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一种头带,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运动头带由于透气性好、具备吸汗能力,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固定头发,还能防止放置额头前的头发运动时流汗流入眼睛,因此受到大众的喜爱。、目前的运动头带佩戴在沿额头的一圈,而运动头带会与后脑紧紧贴合,从而会产生大量的汗水,将该处的头发打湿,影...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一种头带,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背景技术:1、运动头带由于透气性好、具备吸汗能力,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固定头发,还能防止放置额头前的头发运动时流汗流入眼睛,因此受到大众的喜爱。2、目前的运动头带佩戴在沿额头的一圈,而运动头带会与后脑紧紧贴合,从而会产生大量的汗水,将该处的头发打湿,影响运动者的使用体验。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排风的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头带本体、驱动器、排风室、椭圆轮、活塞板及伸缩杆,排风室设置于头带本体并与后脑相对,驱动器设置于头带本体并驱动椭圆轮转动,椭圆轮设置于排风室内,活塞板分别设置于椭圆轮的两侧并将排风室分为气腔与轮腔,伸缩杆设置于活塞板之间并构成活塞板与椭圆轮的相抵,椭圆轮与伸缩杆位于轮腔内,气腔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气口,驱动器可为微型电机。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使用时,驱动器驱动椭圆轮转动,与活塞板接触的椭圆轮远心端转变为近心端的过程中,活塞板在伸缩杆的作用下,向椭圆轮所在位置靠近,使得气腔空间增大,从而从外界吸入空气,随着椭圆轮的继续转动,与活塞板接触的椭圆轮近心端转变为远心端的过程中,活塞板被椭圆轮推动,推动将伸缩杆拉伸,并向远离椭圆轮所在位置移动,使得气腔空间减小,将部分空气排出气腔,重复上述动作,达到对后脑吹风的效果,从而带走部分热量,减少出汗量,排风室外部可用软性材料制作,增加运动者的舒适度。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活塞板包括左活塞板与右活塞板,伸缩杆包括外杆与内杆,外杆设置有供内杆移动的滑移槽,内杆具有位于滑移槽的滑移部,内杆与外杆之间设置有收缩弹簧并构成内杆与外杆的相互靠近,外杆相对内杆的另一侧固定于左活塞板,内杆相对外杆的另一侧固定于右活塞板。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与活塞板接触的椭圆轮远心端转变为近心端的过程中,椭圆轮有脱离活塞板的趋势,而在收缩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椭圆轮一直与活塞板相抵。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移部上设置有限位块,滑移槽内设置有位于限位块相对移动轨迹上的阻挡块,限位块与阻挡块构成内杆与外杆的不脱离。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头带本体包括前带部与后带部,排风室设置于后带部,前带部两端设置有前带块,前带块上设置有固定槽,后带部两端设置有后带块,后带块上设置有沿固定槽滑移的滑移块,前带块与后带块构成前带部与后带部的连接。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动完后会在产生大量的汗水,故可将前带部与后带部拆下,分开清洗。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后带部设置有滑移轨道,滑移轨道上滑移设置有联阻块,联阻块具有位于滑移块移动轨迹上的联阻部并构成前带块与后带块的固定。技术特征:1.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包括头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2)、排风室(3)、椭圆轮(4)、活塞板(5)及伸缩杆(6),排风室(3)设置于头带本体(1)并与后脑相对,驱动器(2)设置于头带本体(1)并驱动椭圆轮(4)转动,椭圆轮(4)设置于排风室(3)内,活塞板(5)分别设置于椭圆轮(4)的两侧并将排风室(3)分为气腔(31)与轮腔(32),伸缩杆(6)设置于活塞板(5)之间并构成活塞板(5)与椭圆轮(4)的相抵,椭圆轮(4)与伸缩杆(6)位于轮腔(32)内,气腔(31)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气口(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板(5)包括左活塞板(51)与右活塞板(52),伸缩杆(6)包括外杆(61)与内杆(62),外杆(61)设置有供内杆(62)移动的滑移槽(63),内杆(62)具有位于滑移槽(63)的滑移部(64),内杆(62)与外杆(61)之间设置有收缩弹簧(65)并构成内杆(62)与外杆(61)的相互靠近,外杆(61)相对内杆(62)的另一侧固定于左活塞板(51),内杆(62)相对外杆(61)的另一侧固定于右活塞板(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移部(64)上设置有限位块(66),滑移槽(63)内设置有位于限位块(66)相对移动轨迹上的阻挡块(67),限位块(66)与阻挡块(67)构成内杆(62)与外杆(61)的不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带本体(1)包括前带部(11)与后带部(12),排风室(3)设置于后带部(12),前带部(11)两端设置有前带块(13),前带块(13)上设置有固定槽(14),后带部(12)两端设置有后带块(15),后带块(15)上设置有沿固定槽(14)滑移的滑移块(16),前带块(13)与后带块(15)构成前带部(11)与后带部(12)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带部(12)设置有滑移轨道(17),滑移轨道(17)上滑移设置有联阻块(18),联阻块(18)具有位于滑移块(16)移动轨迹上的联阻部(19)并构成前带块(13)与后带块(15)的固定。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包括头带本体、驱动器、排风室、椭圆轮、活塞板及伸缩杆,排风室设置于头带本体并与后脑相对,驱动器设置于头带本体并驱动椭圆轮转动,椭圆轮设置于排风室内,活塞板分别设置于椭圆轮的两侧并将排风室分为气腔与轮腔,伸缩杆设置于活塞板之间并构成活塞板与椭圆轮的相抵,椭圆轮与伸缩杆位于轮腔内,气腔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气口。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排风的多功能智能运动防护头带。技术研发人员:张一佳,邱丽伟,史晓明,赵鑫,梁梦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研发日:20231117技术公布日:2024/7/29
- 上一篇:一种仿真轨道模型摆臂式车钩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汗单车把手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