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式网柱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网柱。、在羽毛球运动中,需要在场地中间架网,一般由球网和网柱组成。根据国际羽联的要求,球网标准为:羽毛球网长.米、宽毫米,为优质深色的天然或人造纤维制成,网孔大小在-毫米之间,网的上沿应缝有宽的双层白布(对折而成),并用细钢丝绳或尼龙绳从夹层穿过,...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网柱。背景技术:1、在羽毛球运动中,需要在场地中间架网,一般由球网和网柱组成。根据国际羽联的要求,球网标准为:羽毛球网长6.10米、宽760毫米,为优质深色的天然或人造纤维制成,网孔大小在15-20毫米之间,网的上沿应缝有75宽的双层白布(对折而成),并用细钢丝绳或尼龙绳从夹层穿过,牢固地张挂在两网柱之间。标准球网应为黄褐色或草绿色。正式比赛时,球网中部上沿离地面必须为1.524米高,球网两端高为1.55米。球网的两端必须与网柱系紧,它们之间不应该有缺缝。网柱的标准为:1、从球场地面起,网柱高1.55米。网柱必须稳固地同地面垂直,并使球网保持紧拉状态。网柱应放置在双打的边线上。2、如不能设置网柱,必须采用其他办法标出边线通过的位置。3、在双打球场上,不论进行的是双打还是单打比赛,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物,均应置于双打边线上。2、为了满足使球网保持拉紧状态的要求,一般可移动式网柱都带有配重,传统的网柱配重都相对比较简单,直接与地面接触,一般需要200kg左右才能满足拉紧要求,这样就导致在移动时需要耗费较大力气,很难进行移动。3、现在出现了一些改进的网柱,如公开号为cn20212886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式网柱,通过多个配重块可拆卸地依序迭置于底板上,必要时可将多个配重块拆开进行搬移,可依据适当重量负荷分次搬移。可以看出,该专利虽然改进了不便于移动的问题,但是是通过拆开配重的方式实现的,网柱的整体质量仍然较大。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便式网柱,在满足球网保持拉紧的要求下,整体质量相对传统网柱较轻。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一种轻便式网柱,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侧的立柱以及设置在底座另一侧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其另一端向上翘起。4、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从靠近底座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渐增大。5、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整体圆滑过渡,且与底座的连接处圆滑过渡。6、进一步的,在配重块的底面上设有滚轮。7、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为并排设置的两个。8、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重心位于滚轮的外侧,在自然状态下,滚轮与地面接触且配重块与地面的接触面位于滚轮的外侧。9、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与底座垂直。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面为平面。1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12、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相对底座向上翘起,使配重块与底座之间形成钝角,使得在自然状态下底座与地面脱离,立柱向配重块一侧偏转,使用状态下配重块与地面脱离,相比于传统配重与地面接触的结构具备更大的重力势能,立柱始终具有向外侧偏转的趋势,在同等配重重量的情况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需要对立柱施加更大的拉力才能使立柱处于垂直状态,也就是说在使用同等规格球网时,可以使用更小的配重即可满足使用要求,网柱整体更加轻便,也更加便于移动。技术特征:1.一种轻便式网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一侧的立柱(3)以及设置在底座(1)另一侧的配重块(2),所述配重块(2)的一端与底座(1)连接,其另一端向上翘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式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从靠近底座(1)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便式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整体圆滑过渡,且与底座(1)的连接处圆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式网柱,其特征在于在配重块(2)的底面上设有滚轮(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便式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为并排设置的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便式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的重心位于滚轮(4)的外侧,在自然状态下,滚轮(4)与地面接触且配重块(2)与地面的接触面位于滚轮(4)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式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底座(1)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式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为平面。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轻便式网柱,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侧的立柱以及设置在底座另一侧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其另一端向上翘起。本技术的配重块相对底座向上翘起,使配重块与底座之间形成钝角,使得在自然状态下底座与地面脱离,立柱向配重块一侧偏转,使用状态下配重块与地面脱离,相比于传统配重与地面接触的结构具备更大的重力势能,立柱始终具有向外侧偏转的趋势,在同等配重重量的情况下,使用本技术的结构需要对立柱施加更大的拉力才能使立柱处于垂直状态,也就是说在使用同等规格球网时,可以使用更小的配重即可满足使用要求,网柱整体更加轻便,也更加便于移动。技术研发人员:黄健,谭国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浩康体育发展(浙江)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28技术公布日:2024/7/9
- 上一篇:一种旋转秋千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装拆使用的泡泡机组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