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障碍恢复训练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相对于坐、卧、立来说,行走障碍的问题对于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行走障碍的患者来说更为突出。如果患者的行走障碍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缓解和恢复治疗,会对日常生活和患者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困扰。、现有的步态辅助仪通过声光伴...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障碍恢复训练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背景技术:1、相对于坐、卧、立来说,行走障碍的问题对于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行走障碍的患者来说更为突出。如果患者的行走障碍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缓解和恢复治疗,会对日常生活和患者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困扰。2、现有的步态辅助仪通过声光伴随、利用ai技术,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操作起来相对较为复杂,并且价格昂贵、体积较大,一般用于医院等专业场所,并不适合家庭的使用与普及。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家庭使用的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包括基座、扶手、左踏垫和右踏垫,所述左踏垫与所述右踏垫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扣相连;所述左踏垫由若干个第一条形垫前后排列相连而成,所述右踏垫由若干个第二条形垫前后排列相连而成,所述第一条形垫和第二条形垫的内部分别设有气垫层,所述第一条形垫的外侧侧面和第二条形垫的外侧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气垫层内部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内设有汽笛;所述第一条形垫的顶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条形垫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按摩凸起;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基座的中部或两侧,所述左踏垫和右踏垫置于所述基座上方。3、所述扶手的数量为1个或2个,所述扶手包括2根立杆和一根横杆,所述基座的中间或两侧边缘上设有立杆连接孔,所述立杆的底部通过螺纹与所述立杆连接孔可拆卸相连;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调节环,所述固定调节环上设有第一调节螺孔,所述立杆的中上部设有竖向排列的若干个与所述第一调节螺孔对应的第二调节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螺孔通过调节螺栓与1个所述第二调节螺孔相连。4、所述基座的顶面呈矩形,所述基座的四个角上设有连接耳,所述立杆连接孔位于所述连接耳上。5、所述基座由左面板和右面板组成,所述左面板与右面板之间通过铰链相连形成可折叠连接。6、所述左踏垫、右踏垫的长度分别为1.5-2.5m,宽度分别为0.6~0.8m,厚度分别为0.01~0.02m;所述第一条形垫与第二条形垫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条形垫的数量为4~8个。7、所述按摩凸起的顶面四周呈圆钝型。8、所述左踏垫和右踏垫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布套。9、所述扶手的数量为2个时,2个扶手的一侧之间设有加固横杆,所述加固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立杆上,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调节螺孔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第二调节螺孔相连固定。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左踏垫由若干个第一条形垫前后排列相连而成,所述右踏垫由若干个第二条形垫前后排列相连而成,每个所述第一条形垫和第二条形垫的内部或顶部分别设有独立的气垫层,使得人体步行在左踏垫或右踏垫上时,得到足够的支撑,每个气垫层的侧面都连有汽笛,在足部踏上左踏垫或右踏垫上时通过汽笛发出声响,既能够起到提示踩踏位置的作用,又能够在训练时增加人体的愉悦感,防止训练枯燥引起的不适。通过所述右踏垫的第二条形垫的顶面的按摩凸起,对训练者足底穴位进行刺激和按摩,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复。所述左踏垫第一条形垫的顶面为平面,在所述右踏垫上行走训练之后,再更换至左踏垫上行走,在行走中足底得到休息。通过所述基座增加稳定性,同时给扶手提供着力支撑,通过扶手防止患者跌倒,使用更加安全。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扶手、左踏垫和右踏垫,所述左踏垫与所述右踏垫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扣相连;所述左踏垫由若干个第一条形垫前后排列相连而成,所述右踏垫由若干个第二条形垫前后排列相连而成,所述第一条形垫和第二条形垫的内部分别设有气垫层,所述第一条形垫的外侧侧面和第二条形垫的外侧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气垫层内部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内设有汽笛;所述第一条形垫的顶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条形垫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按摩凸起;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基座的中部或两侧,所述左踏垫和右踏垫置于所述基座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数量为1个或2个,所述扶手包括2根立杆和一根横杆,所述基座的中间或两侧边缘上设有立杆连接孔,所述立杆的底部通过螺纹与所述立杆连接孔可拆卸相连;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调节环,所述固定调节环上设有第一调节螺孔,所述立杆的中上部设有竖向排列的若干个与所述第一调节螺孔对应的第二调节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螺孔通过调节螺栓与1个所述第二调节螺孔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面呈矩形,所述基座的四个角上设有连接耳,所述立杆连接孔位于所述连接耳上。4.根据权利要求 1 或2或3所述的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由左面板和右面板组成,所述左面板与右面板之间通过铰链相连形成可折叠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踏垫、右踏垫的长度分别为1.5-2.5m,宽度分别为0.6~0.8m,厚度分别为0.01~0.02m;所述第一条形垫与第二条形垫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条形垫的数量为4~8个。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凸起的顶面四周呈圆钝型。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踏垫和右踏垫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布套。8.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数量为2个时,2个扶手的一侧之间设有加固横杆,所述加固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接在所述立杆上,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调节螺孔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第二调节螺孔相连固定。技术总结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它包括基座、扶手、左踏垫和右踏垫,所述左踏垫与所述右踏垫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扣相连;所述左踏垫由若干个第一条形垫前后排列相连而成,所述右踏垫由若干个第二条形垫前后排列相连而成,所述第一条形垫和第二条形垫的内部分别设有气垫层,所述第一条形垫的外侧侧面和第二条形垫的外侧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气垫层内部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内设有汽笛;所述第一条形垫的顶面为平面,所述第二条形垫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按摩凸起;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基座的中部或两侧,所述左踏垫和右踏垫置于所述基座上方。技术研发人员:安荷娣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122技术公布日:2024/7/29

用于行走障碍恢复训练的步道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