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呼吸训练,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呼吸训练装置是一种主动呼吸锻炼装置,它能够通过阻抗原理进行呼吸肌群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呼吸这个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导致呼吸肌肉群体的衰退,长时间的久坐、不良的姿势、缺乏运动等,都会影响呼吸肌的健康,因此,加强呼吸训练,可以提高肺...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呼吸训练,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训练装置。背景技术:1、呼吸训练装置是一种主动呼吸锻炼装置,它能够通过阻抗原理进行呼吸肌群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呼吸这个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导致呼吸肌肉群体的衰退,长时间的久坐、不良的姿势、缺乏运动等,都会影响呼吸肌的健康,因此,加强呼吸训练,可以提高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和耐力,多适用于呼吸慢病患者、亚健康和老年人群、青少年心肺功能提升。2、常见的呼吸训练装置一般为三球式,由呼吸管和三球仪搭配来进行吹气训练,患者和训练人员深长均匀的呼气使三球仪内的浮球升起,并尽量长时间保持,达到强化呼吸肌、提升肺活量的功能;但是由于呼气时会产生向外的推力,患者和训练人员使用时通常需要一手持呼吸管、一手持三球仪或者将三球仪放在桌面上,并尽量保持两者的连接紧密,这就需要占据患者和训练人员的双手,或者将患者和训练人员束缚在桌旁,而呼吸训练同时也是个持续练习的过程,最终导致整个训练过程中,患者和训练人员无法做其他事,使呼吸训练不能随时随地的展开,不够便携,进而影响呼吸训练装置的使用率。对此提出一种呼吸训练装置进行改进。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具备便于携带使用、随时随地展开呼吸训练等优点。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咬嘴、连接件和阻力阀,所述咬嘴包括咬合片且所述咬合片中部贯穿开孔设有呼吸孔,所述咬嘴一边侧面突出设有卡环并通过所述呼吸孔与所述卡环保持管道连接;3、所述连接件内壁开槽设有限位槽且一端开设有连接螺纹;4、所述阻力阀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外筒内并与所述外筒内壁保持贴合,所述外筒外圆周壁上贯穿开槽设有第一通气槽,所述内筒外圆周壁上贯穿开槽设有第二通气槽。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咬嘴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所述咬合片呈弧形设置,所述咬合片远离所述卡环的一边侧面一体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一体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接块和所述限位块以所述呼吸孔为中心对称设置并为所述呼吸孔预留空气流通空间,所述咬合片和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咬合槽供患者和训练人员咬合固定,所述连接块表面突出设有防滑颗粒。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环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并通过插入进行弹性卡接,所述外筒一端内壁开设有锁紧螺纹并通过所述锁紧螺纹与所述连接螺纹保持螺纹连接。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气槽与所述第二通气槽大小一致并在贯通时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通气槽和所述第二通气槽在交错时减小气流通道从而增加气流阻力。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筒远离所述外筒的一端外圆周壁开设有防脱纹并通过所述防脱纹与所述外筒内壁保持转动连接。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筒端部固定安装有旋拧件,所述旋拧件表面设有防滑槽且内部装配有旋转阻尼器。10、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11、本实用新型的呼吸训练装置,呼吸训练时,气体从呼吸孔进入连接件内,接着输入阻力阀中,从外筒和内筒分别具有的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贯通时形成的气流通道流出,并通过旋拧旋拧件带动内筒整体进行旋转,进而使第二通气槽和第一通气槽之间形成错位,从而减小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形成气流通道的大小,形成气流交换的阻力,进而增加患者和训练人员呼吸时的吸气肌力和耐力,进而通过持续训练强化呼吸肌、提升肺活量;患者和训练人员使用时仅需通过嘴部进行咬合固定,提升了便携性,增加了呼吸训练装置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场景,从而解放双手并达到随时随地进行呼吸训练的功能,增加了呼吸训练装置的使用率。技术特征:1.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咬嘴(1)、连接件(2)和阻力阀(3),所述咬嘴(1)包括咬合片(4)且所述咬合片(4)中部贯穿开孔设有呼吸孔(6),其特征在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嘴(1)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所述咬合片(4)呈弧形设置,所述咬合片(4)远离所述卡环(5)的一边侧面一体设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一体设有限位块(8),所述连接块(7)和所述限位块(8)以所述呼吸孔(6)为中心对称设置并为所述呼吸孔(6)预留空气流通空间,所述咬合片(4)和所述限位块(8)之间形成咬合槽供患者和训练人员咬合固定,所述连接块(7)表面突出设有防滑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5)与所述限位槽(9)相适配并通过插入进行弹性卡接,所述外筒(11)一端内壁开设有锁紧螺纹(15)并通过所述锁紧螺纹(15)与所述连接螺纹(10)保持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槽(13)与所述第二通气槽(14)大小一致并在贯通时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通气槽(13)和所述第二通气槽(14)在交错时减小气流通道从而增加气流阻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2)远离所述外筒(11)的一端外圆周壁开设有防脱纹(16)并通过所述防脱纹(16)与所述外筒(11)内壁保持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2)端部固定安装有旋拧件(17),所述旋拧件(17)表面设有防滑槽且内部装配有旋转阻尼器。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属于呼吸训练技术领域,包括咬嘴、连接件和阻力阀,咬嘴包括咬合片且咬合片中部贯穿开孔设有呼吸孔。本技术的呼吸训练装置,气体从呼吸孔进入连接件内,接着输入阻力阀中,从外筒和内筒分别具有的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贯通时形成的气流通道流出,并通过旋拧旋拧件带动内筒整体进行旋转,进而使第二通气槽和第一通气槽之间形成错位,进而通过持续训练强化呼吸肌、提升肺活量;患者和训练人员使用时仅需通过嘴部进行咬合固定,提升了便携性,增加了呼吸训练装置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场景,从而解放双手并达到随时随地进行呼吸训练的功能,增加了呼吸训练装置的使用率。技术研发人员:何震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024技术公布日:202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