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部肌肉群体的统称。盆腔内器官如: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盆底肌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盆底肌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盆底肌相连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背景技术:1、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部肌肉群体的统称。盆腔内器官如: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盆底肌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盆底肌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盆底肌相连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子宫脱垂、脱肛等。2、为改善或解决上述生理疾病,阴道哑铃由此而生,具有抗阻训练功能,对盆底肌具有一定的训练和修复功能。阴道哑铃置于阴道内,并且具有一定的重量,属于体内负重训练。同时,其对盆底肌也是一种被动的发力训练。阴道哑铃的具体结构形式为:阴道哑铃置于阴道内,阴道哑铃留在体外的物品是很细的一根绳状物,该绳状物会穿过阴道口置于体外。相对于阴道口来说,绳状物较细,很难让人感觉到该绳状物在阴道内的存在。3、现有公开技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 210963797 u,公开了一种阴道和盆底肌康复训练工具,包括:一个具有置入端和伸出端的纵向延伸构件,其置入端置于阴道体内,伸出端伸出阴道体外;其中,置入端与伸出端之间固接有连接杆;伸出端的底部悬吊有负重构件。该训练工具应用在锻炼中,可以把训练者的阴道本体感知能力调动起来,不管在哪一个阶段的练习都不会伤害到阴道壁,可以有效的锻炼到阴道壁四周肌肉的自主能力:夹力、吸力、握力等,从而达到360度缩阴的效果,且能够锻炼并提高盆底肌的弹力和承托力等,上述公开方案尽管能够实现对盆底肌的康复训练,但同时引入至少两点新的技术问题:4、一、负重载体上的挂钩与纵向延伸构件的挂扣之间为活动连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负重训练时,负重载体势必会发生晃动撞击,导致私密部位因部件碰撞而产生异响,患者隐私无法得到保证;5、二、挂钩上固定连接有防脱锁扣,防脱锁扣为倒u形,其开口端两侧具有针脚,针脚错位并固定在挂钩本体上,产生一定的扭力,具有弹性势能,一旦发生断裂会伤害到患者身体部位,并且,挂钩也没进行尖锐部处理,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采用该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后,避免了以往因活动连接而导致晃动撞击的问题,私密部位不会因部件碰撞而产生异响,患者隐私得到保证,不易从阴道体上脱离,避免了传统技术防脱锁扣因针脚具有弹性势能,发生断裂伤害到患者身体部位的风险,此外,凸台、圆形凹槽、环扣及若干负重件,均不具有尖锐部,尤其是对负重件进行了包覆橡胶层的处理,患者安全得到保证,产品体验感得到提升。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包括置入部、伸出部和负重部,所述置入部与所述伸出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置入杆,所述伸出部和所述负重部之间螺纹连接;4、所述置入部与所述置入杆能够插入阴道体内,所述负重部置于阴道体外,所述伸出部靠近所述置入杆一端为凸台,所述凸台能够置于阴道体内,所述伸出部远离所述置入杆的一端周向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阴道体相适配抵接;5、所述伸出部沿所述置入杆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负重部包括带有螺柱的环扣及若干负重件,所述若干负重件均包覆橡胶层,所述螺柱能够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若干负重件套于所述螺柱上;6、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一方面,本技术负重部上的负重件均包覆橡胶层并套于环扣的螺柱上,同时环扣的螺柱与伸出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避免了以往因活动连接而导致晃动撞击的问题,私密部位不会因部件碰撞而产生异响,患者隐私得到保证;7、另一方面,本技术的置入部与置入杆插入阴道体内,负重部置于阴道体外,伸出部靠近置入杆一端为凸台,凸台能够置于阴道体内,伸出部远离置入杆的一端周向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与阴道体相适配抵接,通过凸台、圆形凹槽的结构设计,使得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不易从阴道体上脱离或甩开;8、此外,凸台、圆形凹槽、环扣及若干负重件,均不具有尖锐部,尤其是对负重件进行了包覆橡胶层的处理,避免了传统技术防脱锁扣因针脚具有弹性势能,发生断裂伤害到患者身体部位的风险,患者安全得到保证,产品体验感更佳。9、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10、可选地,上述的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其中,所述置入部为椭球状;11、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对置入部的椭球状设计,一方面能够便于将置入部插入患者阴道体内,另一方面,更进一步防止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在训练过程中从阴道体上脱落。12、可选地,上述的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其中,所述螺柱的长度至少大于5个负重件的厚度之和,所述螺纹孔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伸出部的长度且大于所述螺柱的长度;13、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对环扣上螺柱的长度及伸出部上螺纹孔的长度设计,使得螺柱在套设一定数量的负重件后还能够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并且螺纹孔留有余地,使得螺柱与螺纹孔之间的螺纹连接比较紧密,这就使得套设的若干负重件彼此间更加紧密贴合,更进一步防止负重件之间的晃动和碰撞。14、可选地,上述的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其中,所述置入部、所述置入杆、所述伸出部的凸台及所述伸出部的圆形凹槽的表面皆设置有一润滑层;15、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铺设润滑层,使得置入部、置入杆、伸出部的凸台及伸出部的圆形凹槽与阴道体之间的接触更加润滑和缓和,提高体验感。16、可选地,上述的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其中,每一所述负重件的重量为2g;17、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能够对负重部的重量进行精准微调,适应患者负重训练的不同程度和需求。18、可选地,上述的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其中,所述置入部、所述伸出部及所述置入杆由低密度聚乙烯材质制成;19、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采用低密度聚乙烯材质,其优点在于强度高,硬度好,不易缩水,吸湿性好,质地轻薄,耐磨性佳。20、可选地,上述的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其中,所述置入杆上设置有易折断的脆弱部;21、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能够使得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在使用完毕后,通过外力将其进行折断销毁,避免用于重复使用。22、可选地,上述的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其中,所述脆弱部为所述置入杆在周向上设置的弧形切槽;23、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置入杆周向上的弧形切槽设计,一方面,能够使得置入杆在深入阴道体内不会折断,同时避免对阴道体刮伤,另一方面,便于在使用完成后手动折断,正常使用和折断销毁两不误。24、可选地,上述的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其中,所述负重件的中心孔径小于所述环扣的外直径;25、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能够实现将负重件套设在螺柱后,当螺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充分限位后,负重件能够与环扣、伸出部相抵接,防止负重件从环扣处脱落掉出来。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27、一方面,本技术负重部上的负重件均包覆橡胶层并套于环扣的螺柱上,同时环扣的螺柱与伸出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避免了以往因活动连接而导致晃动撞击的问题,私密部位不会因部件碰撞而产生异响,患者隐私得到保证;28、另一方面,本技术的置入部与置入杆插入阴道体内,负重部置于阴道体外,伸出部靠近置入杆一端为凸台,凸台能够置于阴道体内,伸出部远离置入杆的一端周向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与阴道体相适配抵接,通过凸台、圆形凹槽的结构设计,使得盆底肌负重训练组件不易从阴道体上脱离或甩开;29、此外,凸台、圆形凹槽、环扣及若干负重件,均不具有尖锐部,尤其是对负重件进行了包覆橡胶层的处理,避免了传统技术防脱锁扣因针脚具有弹性势能,发生断裂伤害到患者身体部位的风险,患者安全得到保证,产品体验感更佳。3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