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家吸气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背景技术:1、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家吸气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2、现有的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便于患者可循序渐进的进行肺功能训练,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筒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筒体的底端外表面上安装有软导管,所述软导管的一端安装有呼吸罩,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空间调节组件。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间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于弹簧另一端的调节活塞板,所述调节活塞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筒体顶部的外侧,且与筒体的内壁螺纹连接。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杆延伸至筒体外侧的一端安装有拨杆。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塞板、调节活塞板的外表面上均套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外表面与筒体的内壁活动连接。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与软导管、呼吸罩的外表面活动连接。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侧与软导管、呼吸罩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盖板之间安装有锁扣。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当需要进行肺功能训练时,可通过将呼吸罩拿起与嘴部贴合,再吹气或者吸气,会使得活塞板可沿着筒体的内壁上、下移动,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弹簧与空间调节组件循序渐进的产生不同程度的吹、吸阻力,达到肺功能训练的目的,避免出现无法根据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通过转动螺纹杆可使得螺纹杆带动调节活塞板和活塞板一起沿着筒体的内壁上升或者下降,当活塞板上升时,活塞板底部的空间增大,吹气时,需要较多气体逐渐填充底部空间,直至吹动活塞板向上移动将弹簧压缩一定程度为止,当活塞板下降时,活塞板底部的空间减小,吹气时,需要较少气体逐渐填充底部空间,从而起到可循序渐进,对肺功能进行训练的作用。技术特征:1.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可视窗口(3),所述筒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所述筒体(1)的底端外表面上安装有软导管(4),所述软导管(4)的一端安装有呼吸罩(5),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活塞板(9),所述活塞板(9)的上表面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设置有空间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于弹簧(10)另一端的调节活塞板(11),所述调节活塞板(1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一端延伸至筒体(1)顶部的外侧,且与筒体(1)的内壁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3)延伸至筒体(1)外侧的一端安装有拨杆(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9)、调节活塞板(11)的外表面上均套设有密封垫片(12),所述密封垫片(12)的外表面与筒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外表面与软导管(4)、呼吸罩(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的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内侧与软导管(4)、呼吸罩(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架(6)、盖板(7)之间安装有锁扣(8)。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筒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筒体的底端外表面上安装有软导管,所述软导管的一端安装有呼吸罩,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弹簧。本技术当需要进行肺功能训练时,可通过将呼吸罩拿起与嘴部贴合,再吹气或者吸气,会使得活塞板可沿着筒体的内壁上、下移动,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弹簧与空间调节组件循序渐进的产生不同程度的吹、吸阻力,达到肺功能训练的目的,避免出现无法根据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何小双,屈媛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1025技术公布日:2024/7/4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玩偶面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坐体前屈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