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中风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专家提醒,即便手术成功,但忽视科学康复时机和对症康复训练方法,也同样会影响愈后效果,危险期一过就能做康复训练。随着康复治疗的介入,有部分患者在个月以内肢体...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背景技术:1、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80%的中风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专家提醒,即便手术成功,但忽视科学康复时机和对症康复训练方法,也同样会影响愈后效果,危险期一过就能做康复训练。随着康复治疗的介入,有部分患者在6个月以内肢体功能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然而,超过60%的患者在进入慢性期后仍然持续存在下肢功能障碍,只有7%的康复出院患者符合社区步行的标准,能以一定速度连续行走500米,使他们能够安全穿越道路,很大的原因来源于中风后的偏瘫步态,常见小腿三头肌痉挛导致足下垂,患者下肢选择性活动丧失,肌张力异常,练习行走时膝盖无法固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导致生活质量极大下降。3、正确、及时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大大提高偏瘫患者康复的可能性,恢复肢体功能。患者通过辅助器材能够在循序渐进练习数月后增加行走距离,改善康复效果;现有的训练护膝支具不便于调整尺寸。4、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便于腿部锻炼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是很有必要的。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包括支架、腿部固定架和转动部,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对称安装的两个立柱,所述立柱内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腿部固定架包括u型架一和u型架二,所述u型架一的开口与u型架二的开口铰接,所述u型架一的一侧设有销轴,所述u型架一通过销轴安装在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上,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u型架一和u型架二,满足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通过液压伸缩杆改变连接端的高度,便于实现销轴与液压伸缩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件为曲轴,所述曲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立柱上,所述u型架二的底部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卡接在曲轴上,安装的两组腿部固定架位于不同状态,腿部固定架中的u型架一与u型架二之间通过销杆铰接,实现u型架一或u型架二绕销杆转动,两组腿部固定架均通过卡口卡接在曲轴不同高度连杆上,通过踩踏曲轴实现曲轴单向转动,从而实现腿部固定架弯曲伸直,便于实现腿部的锻炼。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u型结构,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主体为柱体,所述柱体的顶端竖直固定有螺柱,相对两个螺柱上安装有扶手,螺柱上安装有对扶手端部固定的螺母。4、进一步地,所述柱体内部设有腔体一和腔体二,所述腔体一的开口和腔体二的开口均位于同一侧面上,腔体一的开口和腔体二的开口均通过盖体封闭,所述腔体一与腔体二之间通过隔板隔断,所述腔体一的内壁上贯穿有滑槽,所述腔体一内设有放置在隔板上的液压伸缩杆,所述销轴的一端穿过。5、进一步地,所述腔体二内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安装在伸入腔体二的端部。6、进一步地,所述曲轴的端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位于条形槽的表面,所述条形槽沿曲轴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曲轴的端部穿过立柱伸入腔体二内,所述曲轴通过外侧套接的轴封安装在腔体二的内壁上。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包括罩体和内环体,所述罩体固定在腔体二的内壁上,所述罩体为圆柱形壳体结构,所述罩体内设有同轴线分布的内环体,所述曲轴的端部伸入罩体内,同时内环体套接在曲轴的端部。8、进一步地,所述内环体的一端面开设有环槽,所述内环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与环槽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转动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在环槽的内壁上,所述罩体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推动经过的弧形板向内侧转动。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内杆体、外杆体和弹簧,所述内杆体的一端伸入外杆体内,所述内杆体的端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内杆体内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内杆体的腔室连通,曲轴上安装的轴封配合安装在轴孔内,安装的内环体跟随曲轴转动,安装的伸缩杆推动弧形板向一侧翘起,内环体转动的过程中,翘起的弧形板经过凸起时,推动弧形板向内侧运动完成对伸缩杆进行压缩,设有的两个凸起上下分布,伸缩杆受到压缩的过程中,当伸缩杆位于下侧时,内杆体与外杆体之间形成的腔室受到挤压,腔室内部的气体排出,经过凸起复位后,润滑油通过圆孔进入腔室内,伸缩杆运动上端时,受到上端的凸起挤压,实现腔室内部的润滑有通过圆孔流出,便于实现流出的润滑有流向曲轴的端部,通过曲轴端部开设有的条形槽流向轴封,便于是实现轴封的润滑,另外通过设有的伸缩杆减小罩体内部润滑有的填充量,润滑油的液位面高于位于下侧时圆孔的高度,有效的减小润滑油的使用量。10、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端口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罩体内灌装有润滑油。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2、1、本发明腿部固定架中的u型架一与u型架二之间通过销杆铰接,实现u型架一或u型架二绕销杆转动,两组腿部固定架均通过卡口卡接在曲轴不同高度连杆上,通过踩踏曲轴实现曲轴单向转动,从而实现腿部固定架弯曲伸直,便于实现腿部的锻炼。13、2、本发明伸缩杆受到压缩的过程中,当伸缩杆位于下侧时,内杆体与外杆体之间形成的腔室受到挤压,腔室内部的气体排出,经过凸起复位后,润滑油通过圆孔进入腔室内。14、3、本发明伸缩杆运动上端时,受到上端的凸起挤压,实现腔室内部的润滑有通过圆孔流出,便于实现流出的润滑有流向曲轴的端部,通过曲轴端部开设有的条形槽流向轴封,便于是实现轴封的润滑,另外通过设有的伸缩杆减小罩体内部润滑有的填充量,润滑油的液位面高于位于下侧时圆孔(8044)的高度,有效的减小润滑油的使用量。技术特征:1.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u型结构,所述底座(1)的相对两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立柱(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201)内部设有腔体一(203)和腔体二(204),所述腔体一(203)的开口和腔体二(204)的开口均位于同一侧面上,腔体一(203)的开口和腔体二(204)的开口均通过盖体(3)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二(204)内设有转动部(8),所述转动部(8)安装在伸入腔体二(204)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7)的端部开设有条形槽(702),所述条形槽(702)位于条形槽(702)的表面,所述条形槽(702)沿曲轴(7)的轴线方向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8)包括罩体(801)和内环体(80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802)的一端面开设有环槽(8023),所述内环体(80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与环槽(8023)连通的通槽(802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04)包括内杆体(8041)、外杆体(8042)和弹簧(8043),所述内杆体(8041)的一端伸入外杆体(8042)内,所述内杆体(8041)的端部安装有弹簧(8043),所述内杆体(8041)内开设有圆孔(8044),所述圆孔(8044)与内杆体(8041)的腔室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801)的端口上开设有环槽(8013),所述环槽(8013)内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罩体(801)内灌装有润滑油。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下肢的康复训练护膝支具,包括支架、腿部固定架和转动部,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对称安装的两个立柱,立柱内安装有液压伸缩杆,腿部固定架包括U型架一和U型架二,U型架一的开口与U型架二的开口铰接,U型架一的一侧设有销轴,U型架一通过销轴安装在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上,连接杆件为曲轴,曲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立柱上,U型架二的底部设有卡口,卡口卡接在曲轴上,安装的两组腿部固定架位于不同状态。该发明两组腿部固定架均通过卡口卡接在曲轴不同高度连杆上,通过踩踏曲轴实现曲轴单向转动,从而实现腿部固定架弯曲伸直,便于实现腿部的锻炼,具有实用性强和便于腿部锻炼的特点。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李丹,张晶,崔晓丽,赵冬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5
- 上一篇:一种体育搏击用组合式擂台
- 下一篇:万向自动回位健腹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