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攀爬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领域,涉及力量训练/抗阻训练/肌力强化训练,具体涉及一种攀爬康复训练器。、力量训练/抗阻训练/肌力强化训练的功效已得到中国医疗专家的共同认可,已被写入骨科康复中国专家共识、肺康复运动处方指南、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临床路径丛书、慢性心力衰竭...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领域,涉及力量训练/抗阻训练/肌力强化训练,具体涉及一种攀爬康复训练器。背景技术:1、力量训练/抗阻训练/肌力强化训练的功效已得到中国医疗专家的共同认可,已被写入骨科康复中国专家共识、肺康复运动处方指南、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临床路径丛书、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阿尔茨海默病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预防老年人跌倒康复综合干预专家共识、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骨质疏松症测训者实践指南,力量也是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最佳运动表现训练模型的重要要素。2、由于市场和认知等方面的限制,很多被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譬如攀爬训练等往往只能为专业运动员等高端人群所采用,难以惠及普通民众。而且,即便是专业运动员所使用的攀爬训练器,也只能提供恒力训练一种模式,无法完全满足康复人群的需求。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攀爬康复训练器,可以提供安全高效精准的力量训练/抗阻训练/肌力强化训练方法,得以让更多的人们受益。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3、一种攀爬康复训练器,所述训练器包括机架、阻尼源、控制屏、电路板、电源适配器、传动组件、上肢滑动导向机构、上肢滑动导向机构、脚踏板和把手;其中,4、机架包括立柱和底座;5、阻尼源安装在机架上,并具有安装了光电计数器的动力输入轴;6、传动组件包括链轮、链条和张紧轮,链条绕在链轮上,链轮包括立柱上部的上链轮和位于立柱下部的下链轮,上链轮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上,链条的一端与阻尼源上的链轮相连,另一端与下链轮相连,链条分别与两上肢滑动导向机构和两下肢滑动导向机构相连,上肢滑动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上侧,下肢滑动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下侧;7、上肢滑动导向机构和下肢滑动导向机构结构相同,均由滑轮、连接架构成,把手和脚踏板分别设置在上肢滑动导向机构和下肢滑动导向机构的连接架上。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9、本发明通过将攀爬训练相关的力量训练/抗阻训练/肌力强化训练高效方法加以集成,提出了一套涵盖恒力、恒速评估与训练的攀爬康复训练设备,不仅可以对双侧肌力进行对称评估和训练,而且对双侧肌力进行非对称评估和训练;预装的运动处方,禁忌症和训练注意事项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有效。技术特征:1.一种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包括机架(1)、阻尼源(2)、控制屏(3)、电路板、电源适配器、传动组件、上肢滑动导向机构(10)、上肢滑动导向机构(20)、脚踏板(12)和把手(11);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在机架(1)内的滑槽上滑动;连接架(5)由两侧的侧板(19)和连接柱(18)通过螺丝连接而成,滑轮(9)成对且对称的安装于连接柱(18)的上下位置,滑轮(9)在机架(1)的立柱内的滑轨内上下往复滑动,侧板(19)位于连接柱(18)的中间位置,且成对且对称安装在连接柱(18)的前后两侧,侧板(19)上设有把手插入口(14),用于插入把手(11),实现把手(11)的上下位置调节,连接柱(18)的上下各设有链条(7)的连接口(15);连接口(15)呈槽状,链条(7)一端插入连接口(15)中通过销钉与连接柱(18)连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链条(7)分为4段,第1段分别连接左右两侧上肢滑动导向机构(10)顶端的连接口(15),并绕过安装在动力输入轴(4)上的上链轮,第2段分别连接左右两侧下肢滑动导向机构(20)底段的连接口(15),并绕过安装在立柱的底部下端的下链轮,另外两段链条是左右两侧上肢滑动导向机构(10)底端的连接口(15)交叉与另一侧下肢滑动导向机构(20)顶端的连接口(15)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端部设置有至少一减震部件(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源(2)由双向液压泵、恒压阀、恒流阀、油路切换阀、储油桶和管路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训练器提供恒阻、恒速和非对称训练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训练器适配包括心率带在内的传感器,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调整负载即阻力或速度参数,以保证训练者处于最佳训练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训练器具备通过网络设备进行联网的功能,以实现训练任务的下载、评测报告和训练报告的上传以及联网对战功能。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训练器的阻尼源(2)的恒压阀和恒流阀能够通过手动方式调节,而且还能够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实现电控调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采用电磁阻尼机构代替阻尼源(2),电磁阻尼机构包括并不限于发电机、磁阻电机、伺服电机。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爬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凳(21)、立柱支撑杆(22)、脚蹬插入孔(23)、脚蹬(24);其中,坐凳(21)安装在立柱上,能够前后调节,脚蹬(24)插在设于立柱支撑杆(22)上的脚蹬插入孔(23),能够通过变更脚蹬插入孔(23)改变脚蹬的上下位置;训练时患者坐在坐凳(21)上,通过上肢拉动把手上下运动实现训练康复的目的。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攀爬康复训练器,包括机架、阻尼源、控制屏和传动组件等。阻尼源安装在机架顶端,阻尼源具有动力输入轴,控制屏安装在机架上部前面,传动组件包括链轮、链条、链轮张紧机构,链条套在链轮上,链轮与动力输入轴上连接,链轮张紧机构安装在机架底端,滑动导向机构能够上下往复移动,把手和脚踏板分别设置在滑动导向机构上,链条的一端与阻力源相连,另一端通过链轮张紧机构实现张紧。该设备以双向液压马达作为阻尼源,较好地克服电磁阻尼源的系统惯性问题,阻尼源通过系统阀门的调节,实现负载的恒力、恒速和左右非对称状态,为使用者提供模拟等张、等速和非对称训练模式,为康复训练提供更多精准、安全的训练手段。技术研发人员:贾树利,夏平,刘东华,谭禹,张冰,郭子铭,郭永,左贵林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康慧健医疗设备(重庆)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