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在当前的健身器材市场中,健身凳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健身房的设备,主要用于辅助进行力量训练、核心肌群锻炼等。目前,通常采用阻力绳为健身凳的训练绳提供阻力来源,通过阻力绳的弹性阻力,让用户在进行各种练习时感受到阻力,以达到锻炼的...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背景技术:1、在当前的健身器材市场中,健身凳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健身房的设备,主要用于辅助进行力量训练、核心肌群锻炼等。目前,通常采用阻力绳为健身凳的训练绳提供阻力来源,通过阻力绳的弹性阻力,让用户在进行各种练习时感受到阻力,以达到锻炼的效果。2、然而,此类健身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阻力绳提供的阻力是固定的,用户无法根据个人的锻炼需求或锻炼阶段来调整阻力大小,这限制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锻炼效果。其次,由于依赖单一的阻力绳,这种健身凳的训练模式较为单一,不能提供多样化的锻炼方式,这可能导致用户的锻炼体验不够全面,难以针对特定肌群进行针对性训练。3、因此,现有的健身凳在简便性和易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在适应不同用户需求和提供多样化训练方面的仍然存在不足。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具备可调节的阻力系统,可以使得健身凳具备更加多样化的训练模式。2、本申请提供一种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包括:主体,其构成健身凳的支撑结构,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槽;靠背,其两端分别为铰接连接于主体的上表面的铰接端以及位于铰接端对侧的翻转端,翻转端可相对于主体的上表面向上翻转或向下闭合容纳槽,靠背包括面向容纳槽的内侧表面和面向主体外侧的外侧表面;传力系统,其用于传递阻力进行训练,传力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绳轮,其设于靠背的内侧表面上且靠近靠背的翻转端;至少一个第二导绳轮,其可相对于靠背的内侧表面滑动设置;拉绳,其在第一导绳轮的轮周和第二导绳轮的轮周之间交替地绕行以连接第一导绳轮和第二导绳轮,拉绳的两端形成供使用者施力的施力端;阻力系统,其用于为训练提供阻力,阻力系统包括:电机,其连接第二导绳轮,以向第二导绳轮提供远离第一导绳轮的力;输入端,其用于输入选择的训练模式;控制器,其与电机和输入端连接,控制器可接收输入端输入的训练模式对应的信号并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出力大小和/或输出模式向拉绳的施力端提供相应的阻力,从而切换至相应的训练模式。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力系统还包括传力座,传力座的表面与靠背的内侧表面平行且相对于靠背的内侧表面滑动设置,第二导绳轮设于传力座上,阻力系统还包括弹性动力绳,弹性动力绳设置于容纳槽内,弹性动力绳的一端连接主体,另一端连接传力座,弹性动力绳始终处于拉紧状态,以为拉绳提供张紧力。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动力绳设置有两根,每根弹性动力绳的最大承力公斤数为10kg。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机通过传力绳连接第二导绳轮,在容纳槽的底面设有第三导绳轮,传力绳从下方绕经第三导绳轮与电机连接,第三导绳轮的转轴平行于靠背的转轴且传力绳与第三导绳轮的切点位于第一导绳轮和第二导绳轮所在的平面上。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靠近靠背两侧的第一导绳轮处分别设有一个拉力臂,拉力臂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拉绳的两个施力端穿过拉力臂向外导出,拉力臂与靠背连接的一端设有调角罩且调角罩与第一导绳轮同轴设置,调角罩的同一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靠背上固定设有调节座,调节座盖设于调角罩外且调节座上对应各调角罩分别插设有定位轴,通过将拉力臂转动至设定角度并将定位轴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实现对拉力臂角度的调节和定位。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靠背的内侧表面还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一端与靠背铰接,支撑架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口,在容纳槽的底面设有两个以上卡接柱,卡接口可卡接于任意一个卡接柱以使得靠背翻转并支撑于不同的角度下。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容纳槽的底面设有铰接座,在靠背的两侧靠近铰接端设有铰接架,铰接架包括沿靠背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架体以及由主架体的底部向铰接座的方向弯折设置的弯折部,弯折部的端部与铰接座的顶部铰接连接,在弯折部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开口与主架体相对,在铰接座上设有限位柱,限位柱在铰接架的转动路径上与限位槽相对,以使得当靠背向上翻转至限位柱插入限位槽中时,靠背继续翻转的运动被限制。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与靠背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支撑架主体和两侧铰接架的主架体,两个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由支撑架主体向铰接架逐渐增大,在连接部和靠背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安全空间。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坐垫,坐垫设于主体的上表面,靠背的铰接端靠近坐垫,当靠背平铺于主体的上表面时,坐垫和靠背共同封闭容纳槽;在主体的上部设有覆盖主体的上表面的支撑座,由支撑座限定出容纳槽,支撑座靠近两侧设有与主体的顶部侧边齐平的装配表面,在位于坐垫下方的两侧装配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装配孔,在坐垫的下表面对应第一装配孔设有第一装配件,第一装配件包括相对弯折设置的第一装配板面和限位板面,第一装配板面与坐垫的下表面紧固连接,限位板面的一端朝向坐垫的与靠背对接的一侧延伸形成限位部;当安装坐垫时,将坐垫向外错位地覆盖在主体的上表面并将限位板面插入第一装配孔中,对坐垫施加朝向靠背方向的推力,以将限位部限位于装配表面的下方,以对坐垫进行限位。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坐垫的下表面还设有装配座,装配座包括与坐垫紧固连接的第二装配板面、由第二装配板面向下延伸至支撑座的支撑部以及位于支撑部底部的第三装配板面,第三装配板面与支撑座的底面平行并与支撑座的底面紧固连接,以对坐垫进行固定。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配备有可调节的阻力系统,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锻炼需求或阶段选择合适的阻力水平和输出模式,使得健身凳能够支持多样化的锻炼方式,从而增加用户锻炼的多样性,提高健身凳的个性化和灵活性,使得健身凳可以满足从初学者至具有特定锻炼需求的高级用户等各类人群,增强了健身凳的适用性和用户体验,解决了传统健身设备功能单一、用户训练体验有限的问题。技术特征:1.一种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系统还包括传力座,所述传力座的表面与所述靠背的内侧表面平行且相对于所述靠背的所述内侧表面滑动设置,所述第二导绳轮设于所述传力座上,所述阻力系统还包括弹性动力绳,所述弹性动力绳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弹性动力绳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力座,所述弹性动力绳始终处于拉紧状态,以为所述拉绳提供张紧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动力绳设置有两根,每根所述弹性动力绳的最大承力公斤数为10k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传力绳连接所述第二导绳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面设有第三导绳轮,所述传力绳从下方绕经所述第三导绳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三导绳轮的转轴平行于所述靠背的转轴且所述传力绳与所述第三导绳轮的切点位于所述第一导绳轮和所述第二导绳轮所在的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靠背两侧的所述第一导绳轮处分别设有一个拉力臂,所述拉力臂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拉绳的两个所述施力端穿过所述拉力臂向外导出,所述拉力臂与所述靠背连接的一端设有调角罩且所述调角罩与所述第一导绳轮同轴设置,所述调角罩的同一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在所述靠背上固定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盖设于所述调角罩外且所述调节座上对应各调角罩分别插设有定位轴,通过将所述拉力臂转动至设定角度并将所述定位轴插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中,实现对所述拉力臂角度的调节和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背的所述内侧表面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靠背铰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口,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面设有两个以上卡接柱,所述卡接口可卡接于任意一个卡接柱以使得所述靠背翻转并支撑于不同的角度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面设有铰接座,在所述靠背的两侧靠近铰接端设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包括沿所述靠背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架体以及由所述主架体的底部向所述铰接座的方向弯折设置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与所述铰接座的顶部铰接连接,在所述弯折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开口与所述主架体相对,在所述铰接座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在所述铰接架的转动路径上与所述限位槽相对,以使得当所述靠背向上翻转至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槽中时,所述靠背继续翻转的运动被限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靠背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支撑架主体和两侧所述铰接架的所述主架体,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由所述支撑架主体向所述铰接架逐渐增大,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靠背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形成安全空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垫,所述坐垫设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所述靠背的所述铰接端靠近所述坐垫,当所述靠背平铺于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时,所述坐垫和所述靠背共同封闭所述容纳槽;在所述主体的上部设有覆盖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的支撑座,由所述支撑座限定出所述容纳槽,所述支撑座靠近两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的顶部侧边齐平的装配表面,在位于所述坐垫下方的两侧所述装配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装配孔,在所述坐垫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装配孔设有第一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包括相对弯折设置的第一装配板面和限位板面,第一装配板面与所述坐垫的下表面紧固连接,所述限位板面的一端朝向所述坐垫的与所述靠背对接的一侧延伸形成限位部;当安装所述坐垫时,将所述坐垫向外错位地覆盖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并将所述限位板面插入所述第一装配孔中,对所述坐垫施加朝向所述靠背方向的推力,以将所述限位部限位于所述装配表面的下方,对所述坐垫进行限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坐垫的下表面还设有装配座,所述装配座包括与所述坐垫紧固连接的第二装配板面、由所述第二装配板面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支撑部底部的第三装配板面,所述第三装配板面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平行并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紧固连接,以对所述坐垫进行固定。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包括:主体、可相对于主体向上翻转的靠背、传力系统以及阻力系统;传力系统包括设于靠背的翻转端的第一导绳轮、可相对于靠背滑动设置的第二导绳轮,拉绳在第一导绳轮的轮周和第二导绳轮的轮周之间交替地绕行,拉绳的两端形成供使用者施力的施力端;阻力系统包括电机、输入端及控制器,电机连接第二导绳轮;控制器与电机和输入端连接,控制器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出力大小和/或输出模式向拉绳的施力端提供相应的阻力,从而切换至相应的训练模式。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健身凳的适用性,还增加了训练的多样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训练需求。技术研发人员:朱云涛,张武凯,赵林斌,刘永亮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力适(青岛)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4

具备多种训练模式的健身凳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