行轨道的底端同侧的螺旋下行轨道上还设置有螺旋下行结构的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互动的弹球游戏装置,可以由多人同时进行互动;互动性高、互动方式多样;多个下行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将多种不同坡度及形态的轨道进行组合设计,在整体视觉观感与体验感上更强,使得此游戏装置更加适用于任何年龄段。
- 上一篇:台球碰击点位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肺部功能训练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