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呈升高、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多项研究表明,早期血管造影和血运重建术可降低难治性缺血、复发性心肌梗死、重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故而冠脉...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呈升高、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多项研究表明,早期血管造影和血运重建术可降低难治性缺血、复发性心肌梗死、重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故而冠脉介入手术已成为心内科医生为诊断或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诊疗技术之一。介入术后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与专科护理同时,心脏康复治疗也至关重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康复,能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慢性病及并发症风险,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提高肌肉组织中线粒体的功能,增加运动耐受能力,使心血管病患者获得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猝死风险,尽早恢复体力和回归社会。2、目前,心脏介入手术大概一周后根据个人心血管综合评估、遵循安全性原则后可以适当做一些上下肢锻炼,比如上臂屈伸运动、双臂上举运动和屈膝运动等,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加心肺功能,还可进行肩背部、四肢等肌肉柔韧性训练,不过刚开始力度不能过大,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以便能够达到最佳效果。现有的心内科介入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缺点:1.训炼动作单一,对于恢复至不同阶段的患者,并不能将上下肢锻炼结合起来,从而加大训练强度和难度,容易出现锻炼效果差的现象;2.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心脏病患者来说,长时间坐立训练可能会产生疲惫,若可躺着进行上下肢体训练,能缓解疲劳,使其身心放松,提高训练效果。3、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3、底座;4、座椅,其包括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板后侧的靠背以及分别设在所述座板底部四角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5、双臂上举训练机构,其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靠背两侧的训练柱以及上下滑动设在所述训练柱前侧的手握把;6、屈膝训练机构,其设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座椅的前侧,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弧面训练座以及分别滑动设在所述弧面训练座上表面两侧的脚踏板,两个所述脚踏板的前侧均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由所述弧面训练座内部穿入所述底座内,且自所述座椅两侧的所述底座上表面穿出并连接第一连接件,所述手握把的内端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自所述训练柱的下端穿出并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匹配且可拆卸连接;7、靠背旋转驱动机构,其包括固定在所述靠背后侧的支撑架、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架下端两侧的连杆、分别开设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的第一滑槽以及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块,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脚踏板的一侧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脚踏板连接,且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脚踏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滑块位置的固定组件。8、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9、进一步地,所述训练柱通过横杆与所述靠背的侧壁固定连接;10、所述训练柱的前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手握把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的前侧壁,所述第二拉绳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训练柱的下端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拉绳穿出的穿孔。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顶壁固定连接。12、进一步地,所述弧面训练座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三滑块,所述脚踏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13、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弧面训练座和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供所述第一拉绳穿出的异型穿孔,所述异型穿孔的拐角处均设有导向滑轮,所述第一拉绳绕在所述导向滑轮上。14、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包括与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的弧形座、固定在所述弧形座前侧的支撑板以及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转动连接的踏板,所述踏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块的前端还连接弧形弹簧,所述弧形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滑槽的前侧壁固定连接。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为相匹配的挂环和自锁挂扣。17、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前侧下端的延长杆、铰接在所述延长杆前侧上端的挠性推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后侧的弧形延长杆,所述弧形延长杆通过固定套筒与所述挠性推杆的前端可拆卸连接;18、所述固定套筒的后侧壁通过凸块与所述挠性推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筒的前端内壁通过螺纹与所述弧形延长杆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设在同一竖直平面上。1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弧形延长杆、挠性推杆和延长杆活动的空腔;20、所述弧形滑槽和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的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上还设有可开合的盖板。2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穿设在所述底座左右侧壁的固定螺栓,每一侧的所述固定螺栓为两个,且同侧的所述固定螺栓分别对应设在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块对应所述固定螺栓的侧壁均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匹配的螺纹孔。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23、1、本发明的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其通过设置底座、在底座上设置座椅,在靠背的两侧设置双臂上举训练机构、在座椅前侧设置屈膝训练机构,并通过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屈膝训练机构与双臂上举训练机构可拆卸连接起来,不仅可以使患者坐着进行上下肢单独训练,也可以同时联动进行上下肢训练,方便根据患者身体康复需要进行锻炼,调整训练强度;同时将靠背与座板转动连接,在靠背后面设置靠背旋转驱动机构,并通过联动机构将靠背旋转驱动机构内的第一滑块与屈膝训练机构上的脚踏板可拆卸连接,可以使患者选择不同的上下肢组合训练动作,包括双臂上举并屈膝的组合动作以及屈膝和上半身平卧并坐起的组合动作(类似于划船动作),有效解决训练动作单一的问题,对于恢复至不同阶段的患者,可以由单独的上下肢训练向上下肢同时训练进行过度,从而逐步加大训练强度和难度,提升患者康复锻炼的效果。24、2、本发明的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固定组件,可对第一滑块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靠背可以平置也可以直立,使患者在锻炼时可以选择躺着锻炼或坐着锻炼,这样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心脏病患者来说,躺着锻炼可以减轻长时间坐着锻炼造成的疲惫感,使患者锻炼时身心更放松,提高训练效果。

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