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心胸外科患者手术治疗后,为了协助肺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物理治疗。其中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加呼气阻抗,以提高呼吸肌的功能,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肺功能训练器,其包括气管、透明盒,透明盒外设置有刻度,透...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背景技术:1、心胸外科患者手术治疗后,为了协助肺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物理治疗。其中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加呼气阻抗,以提高呼吸肌的功能,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肺功能训练器,其包括气管、透明盒,透明盒外设置有刻度,透明盒设置内有可活动的球体或塞体,通过向气管内吹气,使得透明盒内球体或塞体浮起,从而进行呼气阻抗,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球体、塞体的重量或数量,来调整呼吸阻抗强度。2、由于手术侧的肺组织是塌陷的,手术后肺组织内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就形成了痰水,术后如果不通过主动的咳嗽和呼吸功能锻炼将这些痰水咳出,则可能因痰水堵塞气管支气管,导致部分甚至一侧肺组织的不张,另外痰水积存在肺内,易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影响支气管残段的愈合,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患者在进行肺部功能训练吹气时,痰水和口水易随着吹气进入训练器内,一方面会对训练器堵塞,影响训练和使用;另一方面痰水进入训练器内不便于清理,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来满足需求。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以解决现有的训练器在使用时,患者痰水和口水易随着吹气进入训练器内,一方面会对训练器堵塞,影响训练;另一方面痰水进入训练器内不便于清理的问题。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铰接的吹气管和透明管,所述吹气管和所述透明管连通,且所述透明管内部设置有通过气流可移动的浮球;还包括除液组件,用于隔离并收集所述吹气管内的痰水,所述除液组件和所述吹气管相连接。4、可选地,所述除液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吹气管内的内管,以及套在所述内管上的支撑部件,所述内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胶塞,所述胶塞与所述内管连接处为倾斜结构,所述内管和所述胶塞连接处形成弧形腔,所述胶塞沿着所述内管的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胶塞连接处形成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连接处为弧面结构;所述内管上壁开设通气槽,所述内管下壁开设有进液口,且所述内管底壁还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v型结构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板一端靠近所述胶塞,所述导流板另一端朝向所述进液口,并逐渐向下倾斜;所述通气槽内插接有为横截面为u型结构的垫塞,所述垫塞两侧均向外弯折,形成贴合所述吹气管内壁弧度的垫面,所述垫塞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胶圈,所述胶圈中心开设有中孔,且所述胶圈和所述垫塞连接处开设有连通孔。5、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与所述中孔相配合的弹性管,所述弹性管上壁开设有通槽口,所述弹性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条,所述弹性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片,且若干所述弹性片和若干所述弹性条上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凸块,所述弧形凸块与开设在所述胶圈内周侧壁的凹槽相抵接触;所述弹性条远离所述弹性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弧形腔相抵并贴合的弧形环,所述弧形环远离所述弹性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相抵并贴合第一弧形条,且所述弧形环和所述第一弧形条连接处为第二弧形条,所述第二弧形条与所述第二弧形部相抵并贴合,所述第一弧形条外端向外弯折形成扣板,所述扣板与开设在所述斜面部表面的扣槽插接配合。6、可选地,所述胶圈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波浪条,所述胶圈与若干所述波浪条一体成型。7、可选地,所述吹气管进气端向外逐渐收窄,且进气端最外端具有弧形凸起,所述吹气管远离进气端的一端为开口端,且开口端内周侧壁逐渐向外倾斜形成斜面口,所述斜面口与所述斜面部以及所述弧面结构底壁相抵接触。8、可选地,所述开口端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二挡塞,所述第二挡塞包括与所述内管插接配合的第二凸起部,以及和所述斜面口插接配合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吹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透明管铰接在所述固定板内,所述吹气管上固定连接有收缩管,所述透明管和所述吹气管之间通过所述收缩管进行连通,所述透明管一端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一挡塞,所述第一挡塞和所述吹气管上的进气端限位固定。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0、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吹气管内设置内管,内管底壁设置倾斜的导流板,且导流板最低端朝向进液口下方,导流板最顶端位于脚塞和内管的连接处,当痰水进入内管内后,不会影响患者正常吹气训练,并且导流板倾斜延伸至进液口底部,使导流板上的痰水可顺利通过斜面顺利流入内管和吹气管之间,从而起防止回流的效果,通过设置导流板为v型结构的导流槽,v型结构可以进一步集中痰水,利于痰水顺着倾斜的导流板下滑。11、通过设置内管和胶塞以及垫塞,默认状态下,胶塞、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以及斜面部均向外展开,展开的尺寸大于吹气管内径,当一体结构的胶塞插入吹气管内后,可以和内壁贴合,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并且第二弧形部还能挡住减少弧形腔内痰水外溢,垫塞可以防止吹气管和内管之间的痰水进入透明管内。12、通过设置弹性管、若干弹性条、弧形环以及第二弧形条和第一弧形条组成的支撑部件,一方面对胶圈支撑并防止变形,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胶圈和吹气管内壁的贴合性。13、弹性条远离弹性管一端的若干弹性条默认状态下向外展开,弧形环卡入弧形腔内后,使得弹性条上的第二弧形条和第一弧形条分别贴合第二弧形部和第一弧形部,同时扣板插入斜面部上的扣槽内,因此可以对胶塞进行支撑,并提高胶塞和吹气管内壁贴合性;并且支撑部件还可以保持胶塞和胶圈的固定距离,支撑部件一端的胶圈位于通气槽内固定,使得支撑部件另一端的胶塞保持在吹气管进气端的位置,从而达到防止胶塞移动的目的,并且进入到吹气管和内管之间的痰水会限制在胶塞和胶圈之间,方便刮到弧形腔内;另外,由于支撑部件提高对胶塞、胶圈与吹气管内壁紧密性,吹气管内拔出时胶塞和胶圈时进一步提高刮除效果。14、通过在进气管的开口端处设置向外倾斜的斜面口,可以拔出过程中的胶塞进行减速,防止直接拔出突然脱离而导致弧形腔内以及吹气管内痰水甩出的问题。技术特征:1.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的吹气管和透明管,所述吹气管和所述透明管连通,且所述透明管内部设置有通过气流可移动的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液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吹气管内的内管,以及套在所述内管上的支撑部件,所述内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胶塞,所述内管和所述胶塞连接处形成弧形腔,所述胶塞沿着所述内管的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胶塞连接处形成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连接处为弧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v型结构的导流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与所述中孔相配合的弹性管,所述弹性管上壁开设有通槽口,所述弹性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条,所述弹性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片,且若干所述弹性片和若干所述弹性条上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凸块,所述弧形凸块与开设在所述胶圈内周侧壁的凹槽相抵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波浪条,所述胶圈与若干所述波浪条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进气端向外逐渐收窄,且进气端最外端具有弧形凸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远离进气端的一端为开口端,且开口端内周侧壁逐渐向外倾斜形成斜面口,所述斜面口与所述斜面部以及所述弧面结构底壁相抵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二挡塞,所述第二挡塞包括与所述内管插接配合的第二凸起部,以及和所述斜面口插接配合的第一凸起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与所述内管连接处为倾斜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透明管铰接在所述固定板内,所述吹气管上固定连接有收缩管,所述透明管和所述吹气管之间通过所述收缩管进行连通,所述透明管一端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一挡塞,所述第一挡塞和所述吹气管上的进气端限位固定。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铰接的吹气管和透明管,吹气管和透明管连通,且透明管内部设置有通过气流可移动的浮球;除液组件,用于隔离并收集吹气管内的痰水,除液组件和吹气管相连接,除液组件包括位于吹气管内的内管,以及套在内管上的支撑部件,内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胶塞。本发明通过在吹气管内设置内管,内管底壁设置倾斜的导流板,且导流板最低端朝向进液口下方,导流板最顶端位于脚塞和内管的连接处,吹气时,若痰水进入内管内,痰水会顺着内管底壁倾斜的导流板下滑至进液口,最后进入吹气管和内管之间,因此当痰水进入内管内后,不会影响患者正常吹气训练。技术研发人员:胡亚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3

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