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电动漂移板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一种漂移板,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电动漂移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出行代步工具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或快捷或轻便或时尚。近几年,涌现出各种新颖便捷、节能环保的电动代步工具,如电动独轮车和电动漂移板等。现有的电动漂移板一般是依靠电机轮的旋转带动板与人前进,其滑行状态与普...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一种漂移板,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电动漂移板。背景技术: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出行代步工具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或快捷或轻便或时尚。近几年,涌现出各种新颖便捷、节能环保的电动代步工具,如电动独轮车和电动漂移板等。现有的电动漂移板一般是依靠电机轮的旋转带动板与人前进,其滑行状态与普通漂移板一样灵活;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20200508.1的一种电动漂移板,通过在板身内部掏空,用于放置控制器与电池,该结构设计因重心过高加上两个轮子的距离太近,遇到小坑或者石子时非常容易翻板。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下沉式电动漂移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2、本实用新型下沉式电动漂移板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板身和安装于板身下端的轮架;板身包括一体式弯折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第三板;第三板的高度大于第一板的高度;3、轮架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抑部和上扬部;下抑部上装配有轮体,上扬部上装配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设置于第二板一侧,第三板下端;4、轮体与轮毂电机放置于地面时;板身与地面平行设置。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板安装于第一板与第三板之间。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轮体安装于第一板前端。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板与轮架之间形成有收纳腔,收纳腔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与收纳腔之间安装连接轮毂电机的控制器;第三板上端安装有连接轮毂电机与控制器的电池包。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三板下端安装有后轮支撑架;后轮支撑架与上扬部同轴固定连接。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轮体采用弧形轮设计。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轮架侧面设置有连接控制器的控制开关。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一块板身进行多次弯折,使其形成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第三板,第二板同于抬升第三板的高度,使第三板的高度大于第一板的高度,将安装于第一板下端的轮架两端分别设置下抑部和上扬部,在下抑部上装配有轮体,上扬部上装配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设置于第二板一侧,第三板下端,轮体可以设置于第一板前端或下端;从而实现将前轮与轮毂电机之间的距离拉长,使得装置在遇到小坑或者石子时具有更好的通过能力,减少翻板的可能性;同时使得整个系统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改善了装置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技术特征:1.一种下沉式电动漂移板,包括板身(1)和安装于板身(1)下端的轮架(2);其特征在于:板身(1)包括一体式弯折的第一板(3)和第二板(4)以及第三板(5);第三板(5)的高度大于第一板(3)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电动漂移板,其特征在于:第二板(4)安装于第一板(3)与第三板(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电动漂移板,其特征在于:轮体(12)安装于第一板(3)前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电动漂移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板(3)与轮架(2)之间形成有收纳腔(50),收纳腔(50)上设置有盖板(51),盖板(51)与收纳腔(50)之间安装连接轮毂电机(8)的控制器(10);第三板(5)上端安装有连接轮毂电机(8)与控制器(10)的电池包(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电动漂移板,其特征在于:第三板(5)下端安装有后轮支撑架(11);后轮支撑架(11)与上扬部(7)同轴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电动漂移板,其特征在于:轮体(12)采用弧形轮设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电动漂移板,其特征在于:轮架(2)侧面设置有连接控制器(10)的控制开关(41)。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沉式电动漂移板,包括板身和安装于板身下端的轮架;本技术将一块板身进行多次弯折,使其形成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第三板,通过第二板抬升第三板的高度,使第三板的高度大于第一板的高度,将安装于第一板下端的轮架两端分别设置下抑部和上扬部,在下抑部上装配有轮体,上扬部上装配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设置于第二板一侧,第三板下端,轮体可以设置于第一板前端或下端;从而实现将前轮与轮毂电机之间的距离拉长,从而将踏板的重心降低,使得整个系统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改善了装置的稳定性。技术研发人员:韩晓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东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0技术公布日:2024/7/23
- 上一篇:一种呼吸康复锻炼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颠球训练方法及系统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