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过伸伴髋后突型偏瘫步态训练装置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膝过伸伴髋后突型偏瘫步态训练装置。、膝过伸伴髋后突型的表现特点为患侧腿支撑相时膝关节向后过伸,髋关节后突;现有技术针对膝过伸伴髋后突型的训练方法是有两种;一种是患者在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训练;这种方法耗费人力,效果并不是很好;患者患侧被动接受训练,并不能得到充...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膝过伸伴髋后突型偏瘫步态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膝过伸伴髋后突型的表现特点为患侧腿支撑相时膝关节向后过伸,髋关节后突;现有技术针对膝过伸伴髋后突型的训练方法是有两种;一种是患者在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训练;这种方法耗费人力,效果并不是很好;患者患侧被动接受训练,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另一种是患者自主训练,即倚墙下蹲训练;倚墙下蹲训练过程是使患者身体斜靠在墙上,双脚分开同肩宽,离墙一大步。上身顺着墙体上下滑动,来锻炼患者对膝关节及髋关节的控制。倚墙下蹲训练的动作对偏瘫患者来说比较困难,也没有相关的训练装置辅助指导,无法保证患者自主训练时动作规范和安全;因此,亟需一种膝过伸伴髋后突型偏瘫步态训练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膝过伸伴髋后突型偏瘫步态训练装置,能够对偏瘫患者倚墙下蹲的训练动作进行模拟,且有效的保证了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患者能够采用站立的姿势进行左右脚行走步态的模拟训练,功能更加的多样化。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直角安装板和扶手,直角安装板的水平端顶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扶手;3、它还包含:4、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直角安装板的垂直端侧壁内部以及水平端内部;5、倚靠板,所述的倚靠板固定设置在直角安装板的垂直端内的调节机构上;6、握持杆,所述的握持杆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倚靠板左侧壁的前后两侧;7、胸部固定带,所述的胸部固定带固定设置在握持杆下侧的倚靠板左侧壁上;8、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固定设置在胸部固定带后侧的倚靠板左侧壁上,且胸部固定带的端部穿设固定在固定环上;9、移动板,所述的移动板固定设置在位于直角安装板的水平端内部调节机构上;10、步态调整机构,所述的步态调整机构设置在移动板的顶面上;11、疲劳休息机构,所述的疲劳休息机构设置在直角安装板的垂直端侧壁上。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医护人员将患者搀扶着站立在直角安装板的水平端面上,将患者的背部靠在倚靠板上,通过调节机构对倚靠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胸部固定带位于患者的胸部后侧,然后将胸部固定带绕过患者的腋窝下侧以及胸前,固定在固定环上;患者的双手握住握持杆,将双脚放置在步态调整机构上,进行锻炼即可;当患者锻炼疲劳时候,通过疲劳休息机构进行修整。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节机构包含:14、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活动嵌设在直角安装板内部开设的调节槽的内部,且倚靠板固定设置在直角安装板直角端内部的调节块上,移动板固定设置在直角安装板水平端内部的调节块上;15、丝杆,所述的丝杆设置在调节槽的内部,且丝杆通过螺纹旋转穿设在调节块的中部,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调节槽的侧壁旋转连接;16、一号电机,所述的一号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直角安装板的端面上,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对应位置上的一号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打开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通过螺纹与调节块连接,丝杆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槽内进行移动,进而对倚靠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对移动板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疲劳休息机构包含:19、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轴承旋转设置在直角安装板的垂直端内侧壁上开设的搁置槽内;20、座板,所述的座板设置在搁置槽内,且座板的上端固定套设在转动轴上;21、扭簧,所述的扭簧为数个,且均套设在转动轴上,扭簧的一侧与座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搁置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22、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设置在搁置槽的内部,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座板的右侧壁上相铰接,另一端与搁置槽的内侧壁相铰接设置,且电动推杆为倾斜状设置,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连接。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打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长,推动座板绕着转动轴转动,扭簧的扭力为座板的移动方向提供初始牵引力,疲惫的患者坐在座板上进行休息,便于体力的恢复。2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态调整机构包含:25、滑轨副,所述的滑轨副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移动板上侧面的前后两侧;26、踏板,所述的踏板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前后两侧的滑轨副内的滑块顶面上;27、限位套,所述的限位套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踏板顶面的左侧;28、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为两个,且分别滑动嵌设在踏板顶面上开设的导向槽内;29、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垂直固定设置在滑动板顶面的右侧,限位板上固定设置有绑带;30、拉簧,所述的拉簧固定设置在导向槽内,拉簧的一端与导向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31、拨动槽板,所述的拨动槽板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踏板侧壁上;32、齿轮,所述的齿轮为两个,且分别啮合设置在拨动槽板的下侧,齿轮的顶面上均对称固定设置有拨动杆,拨动杆活动插设在拨动槽板的内部;其中一个齿轮的中部与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号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移动板的顶面上,另一个齿轮的中部通过转轴和轴承旋转设置在移动板的顶面上;所述的二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患者的脚部放置在踏板的顶面上,脚尖部插设在限位套的内部,通过拉簧的反向拉伸力将限位板紧紧抵设在患者的脚后跟处,然后通过绑带将患者的脚踝部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患者进行下蹲练习时候,二号电动机不工作,通过调节机构带动两个踏板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当患者直立在踏板上,手扶着的扶手时,打开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带动前后两侧的齿轮进行同步反向运动,拨动杆带动拨动槽板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且前后两侧的踏板的运动方向相反,进而对患者的髋关节部位进行往复式锻炼。3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踏板以及滑动板的顶面上均固定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为橡胶材质。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防滑纹增加了患者脚底部与踏板以及滑动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脚部滑脱,保证了锻炼的安全性。3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向槽的右侧壁上通过螺纹旋转穿设有螺纹杆,螺杆的左端抵设在滑动板的右侧壁上。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通过螺纹杆的设置对滑动板在导向槽内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了滑动板的稳定性。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39、1、通过倚靠板以及步态调整机构的设置,能够对偏瘫患者倚墙下蹲的训练动作进行模拟,且通过胸部固定带以及握持杆等有效的保证了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40、2、两个踏板采用交替式反向运行,患者能够采用站立的姿势进行左右脚行走步态的模拟训练,功能更加的多样化;41、3、疲劳休息机构在患者的训练疲惫时提供休憩的功能,更加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便于体力的恢复。
- 上一篇:一种安全辅助类卧推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肺部康复呼吸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