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器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握力器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握力器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上肢的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握力器。、通过手术治疗乳腺癌后,术后损伤胸大肌、胸小肌及神经、血管、淋巴管,护理不当会引发有出血,积液,皮瓣坏死,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缩,乳腺癌手臂水肿等并发症,影响病人的舒适度、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因此,乳腺术后为了防止上肢水肿及关节挛缩需要进行功能锻炼,...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用于上肢的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握力器。背景技术:1、通过手术治疗乳腺癌后,术后损伤胸大肌、胸小肌及神经、血管、淋巴管,护理不当会引发有出血,积液,皮瓣坏死,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缩,乳腺癌手臂水肿等并发症,影响病人的舒适度、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因此,乳腺术后为了防止上肢水肿及关节挛缩需要进行功能锻炼,起初锻炼方式为手部握球,即锻炼握力。2、中国专利cn203954589u公开了握力球,包括硅胶材质球形外壳体和封闭在球形外壳体内的防腐软面。患者双手抓握上述握力球进行训练,虽然不容易伤手,但是有些患者依从性差,医护人员不能精确监督患者有无使用握力球锻炼。3、因此,设计一款握力器,利于监督患者有无使用握力器锻炼。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握力器,利于监督患者有无使用握力器锻炼。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握力器,包括弹片和两个手柄,弹片呈v型且包括第一夹片和由第一夹片一侧折弯延伸而出形成的第二夹片,一个手柄套设于第一夹片上,另一手柄套设于第二夹片上;手柄设有触发开关,触发开关连接有训练提醒器。3、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设有连接杆,手柄套设于连接杆上且与其螺纹连接。4、本实用新型至少实现如下有益效果:5、1.患者双手抓握手柄,克服弹片的弹力,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的距离缩小,实现握力训练。6、2.握力训练器设置训练提醒器,实现对使用者握力训练过程的检测,使用者可以通过训练提醒器的提醒,非常直观的判断出握力训练结果是否达标,让握力训练更加有效。技术特征:1.握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片(1)和两个手柄(2),弹片(1)呈v型且包括第一夹片(11)和由第一夹片(11)一侧折弯延伸而出形成的第二夹片(12),一个手柄(2)套设于第一夹片(11)上,另一手柄(2)套设于第二夹片(12)上;手柄(2)设有触发开关(21),触发开关(21)连接有训练提醒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均设有连接杆(13),手柄(2)套设于连接杆(13)上且与其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弹簧(14),弹簧(14)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1)和手柄(2)均设有刻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手柄(2)设有凹槽(22),触发开关(21)设置在凹槽(22)内壁,另一手柄(2)相对凹槽(22)的位置设有凸块(23),凸块(23)可插入凹槽(22)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提醒器(3)包括plc控制器(31)、报警灯(32)和蜂鸣器(33),plc控制器(31)分别与触发开关(21)、蜂鸣器(33)和报警灯(3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覆盖有一层防滑胶垫。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握力器,包括弹片和两个手柄,弹片呈V型且包括第一夹片和由第一夹片一侧折弯延伸而出形成的第二夹片,一个手柄套设于第一夹片上,另一手柄套设于第二夹片上;手柄设有触发开关,触发开关连接有训练提醒器。患者双手抓握手柄,克服弹片的弹力,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的距离缩小,实现握力训练。握力训练器设置训练提醒器,实现对使用者握力训练过程的检测,使用者可以通过训练提醒器的提醒,非常直观的判断出握力训练结果是否达标,让握力训练更加有效。技术研发人员:刘美莲,刘庆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灵山县人民医院(钦州市灵山人民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110技术公布日:2024/7/18

握力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