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空速降蹦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低空蹦极,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空速降蹦极装置。、速降蹦极是比较受游客欢迎的户外游乐项目之一,在如今市场上各种形式的蹦极游乐项目层出不穷,但是总体上都包含挂快跳器和安全绳悬挂在各种形式的方管或者钢架立柱上,形成自上而下的跳跃体验式的自由落体类运动体验。、由于速降蹦极主要都置于户外使用,...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低空蹦极,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空速降蹦极装置。背景技术:1、速降蹦极是比较受游客欢迎的户外游乐项目之一,在如今市场上各种形式的蹦极游乐项目层出不穷,但是总体上都包含挂快跳器和安全绳悬挂在各种形式的方管或者钢架立柱上,形成自上而下的跳跃体验式的自由落体类运动体验。2、由于速降蹦极主要都置于户外使用,因此本项目在运营成本、设备保养成本等方面都相对较大;因为本项目承重为不锈钢立柱,裸露的钢材在外形上不够美观;再加上本项目自身是利用重力往下落体式的运动,对游客身体健康指标、安全舒适着陆要求及快跳器和安全绳要求都很高,种种特殊要求和弊端都使得本项目在消费客群和美观方面受到了较大影响,因此便于设备保养、运营成本低,安全系数有保障同时扩大了消费客群的低空速降蹦极项目越来越受来自市场的青睐。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空速降蹦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低空速降蹦极装置,所述低空速降蹦极装置包括:4、主立柱,所述主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位于地面的一端设置有斜撑杆,主支撑杆与主立柱之间通过抱箍固定连接,斜撑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连接,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主立柱之间通过抱箍固定连接,主立柱位于斜撑杆的一端设置有防腐木板和平台框,主立柱与平台框之间固定连接,防腐木板固定安装于平台框远离地面的一侧。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支撑杆远离主立柱的近地面侧设置有快跳器挂钩和辅助挂点,主支撑杆的近地面侧设置有安全绳,安全绳的两端分别与主支撑杆和斜撑杆固定连接。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腐木板由若干根木板铺设而成并通过防腐木方木受力支撑,两防腐木方木之间通过螺杆固定连接。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立柱与其他立柱用支撑杆连接做成晶体结构。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立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中转盘。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绳的垂直着落点放置有软包垫。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项目实际体验高度基本在15m以内,可依托其它承重柱,比如水晶钢结构中的主立柱,这种不仅有效解决了低空速降蹦极运动给单根立柱造成的结构受力晃动等安全问题,而且跟其它游乐项目组合形成可玩性更多游乐性强的项目,还有效节约项目用地,实现了使用率最大化,安全可靠,省钱省力,可玩性高。技术特征:1.一种低空速降蹦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空速降蹦极装置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空速降蹦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远离主立柱的近地面侧设置有快跳器挂钩和辅助挂点,主支撑杆的近地面侧设置有安全绳,安全绳的两端分别与主支撑杆和斜撑杆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空速降蹦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木板由若干根木板铺设而成并通过防腐木方木受力支撑,两防腐木方木之间通过螺杆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空速降蹦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中转盘。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空速降蹦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的垂直着落点放置有软包垫。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低空蹦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空速降蹦极装置,所述低空速降蹦极装置包括:主立柱,所述主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位于地面的一端设置有斜撑杆,主支撑杆与主立柱之间通过抱箍固定连接,斜撑杆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连接,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主立柱之间通过抱箍固定连接,斜撑杆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防腐木板和平台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项目实际体验高度基本在15m以内,可依托其它承重柱,比如水晶钢结构中的主立柱,不仅有效解决了低空速降蹦极运动给单根立柱造成的结构受力晃动等安全问题,而且跟其它游乐项目组合形成可玩性更多游乐性强的项目。技术研发人员:易林,张五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奇乐游乐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2技术公布日:2024/7/9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游戏设备摇杆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戏剧舞台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