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专利涉及哑铃转换装置的,具体而言,涉及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哑铃、壶铃是一种用于举重和健身训练的健身器材,可增强使用者的肌肉力量,可以做各种推、举、提、抛和蹲跳等练习,并且可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来适应更多受众使用。、目前,哑铃按照结构可分为掐腰式哑铃和壶式哑铃,掐腰式哑铃的整体造成呈...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专利涉及哑铃转换装置的,具体而言,涉及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背景技术:1、哑铃、壶铃是一种用于举重和健身训练的健身器材,可增强使用者的肌肉力量,可以做各种推、举、提、抛和蹲跳等练习,并且可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来适应更多受众使用。2、目前,哑铃按照结构可分为掐腰式哑铃和壶式哑铃,掐腰式哑铃的整体造成呈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中间为可供抓握的杆体,适合用于锻炼手臂力量;壶式哑铃的整体造型呈水壶造型,上端为可供抓握的杆体,适合用于锻炼肩部、腹部和背部力量。3、为了满足多种训练需求,采用配件实现掐腰式哑铃和壶式哑铃之间的转换;例如,公开了一种健身器材的转换头,包括第一箍板,第一箍板上设置有手柄,第一箍板上还铰接有第二箍板,第一箍板折叠在第二箍板上,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夹持孔,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上可拆卸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将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固定设置在一起,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夹持孔,手柄上形成有连杆,连杆插设在第二夹持孔内,连杆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之间。4、现有技术中,转换装置通过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装配哑铃,易造成装配不紧且容易晃动,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哑铃转换装置装配不紧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外套件、内套件以及紧固件,所述外套件包括两个外把套,两个所述外把套的一端呈铰接布置,所述紧固件用于紧固所述两个所述外把套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外把套呈扣合形成外把腔;所述内套件处于所述外把腔,所述内套件受驱动力与所述外套件锁固哑铃,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内套件呈对应布置。3、进一步的,所述内套件包括第一内把套和第二内把套,所述第一内把套的内端和其一所述外把套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二内把套的内端和另一所述外把套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一内把套的外端和所述第二内把套的外端用于扣合呈锁固状态,所述第一内把套和所述第二内把套用于锁固哑铃;或者,所述内套件包括内固套,所述内固套与其一所述外把套呈铰接布置,所述内固套与另一所述外把套用于锁固哑铃。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把套与其一所述外把套呈对应布置,所述第二内把套与另一所述外把套呈对应布置;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两个顶杆,两个所述顶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把套和所述第二内把套呈连接布置,其一所述顶杆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内把套沿朝向所述第二内把套的方向呈摆动布置,另一所述顶杆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内把套沿朝向所述第一内把套的方向呈摆动布置;所述顶杆呈单一施加驱动力或同步施加驱动力布置。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把套与其一所述外把套呈组装布置,所述第一内把套与另一所述外把套呈对应布置;所述调节器包括顶杆,所述第一内把套与所述顶杆呈连接布置,所述顶杆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内把套沿朝向所述第二内把套的方向呈摆动布置;6、或者,所述第一内把套与其一所述外把套呈组装布置,所述第二内把套与另一所述外把套呈对应布置;所述调节器包括顶杆,所述第二内把套与所述顶杆呈连接布置,所述顶杆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内把套沿朝向所述第一内把套的方向呈摆动布置。7、进一步的,所述外把套具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腔呈长条状布置,且所述导向腔沿背离所述外把腔的方向呈延伸布置,所述顶杆呈长条状布置,所述顶杆贯穿所述导向腔,且所述顶杆的外端形成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延伸至所述导向腔的外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收外部推动力。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把套沿背离所述第二内把套的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且所述第一内把套的中部形成第一把接部,所述顶杆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把接部呈对接布置;所述第二内把套沿背离所述第一内把套的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且所述第二内把套的中部形成第二把接部,所述顶杆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把接部呈对接布置。9、进一步的,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防滑垫,所述第一内把套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内把套的第一内把面,所述第二内把套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内把套的第二内把面;所述第一内把面和所述第二内把面分别设有所述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呈弹性布置,且所述防滑垫用于抵压夹固哑铃。10、进一步的,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转换轴,所述转换轴的内端嵌设所述外把腔;所述外把套的另一端形成外把头,两个所述外把头扣合形成紧固头,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头呈螺纹连接布置。11、进一步的,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提手件,所述提手件与所述转换轴的外端呈组装布置,且所述提手件用于供用户手提训练;所述提手件包括提手轴,所述提手轴贯穿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转换轴的外端呈组装布置。12、进一步的,包括两个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和杠轴,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转换轴,所述内套件与所述转换轴呈铰接布置,所述转换轴的内端嵌设所述外把腔,所述杠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转换轴的外端呈组装布置。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需要转换使用时,将内套件和外套件分别套设哑铃,完成哑铃的基本固定,然后,再通过紧固件将外把套呈紧固状态,然后,可以通过紧固件直接接触到内套件,实现对内套件的驱动,完成对哑铃的锁固;这样,采用双铰接装配方式,有效增强对哑铃的装配稳固性,同时,实现针对不同直径的哑铃握把进行适应固定,适配性更强且不易出现晃动,保障使用安全性。技术特征:1.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件、内套件以及紧固件,所述外套件包括两个外把套,两个所述外把套的一端呈铰接布置,所述紧固件用于紧固所述两个所述外把套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外把套呈扣合形成外把腔;所述内套件处于所述外把腔,所述内套件受驱动力与所述外套件锁固哑铃,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内套件呈对应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件包括第一内把套和第二内把套,所述第一内把套的内端和其一所述外把套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二内把套的内端和另一所述外把套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一内把套的外端和所述第二内把套的外端用于扣合呈锁固状态,所述第一内把套和所述第二内把套用于锁固哑铃;或者,所述内套件包括内固套,所述内固套与其一所述外把套呈铰接布置,所述内固套与另一所述外把套用于锁固哑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把套与其一所述外把套呈对应布置,所述第二内把套与另一所述外把套呈对应布置;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两个顶杆,两个所述顶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把套和所述第二内把套呈连接布置,其一所述顶杆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内把套沿朝向所述第二内把套的方向呈摆动布置,另一所述顶杆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内把套沿朝向所述第一内把套的方向呈摆动布置;所述顶杆呈单一施加驱动力或同步施加驱动力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把套与其一所述外把套呈组装布置,所述第一内把套与另一所述外把套呈对应布置;所述调节器包括顶杆,所述第一内把套与所述顶杆呈连接布置,所述顶杆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内把套沿朝向所述第二内把套的方向呈摆动布置;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套具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腔呈长条状布置,且所述导向腔沿背离所述外把腔的方向呈延伸布置,所述顶杆呈长条状布置,所述顶杆贯穿所述导向腔,且所述顶杆的外端形成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延伸至所述导向腔的外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收外部推动力。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把套沿背离所述第二内把套的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且所述第一内把套的中部形成第一把接部,所述顶杆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把接部呈对接布置;所述第二内把套沿背离所述第一内把套的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且所述第二内把套的中部形成第二把接部,所述顶杆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把接部呈对接布置。7.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防滑垫,所述第一内把套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内把套的第一内把面,所述第二内把套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内把套的第二内把面;所述第一内把面和所述第二内把面分别设有所述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呈弹性布置,且所述防滑垫用于抵压夹固哑铃。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转换轴,所述转换轴的内端嵌设所述外把腔;所述外把套的另一端形成外把头,两个所述外把头扣合形成紧固头,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头呈螺纹连接布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提手件,所述提手件与所述转换轴的外端呈组装布置,且所述提手件用于供用户手提训练;所述提手件包括提手轴,所述提手轴贯穿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转换轴的外端呈组装布置。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和杠轴,所述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转换轴,所述内套件与所述转换轴呈铰接布置,所述转换轴的内端嵌设所述外把腔,所述杠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转换轴的外端呈组装布置。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哑铃转换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双铰接式哑铃转换装置,包括外套件、内套件及紧固件,外套件包括两个外把套,两个外把套的一端呈铰接布置,紧固件用于紧固两个外把套的另一端,两个外把套呈扣合形成外把腔;内套件处于外把腔,内套件受驱动力与外套件锁固哑铃,紧固件与内套件呈对应布置。转换使用时,将内套件和外套件分别套设哑铃,完成哑铃基本固定,然后,再通过紧固件将外把套呈紧固状态,然后,可以通过紧固件直接接触到内套件,实现对内套件的驱动,完成对哑铃的锁固;这样,采用双铰接装配方式,有效增强对哑铃的装配稳固性,同时,实现针对不同直径的哑铃握把进行适应固定,适配性更强且不易出现晃动,保障使用安全性。技术研发人员:仲崇祥,李民福,王洪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幻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3技术公布日:2024/8/13
- 上一篇:竞技游戏玩具机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收纳体育用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