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具体为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上肢受到伤害在通过手臂康复训练装置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如手臂骨折、肘关节损伤等问题,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康复中心配备的康复锻炼器材对于患者手臂力量的恢复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于患者的肢体恢复时力量较小,所以指定康复训练时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康复程...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具体为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背景技术:1、上肢受到伤害在通过手臂康复训练装置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如手臂骨折、肘关节损伤等问题,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康复中心配备的康复锻炼器材对于患者手臂力量的恢复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于患者的肢体恢复时力量较小,所以指定康复训练时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康复程度来调节训练的强度,避免训练强度过大或是过小,影响手臂力量的恢复,在目前对患者康复锻炼的观察中发现,患者使用器材时存在对器材使用方法不明了的问题,往往患者对器材如调节强度等操作不易掌握。2、由公开号“cn215961974u”其专利名为:一种手臂力量康复训练设备。该公开文献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公开文献中的装置体积庞大,不便于患者随身携带使用,进而降低了其使用效果。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由壳体以及壳体内部中端固设的安装板所组成的安装座,所述的壳体顶部右侧固设的驱动组件,可控制壳体中端上下两侧设置的联动组件推动壳体内部左右两侧滑接的位移组件沿着壳体的横向方向进行位置移动;3、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壳体顶部右侧的电机,且电机首端固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联动组件包括固设于壳体外壁中端上下两侧的套体,所述的套体内部滑接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贯穿于壳体,所述的滑块内侧固设有锥形套,所述的安装板内部转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上下两端依次螺纹贯穿于相对应的锥形套以及滑块,所述的转杆外部上端固定套设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轮齿啮合,所述的位移组件包括横向滑动贯穿于壳体左右两侧的滑杆,且滑杆外侧固设有把手,所述的滑杆内侧固设的滑板与壳体横向滑接相连,所述的安装板左右两侧设置的连接板与壳体横向滑接相连,且连接板上下两端为斜面设计,所述的连接板的斜面与锥形套的斜面相互贴合,所述的连接板外侧固设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板固接相连。4、更进一步的,上端所述的滑块与转杆处于左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端所述的滑块与转杆处于右螺纹连接的状态。5、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外部俯视状态的横截面为方形设计,且所述的套体内部俯视状态的横截面为方形设计。6、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外部套设的罩体与壳体固接相连,所述的罩体右侧设置的锂电池与壳体可进行拆装处理。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锂电池与电机通过导线连接的方式进行电性相连,以此使得锂电池给电机提供能量供应。8、更进一步的,下端所述的套体的内部前端固设有刻度尺,所述的刻度尺为透明材质,下端所述的滑块内部前端固设有指示销。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0、1.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患者随身携带使用,以此使得患者可随时随地的对上肢肌力进行康复训练处理,提高了患者对本装置进行使用的便捷性,此外,本装置通过力度调节功能的设计,可将训练的力度调节至患者所需要求的范围内,以此避免训练的力度过大对患者的手臂造成伤害或训练的力度过小影响了患者手臂训练效果的事件发生。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指示功能的设计,使得患者对本装置的力度进行调节时,患者只需查看指示销指向刻度尺的数值,即可知晓当前本装置的训练力度处于哪种范围,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增强了患者对本装置训练力度范围进行调节的了解性。技术特征:1.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以及壳体(1)内部中端固设的安装板(2)所组成的安装座,所述的壳体(1)顶部右侧固设的驱动组件(3),可控制壳体(1)中端上下两侧设置的联动组件(4)推动壳体内部左右两侧滑接的位移组件(5)沿着壳体(1)的横向方向进行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所述的滑块(402)与转杆(404)处于左螺纹连接的状态,下端所述的滑块(402)与转杆(404)处于右螺纹连接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402)外部俯视状态的横截面为方形设计,且所述的套体(401)内部俯视状态的横截面为方形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齿轮(302)以及从动齿轮(405)外部套设的罩体(9)与壳体(1)固接相连,所述的罩体(9)右侧设置的锂电池(6)与壳体(1)可进行拆装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电池(6)与电机(301)通过导线连接的方式进行电性相连,以此使得锂电池(6)给电机(301)提供能量供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端所述的套体(401)的内部前端固设有刻度尺(7),所述的刻度尺(7)为透明材质,下端所述的滑块(402)内部前端固设有指示销(8)。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力度可调的锻炼装置,由壳体以及壳体内部中端固设的安装板所组成的安装座,壳体顶部右侧固设的驱动组件,可控制壳体中端上下两侧设置的联动组件推动壳体内部左右两侧滑接的位移组件沿着壳体的横向方向进行位置移动。本技术体积小,便于患者随身携带使用,以此使得患者可随时随地的对上肢肌力进行康复训练处理,提高了患者对本装置进行使用的便捷性,此外,本装置通过力度调节功能的设计,可将训练的力度调节至患者所需要求的范围内,以此避免训练的力度过大对患者的手臂造成伤害或训练的力度过小影响了患者手臂训练效果的事件发生。技术研发人员:宋海涛,贺宏燕,张楠楠,李红,李超,季迎新,李旭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技术研发日:20231129技术公布日:202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