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益智玩具领域,具体是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玩具作为一种陪伴孩子玩乐的物品被广泛应用,益智玩具则是其中一种,不管是少儿类的还是成人类的益智玩具,都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增长智慧,还能协调身体机能。目前大多益智玩具,玩偶与人的交互活动较少,人们难以...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益智玩具领域,具体是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背景技术: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玩具作为一种陪伴孩子玩乐的物品被广泛应用,益智玩具则是其中一种,不管是少儿类的还是成人类的益智玩具,都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增长智慧,还能协调身体机能。目前大多益智玩具,玩偶与人的交互活动较少,人们难以充分的参与到玩偶的运动当中,不利于智力开发、身体机能的锻炼,表演的玩偶自身能实现和反馈的动作较少,益智玩具的乐趣性难以到达预期效果。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让孩子的交互活动更多,可以充分参与玩具部件的运动当中,提高机械方面探索兴趣。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3、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包括可运动玩偶、驱动装置和壳体,所述可运动玩偶包括左右连杆臂、玩偶躯干和支腿,所述左右连杆臂和支腿分别连接在玩偶躯干的左右侧和下端,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壳体上,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端与左右连杆臂和支腿均转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左右连杆臂摆动和支腿转动。4、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皮带轮组件、直线往复机构、行走轮、第一驱动连杆、第二驱动连杆、齿轮传动机构、转动轮和第三驱动连杆,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的一个皮带轮与所述直线往复机构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直线往复机构的往复端与行走轮的轮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行走轮的轮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连杆和第二驱动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和第二驱动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右连杆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另一个皮带轮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固定端连接,且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端与所述转动轮连接,所述转动轮与所述第三驱动连杆偏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连杆与所述支腿转动连接。5、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皮带,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安装在壳体上,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6、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直线往复机构包括转动轴承、滑槽导轨、限位块和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的一端与行走轮的轮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滑槽导轨上,所述滑槽导轨的滑槽与转动轴承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承偏心转动连接在所述从动带轮上,所述限位块安装在壳体上,且与所述l型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7、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在所述主动带轮的轮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转动轮同轴连接。8、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手柄和转盘机构,所述手柄连接在转盘机构上,所述转盘机构与第一皮带轮组件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皮带轮组件皮带轮组件转动。9、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行走轮外,所述凹槽上表面为弧形凹面。10、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音乐机芯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音乐机芯通过第二皮带轮组件驱动发声,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11、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的其中一个带轮与所述音乐机芯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用于所述音乐机芯驱动发声。12、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与所述左右连杆臂及支腿的驱动端联动。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4、通过手动控制互动型玩具主体的启动和关闭,通过手动驱动装置,表演人物可以同时拥有两种运动动作,即“双前手研磨”和“左后腿转轮子”,增加了该玩具与孩子之间的交互,使孩子充分参与到游戏中,能开发孩子智力、增长智慧,协调孩子身体机能。15、通过配备音乐机芯,带来悠扬的音乐,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提升了玩具使用率。16、对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可视化处理,孩子在驱动玩具时,通过手动摇动手柄驱动机构,继而内部机构带动互动型表演主体部件随之运动,可以直观的看到内部结构工作,进而被内部结构的运动原理吸引,引发探索、思考与研究,起到开发智力增长智慧作用。17、本实用新型外表更精巧、制作更精良、审美搭配更高,提高了玩具的实用性和使用率。技术特征:1.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包括可运动玩偶(1)、驱动装置(2)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运动玩偶(1)包括左右连杆臂(11)、玩偶躯干(12)和支腿(13),所述左右连杆臂(11)和支腿(13)分别连接在玩偶躯干(12)的左右侧和下端,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在壳体(3)上,且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端与左右连杆臂(11)和支腿(13)均转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左右连杆臂(11)摆动和支腿(1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皮带轮组件(21)、直线往复机构(22)、行走轮(23)、第一驱动连杆(24)、第二驱动连杆(25)、齿轮传动机构(26)、转动轮(27)和第三驱动连杆(28),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21)安装在壳体(3)上,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21)的一个皮带轮与所述直线往复机构(22)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直线往复机构(22)的往复端与行走轮(23)的轮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行走轮(23)的轮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连杆(24)和第二驱动连杆(25)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连杆(24)和第二驱动连杆(2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右连杆臂(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21)另一个皮带轮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6)的固定端连接,且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6)的传动端与所述转动轮(27)连接,所述转动轮(27)与所述第三驱动连杆(28)偏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连杆(28)与所述支腿(1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21)包括主动带轮(211)、从动带轮(212)和皮带(213),所述主动带轮(211)和从动带轮(212)安装在壳体(3)上,所述主动带轮(211)和从动带轮(212)通过所述皮带(213)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机构(22)包括转动轴承(221)、滑槽导轨(222)、限位块(223)和l型连杆(224),所述l型连杆(224)的一端与行走轮(23)的轮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滑槽导轨(222)上,所述滑槽导轨(222)的滑槽与转动轴承(221)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承(221)偏心转动连接在所述从动带轮(212)上,所述限位块(223)安装在壳体(3)上,且与所述l型连杆(224)的一端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6)包括主动齿轮(261)和从动齿轮(262),所述主动齿轮(261)与从动齿轮(262)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61)连接在所述主动带轮(211)的轮轴上,所述从动齿轮(262)转动连接在壳体(3)上,所述从动齿轮(262)与所述转动轮(27)同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手柄(29)和转盘机构(20),所述手柄(29)连接在转盘机构(20)上,所述转盘机构(20)与第一皮带轮组件(21)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皮带轮组件(21)皮带轮组件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设置有行走轮(23)外,所述凹槽(31)上表面为弧形凹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乐机芯(4)设置在壳体(3)内,所述音乐机芯(4)通过第二皮带轮组件(5)驱动发声,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5)与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5)的其中一个带轮与所述音乐机芯(4)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用于所述音乐机芯(4)驱动发声。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5)与所述左右连杆臂(11)及支腿(13)的驱动端联动。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益智玩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互动型益智玩具,包括可运动玩偶、驱动装置和壳体,所述可运动玩偶包括左右连杆臂、玩偶躯干和支腿,所述左右连杆臂和支腿分别连接在玩偶躯干的左右侧和下端,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壳体上,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端与左右连杆臂和支腿均转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左右连杆臂摆动和支腿转动。能够让孩子的交互活动更多,可以让孩子充分参与玩具部件的运动当中,提高机械方面探索兴趣。技术研发人员:郭巍,鲁彬妍,杨建新,梁雄,牟浩,陈远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华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1208技术公布日:2024/7/11
- 上一篇:一种拳击散打头靶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骨科临床下肢恢复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