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涉及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在日常临床康复工作中,脊髓损伤、脑卒中、慢支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疾病、气管切开术后、长时间卧床存在心肺功能下降,尤其是脊柱手术的患者,手术的创伤造成患者咳嗽、咳痰无力,为了改善患者呼吸肌力量和耐力弱,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肺膨胀...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涉及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在日常临床康复工作中,脊髓损伤、脑卒中、慢支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疾病、气管切开术后、长时间卧床存在心肺功能下降,尤其是脊柱手术的患者,手术的创伤造成患者咳嗽、咳痰无力,为了改善患者呼吸肌力量和耐力弱,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肺膨胀,早日离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得进行吸气肌功能训练显的尤为重要。2、现有吸气训练装置包括三个腔室,每个腔室内放入一个小球,通过吸气控制小球逐个升起,达到训练吸气肌的目的,但是这种训练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小球重力固定,导致无法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下降程度和不同年龄患者去调节;三个腔室设置本身占用空间较大,同时吸气训练完成后由于三个小球通过自身重力下降复位,会把患者呼出的气体吸入三个腔室内,患者在进行下一次吸气训练时,把三个腔室内的空气重新吸入肺部,常时间训练会造成缺氧现象和加重心肺功能负担。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包括透明桶体、设于所述透明桶体内的抗阻组件、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下端的进气组件、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上端的吸气组件、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上端的语音组件;所述抗阻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透明桶体中心处且一端固定设于其底部的导向柱、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重力块、固定套设于所述重力块外侧的环形气囊、设于所述重力块上且用于所述环形气囊和重力块连通的第一通孔、由内到外等距间隔设于所述透明桶体底部的多个挡环、设于所述挡环上的斜面,多个所述挡环由内到外逐渐增高设置。3、具体的,所述抗阻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调节腔、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用于所述重力块和调节腔连通的第二通孔、转动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密封柱、设于所述密封柱上的开槽、转动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密封柱上的转杆、与所述转杆垂直且一端固定设于其上的拨杆、套设于所述转杆外侧且固定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上的限位板、可滑动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活塞、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活塞上的长杆、设于所述调节腔内壁上的内螺纹槽、与内螺纹槽配合且固定套设于所述长杆上的外螺纹块。4、具体的,所述抗阻组件还包括对称固定设于所述导向柱外壁上的两个直尺、可滑动套设于两个所述直尺和导向柱上的指示块、转动设于所述长杆上且两端固定设于所述指示块上的u形板。5、具体的,所述透明桶体包括底座、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环体、可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环体上的第二环体、可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环体上的第三环体、固定设于所述第三环体上的盖板、等距环形分布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底座和第一环体上的多个第一弹簧、等距环形分布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上的多个第二弹簧、等距环形分布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上的多个第三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底座和第一环体上的第一弹力橡胶环、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环体和第一环体上的第二弹力橡胶环、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上的第三弹力橡胶环、固定设于所述第三环体上的内螺纹块、一端转动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另一端与内螺纹块配合的螺杆。6、具体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分流腔和进气孔、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多个分流孔、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侧且固定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环形罩壳、固定设于所述环形罩壳上端处的锥形聚风环。7、具体的,所述吸气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盖板上的接头、固定设于所述第三环体和盖板上的导流环、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所述盖板上的多个吸气孔、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密封板、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密封板和接头上的第四弹簧、设于所述接头上的吸气管、固定设于所述吸气管内的圆盘、转动设于所述圆盘上的转盘、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所述圆盘上的多个第三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转盘上的多个第四通孔、固定套设于所述吸气管上的圆形刻度盘、设于所述吸气管上的让位孔、可滑动设于所述让位孔上且一端固定设于所述转盘上的指针、固定设于所述指针另一端上的把手、可移动套设于所述指针上且贴合所述吸气管外壁上的弧形密封条、套设于所述指针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弧形密封条和把手上的第五弹簧。8、具体的,所述语音组件包括贯穿可移动设于所述导流环和盖板上的长管、固定设于所述长管下端处的碰触开关、固定设于所述长管内的电源、固定设于所述长管上端处的语音播放器、一端可移动设于所述盖板上且另一端与所述长管外壁相抵触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两端固定设于所述盖板和第一推板上的第六弹簧、两端固定设于所述盖板和第二推板上的第七弹簧、与第一推板相对应且设于所述盖板上的螺丝;所述碰触开关和语音播放器与电源电线连接。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0、患者用吸气组件进行吸气,使透明桶体内的空气被吸走,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组件进入透明桶体内,使透明桶体内的空气从下端向上端流动,空气流动过程中带动重力块移动,使重力块从其下端向上移动,患者停止吸气时,重力块通过自身重力下降复位,便于下次吸气锻炼;通过导向柱设置使重力块移动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重力块移动时保证其到透明桶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一致,从而使重力块移动更稳定,使患者吸气锻炼更稳定,通过进气组件上设置能够使外部空气进入透明桶体内的空气均匀的作用在重力块上,再次提高重力块的稳定移动,进入透明桶体的空气带动重力块移动,多出的空气从重力块和透明桶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上移,使重力块能够稳定的移动,同时避免患者吸气时阻断,即使患者吸气锻炼时保证吸气还能带动重力块移动,起到很好的吸气锻炼效果,通过多个挡环和其上的斜面设置,能够使进入透明桶体内的外部空气先作用在其上,带动重力块稳定的移动,起到很好的均气作用,通过向重力块内注入空气或抽气,使重力块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环形气囊内或环形气囊内的空气进入重力块内,使环形气囊形变,改变环形气囊到透明桶体内壁之间的距离,改变患者吸气锻炼的阻力大小,可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下降程度和不同年龄去调节;采用一个透明桶体设置本身占用空间小,通过吸气组件设置实现空气单向流动,即患者只能对吸气组件进行吸气,患者呼出的气体不会进入透明桶体,这时就需要患者嘴从吸气组件上移开,再进行呼气,避免自己呼出的气体再次吸入肺部,常时间训练也不会造成缺氧现象和加重心肺功能负担。技术特征:1.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桶体(1)、设于所述透明桶体内的抗阻组件(2)、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下端的进气组件(3)、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上端的吸气组件(4)、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上端的语音组件(5);所述抗阻组件(2)包括位于所述透明桶体中心处且一端固定设于其底部的导向柱(21)、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重力块(22)、固定套设于所述重力块外侧的环形气囊(23)、设于所述重力块上且用于所述环形气囊和重力块连通的第一通孔(24)、由内到外等距间隔设于所述透明桶体底部的多个挡环(25)、设于所述挡环上的斜面(26),多个所述挡环由内到外逐渐增高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阻组件(2)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柱(21)上的调节腔(27)、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用于所述重力块和调节腔连通的第二通孔(28)、转动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密封柱(29)、设于所述密封柱上的开槽(210)、转动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密封柱上的转杆(220)、与所述转杆垂直且一端固定设于其上的拨杆(230)、套设于所述转杆外侧且固定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上的限位板(240)、可滑动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活塞(250)、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活塞上的长杆(260)、设于所述调节腔内壁上的内螺纹槽(270)、与内螺纹槽配合且固定套设于所述长杆上的外螺纹块(2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阻组件(2)还包括对称固定设于所述导向柱外壁上的两个直尺(290)、可滑动套设于两个所述直尺和导向柱上的指示块(2100)、转动设于所述长杆上且两端固定设于所述指示块上的u形板(22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桶体(1)包括底座(11)、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环体(12)、可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环体上的第二环体(13)、可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环体上的第三环体(14)、固定设于所述第三环体上的盖板(15)、等距环形分布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底座和第一环体上的多个第一弹簧(16)、等距环形分布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上的多个第二弹簧(17)、等距环形分布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上的多个第三弹簧(18)、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底座和第一环体上的第一弹力橡胶环(19)、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环体和第一环体上的第二弹力橡胶环(110)、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上的第三弹力橡胶环(120)、固定设于所述第三环体上的内螺纹块(130)、一端转动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另一端与内螺纹块配合的螺杆(1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分流腔(31)和进气孔(32)、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多个分流孔(33)、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侧且固定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环形罩壳(34)、固定设于所述环形罩壳上端处的锥形聚风环(35)。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组件(4)包括固定设于盖板上的接头(41)、固定设于所述第三环体和盖板上的导流环(42)、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所述盖板上的多个吸气孔(43)、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密封板(44)、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密封板和接头上的第四弹簧(45)、设于所述接头上的吸气管(46)、固定设于所述吸气管内的圆盘(47)、转动设于所述圆盘上的转盘(48)、等距环形分布设于所述圆盘上的多个第三通孔(49)、与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转盘上的多个第四通孔(410)、固定套设于所述吸气管上的圆形刻度盘(420)、设于所述吸气管上的让位孔(430)、可滑动设于所述让位孔上且一端固定设于所述转盘上的指针(440)、固定设于所述指针另一端上的把手(450)、可移动套设于所述指针上且贴合所述吸气管外壁上的弧形密封条(460)、套设于所述指针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弧形密封条和把手上的第五弹簧(47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组件(5)包括贯穿可移动设于所述导流环和盖板上的长管(51)、固定设于所述长管下端处的碰触开关(52)、固定设于所述长管内的电源(53)、固定设于所述长管上端处的语音播放器(54)、一端可移动设于所述盖板上且另一端与所述长管外壁相抵触的第一推板(55)和第二推板(56)、两端固定设于所述盖板和第一推板上的第六弹簧(57)、两端固定设于所述盖板和第二推板上的第七弹簧(58)、与第一推板相对应且设于所述盖板上的螺丝(59);所述碰触开关和语音播放器与电源电线连接。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气肌抗阻训练装置,包括透明桶体、设于所述透明桶体内的抗阻组件、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下端的进气组件、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上端的吸气组件、设于所述透明桶体上端的语音组件;所述抗阻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透明桶体中心处且一端固定设于其底部的导向柱、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重力块、固定套设于所述重力块外侧的环形气囊、设于所述重力块上且用于所述环形气囊和重力块连通的第一通孔、由内到外等距间隔设于所述透明桶体底部的多个挡环、设于所述挡环上的斜面,多个所述挡环由内到外逐渐增高设置。技术研发人员:郑彩霞,俞亚芬,徐利萍,刘赢芳,余晓芬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市人民医院(衢州中心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3
- 上一篇:一种动态反应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玩具用滑翔机外壳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