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儿童康复训练器材,具体为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对于腿部骨折或骨裂等术后处于康复康复阶段的儿童,需要通过腿部的运动锻炼腿部肌肉,继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从而需要使用训练架做有针对性的运动。、现有技术中,用于腿部康复训练的训练架普遍较大且笨重,当需要对训练架挪移摆放...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儿童康复训练器材,具体为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背景技术:1、对于腿部骨折或骨裂等术后处于康复康复阶段的儿童,需要通过腿部的运动锻炼腿部肌肉,继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从而需要使用训练架做有针对性的运动。2、现有技术中,用于腿部康复训练的训练架普遍较大且笨重,当需要对训练架挪移摆放位置时,只能通过拖拽或者多人将其抬起进行挪移,较为不方便,且训练架无法根据康复儿童的恢复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故而提出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具备该装置便于挪移摆放位置、可根据康复儿童的恢复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腿部康复训练的训练架普遍较大且笨重,当需要对训练架挪移摆放位置时,只能通过拖拽或者多人将其抬起进行挪移,较为不方便,且训练架无法根据康复儿童的恢复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的问题。3、(二)技术方案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开设有呈四角分布的收纳腔,所述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收纳腔均适配的橡胶底垫,所述基板的内部设有呈四角分布且分别延伸至收纳腔内的升降轮组件,所述基板的顶部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外侧与升降轮组件的外侧套设有同一个的传动皮带,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延伸至其上方且与其外侧螺纹连接的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部设有车座,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筒右侧的装配壳,所述装配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状壳,所述装配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其前后侧的接触盘,所述接触盘的前后侧均设有相互适配的脚蹬,所述柱状壳的内部设有延伸至装配壳内且位于接触盘上方的摩擦组件,所述摩擦组件与接触盘适配,所述柱状壳的顶部设有延伸至其内部且与摩擦组件接触的摩擦力调节组件,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装配壳右侧的扶手架。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6、1)、该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当需要对该装置的摆放位置进行挪移时,通过转动控制组件,继而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升降轮组件运动,使升降轮组件从收纳腔内伸出,继而将基板抬离地面,通过推动该装置,升降轮组件与地面滚动,即可便捷的挪移该装置的摆放位置,无需通过拖拽或者多人将该装置抬起进行挪移,具备了便于挪移该装置的摆放位置的优点。7、2)、该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根据患者的身形,转动高度调节组件,继而可调整车座的高度,以便于患者的使用,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转动摩擦力调节组件使之发生弹性形变,继而推动摩擦组件与接触盘接触,继续转动摩擦力调节组件,可控制摩擦组件与接触盘顶部的贴紧程度,从而可调整患者在踩踏脚蹬时摩擦组件对接触盘的摩擦力,即可调整需要踩动脚蹬患者所要使用的力量,具备了可根据康复儿童的恢复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的优点。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9、进一步,所述升降轮组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一螺纹杆与万向轮,所述基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四角分布且与收纳腔适配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与基板滑动连接且分别延伸至收纳腔内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均设有位于对应收纳腔内的万向轮;10、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动杆与第二带轮,所述基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其内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基板内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的外侧套设有同一个的传动皮带。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手动转动转动杆,继而带动第二带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从而带动第一带轮做同步运动,由于第一带轮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与基板滑动连接,第一带轮在第一螺纹杆外侧转动,螺纹转动产生的力使第一螺纹杆带动万向轮向下运动,使万向轮从收纳腔内伸出,即可将基板抬离地面,通过推动该装置,万向轮与地面滚动,即可便捷的挪移该装置的摆放位置,无需通过拖拽或者多人将该装置抬起进行挪移,具备了便于挪移该装置的摆放位置的优点。12、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螺纹杆与内螺纹管,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其上方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座,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与套筒外侧转动连接的内螺纹管。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动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在套筒的外侧转动,内螺纹管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转动产生的力使第二螺纹杆可在套筒内上下滑动,即可根据患者身形调整调整车座的高度。14、进一步,所述摩擦组件包括顶杆、接触瓦与拉簧,所述柱状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装配壳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接触盘适配且位于接触盘上方的接触瓦,所述接触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分布且与装配壳内腔壁固定连接的拉簧;15、进一步,所述摩擦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三螺纹杆、压片与弹簧,所述柱状壳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柱状壳滑动连接的压片,所述压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顶杆顶部接触的弹簧。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使之带动压片向下运动,继而使设于压片与顶杆之间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在此过程中,顶杆带动接触瓦向下运动,拉簧发生弹性形变,当接触瓦与接触盘接触,继续转动第三螺纹杆,由于压片与顶杆之间采用弹性连接,继续转动第三螺纹杆可使接触瓦与接触盘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使接触瓦与接触盘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即调整患者在踩踏脚蹬时接触瓦对接触盘施加的阻力,即可调整需要踩动脚蹬患者所要使用的力量,具备了可根据康复儿童的恢复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的优点。技术特征:1.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底部开设有呈四角分布的收纳腔(2),所述基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收纳腔(2)均适配的橡胶底垫(3),所述基板(1)的内部设有呈四角分布且分别延伸至收纳腔(2)内的升降轮组件(4),所述基板(1)的顶部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控制组件(5),所述控制组件(5)的外侧与升降轮组件(4)的外侧套设有同一个的传动皮带(6),所述基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部设有延伸至其上方且与其外侧螺纹连接的高度调节组件(8),所述高度调节组件(8)的顶部设有车座(9),所述基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筒(7)右侧的装配壳(10),所述装配壳(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状壳(11),所述装配壳(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其前后侧的接触盘(12),所述接触盘(12)的前后侧均设有相互适配的脚蹬(13),所述柱状壳(11)的内部设有延伸至装配壳(10)内且位于接触盘(12)上方的摩擦组件(14),所述摩擦组件(14)与接触盘(12)适配,所述柱状壳(11)的顶部设有延伸至其内部且与摩擦组件(14)接触的摩擦力调节组件(15),所述基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装配壳(10)右侧的扶手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轮组件(4)包括第一带轮(401)、第一螺纹杆(402)与万向轮(403),所述基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四角分布且与收纳腔(2)适配的第一带轮(401),所述第一带轮(40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与基板(1)滑动连接且分别延伸至收纳腔(2)内的第一螺纹杆(402),所述第一螺纹杆(402)的底部均设有位于对应收纳腔(2)内的万向轮(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转动杆(501)与第二带轮(502),所述基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延伸至其内部的转动杆(501),所述转动杆(5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基板(1)内的第二带轮(502),所述第二带轮(502)与第一带轮(401)的外侧套设有同一个的传动皮带(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8)包括第二螺纹杆(801)与内螺纹管(802),所述套筒(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其上方的第二螺纹杆(801),所述第二螺纹杆(8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座(9),所述第二螺纹杆(80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与套筒(7)外侧转动连接的内螺纹管(8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14)包括顶杆(141)、接触瓦(142)与拉簧(143),所述柱状壳(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装配壳(10)内的顶杆(141),所述顶杆(1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接触盘(12)适配且位于接触盘(12)上方的接触瓦(142),所述接触瓦(1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分布且与装配壳(10)内腔壁固定连接的拉簧(14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力调节组件(15)包括第三螺纹杆(151)、压片(152)与弹簧(153),所述柱状壳(1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三螺纹杆(151),所述第三螺纹杆(15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柱状壳(11)滑动连接的压片(152),所述压片(1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顶杆(141)顶部接触的弹簧(153)。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儿童康复训练器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该儿童康复用可调节训练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开设有呈四角分布的收纳腔,所述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收纳腔均适配的橡胶底垫,所述基板的内部设有呈四角分布且分别延伸至收纳腔内的升降轮组件,该装置具备该装置便于挪移摆放位置、可根据康复儿童的恢复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腿部康复训练的训练架普遍较大且笨重,当需要对训练架挪移摆放位置时,只能通过拖拽或者多人将其抬起进行挪移,较为不方便,且训练架无法根据康复儿童的恢复情况对训练强度进行调整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陈淳,江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州市中心医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5
- 上一篇:游戏中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 下一篇:送球装置及游艺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