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武术抗击打,具体为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而在传统武术的练习中,抗击打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一个练习环节;、传统的武术抗击打能力的练习方法是击打、踢打或撞击麻绳缠绕的木桩,或者直接对着树...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武术抗击打,具体为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背景技术:1、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而在传统武术的练习中,抗击打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一个练习环节;2、传统的武术抗击打能力的练习方法是击打、踢打或撞击麻绳缠绕的木桩,或者直接对着树木练习,该方式训练方式无趣,使得训练者的积极性不高,此外抗击打能力对其灵活性也具有一定要求;3、但现有的抗击打练习装置缺少该方面的结构以及效果,因此现提出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通过设置的击打垫组件与反击头组件,在触发架体的中控下,不仅实现击打与反向能力的训练,且配合设置的模式切换组件,进一步通过切换装置的反击位置,以使得装置随机反击的趣味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并提高了练习者训练时的刺激性以及积极性。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包括:安装支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支座前端的套体,以及随机设置在所述套体前部的若干击打垫组件与反击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套体内部并与反击头组件连接的触发架体,当敲打击打垫组件并驱动触发架体时,所述触发架体用于控制对应的反击头组件运行,以实现练习者反应能力的训练;所述套体的前部中心还设置有模式切换组件,当练习者击打模式切换组件时,所述模式切换组件带动触发架体实现位置的转换,进而实现装置反击位置的改变。3、优选的,每组所述击打垫组件由第一抗打部、安装架体,以及安装架体上的传动部组成,所述安装架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套体前壁内侧的第一支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上的第一支环;所述第一抗打部包括开设在所述套体前壁的第二安装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部的第一传动块,且第一传动块一端向外延伸固定有击打垫本体,其另一端向内穿过第二安装孔并固定有安装环,且安装环与套体之间第一传动块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传动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环上的第一楔块;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一支环上的伸缩孔,且所述伸缩孔内设的伸缩杆,其一端设置的第一轮体与第一楔块所在的楔面贴合,其另一端穿过伸缩孔并固定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第一支环之间伸缩杆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弹簧;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柱远离第二弹簧一端的接触头,且接触头作用于触发架体。4、优选的,每组所述反击头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套体前壁的第二安装孔,以及贯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传动块,且所述第二传动块一端固定有反击头本体,其另一端向套体内部延伸并与第一支环上设置的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当电动伸缩杆运行时,其可带动第二传动块,以及第二传动块上的反击头本体向外伸出,以作反击用。5、优选的,所述触发架体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环远离第一支杆一侧的第二支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杆上的第二支环,所述第二支环通过其内侧设置的滑槽滑块组件安装有弧形框,且所述弧形框靠近传动部一侧设置的若干组压敏开关与若干反击头组件适配连接,当击打垫组件所在的第一抗打部受到外力冲击时,其可带动传动部与对应压敏开关接触,从而触发与该压敏开关连接的反击头组件运行;所述滑槽滑块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支环内侧的滑槽本体,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本体内部的若干滑块本体,且若干所述滑块本体与弧形框连接。6、优选的,所述模式切换组件由套体中部的传动结构,以及围绕在传动结构外周的若干驱动结构组成;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套体内部的支柱,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柱靠近触发架体一端的传动套,且所述传动套通过其上设置的安装套,以及安装套上的连杆与弧形框连接;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传动套上的传动齿,且所述传动齿与若干驱动结构相互作用,当驱动结构受到外力撞击时,其可带动传动结构运行,从而实现弧形框的位置切换。7、优选的,每组驱动结构包括第二抗打部,所述第二抗打部设置在套体的前壁中部并与第一抗打部结构相同;以及固定在所述套体前壁内侧的支架,且支架中部滑动安装的传动杆,其一端与第二抗打部所在的第一传动块固定,其另一端固定有连接环,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环与支架之间传动杆外壁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用于传动杆的复位;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由杆部,以及环部构成的传动件,且所述传动件所在环部通过其内设的单向轴承结构设置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传动齿啮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啮合驱动组件,当第二抗打部收到外力击打时,所述啮合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驱动传动齿转动并使触发架体切换位置。8、优选的,所述单向轴承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传动件所在环部的棘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棘轮内侧的棘条;还包括棘齿,且棘齿所在的单个齿槽与棘条啮合。9、优选的,所述啮合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棘齿上的传动轴,以及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传动架,且所述传动架通过其上设置的传动弹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的齿条,其一端设置的第二轮体与传动杆端部设置的第二楔块所在楔面贴合,其另一端与第一齿轮啮合。10、优选的,还包括转向支座,所述转向支座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板、第一支板拐角相对面的铰接杆体,每组铰接杆体包括两个电动推杆,且两个电动推杆一端与第一支板拐角处设置的第一安装件球铰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支板拐角处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件球铰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板远离第一支板一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套体的安装。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2、1、本发明通过套体前部随机设置的若干击打垫组件与反击头组件,二者可分别作为击打以及反应能力的训练组件,且通过触发架体,当击打垫组件接收外力时,此时击打垫组件通过触发架体的作用,间接驱动反击头组件向练习者攻击,进而实现练习者反应能力的训练,而通过切换装置的反击位置,以使得装置随机反击的趣味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并提高了练习者训练时的刺激性以及积极性。13、2、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通过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相对面设置的三组铰接杆体,每组铰接杆体包括两个呈一定夹角的电动推杆,且两个电动推杆一端与第一支板上的第一安装件球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件上的两个第二安装件球铰接,因而在电动推杆伸缩移动时,即可使得第二支板上的连接座、连接座上的套体发生角度偏转,从而实现套体的角度变化,该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装置击打部的灵敏性,以实现练习者灵敏训练难度的提高。技术特征:1.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武术抗击打练习装置,包括:安装支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支座前端的套体,以及随机设置在所述套体前部的若干击打垫组件与反击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套体内部并与反击头组件连接的触发架体,当敲打击打垫组件并驱动触发架体时,所述触发架体用于控制对应的反击头组件运行,以实现练习者反应能力的训练;所述套体的前部中心还设置有模式切换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击打垫组件与反击头组件,在触发架体的中控下,不仅实现击打与反向能力的训练,且配合设置的模式切换组件,进一步通过切换装置的反击位置,以使得装置随机反击的趣味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并提高了练习者训练时的刺激性以及积极性。技术研发人员:张景青,时杰,钟顺昌,李意,曾辰,于成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5
- 上一篇:一种手推脚蹬仰卧起坐式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熊玩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