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型玩具框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组装型玩具框架,详细地,涉及如下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即使没有单独的紧固部件也可以将块牢固地固定,能够以多种形态进行相互连接,从而可以容易形成使用人员需要的形状。、作为学前幼儿或小学低年级儿童用于开发智力和创造力的游戏用具,已开发了多种组装性玩具并投入到了市场。、通常,组装型玩具由正...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组装型玩具框架,详细地,涉及如下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即使没有单独的紧固部件也可以将块牢固地固定,能够以多种形态进行相互连接,从而可以容易形成使用人员需要的形状。背景技术:1、作为学前幼儿或小学低年级儿童用于开发智力和创造力的游戏用具,已开发了多种组装性玩具并投入到了市场。2、通常,组装型玩具由正方形、矩形、圆筒形、杆型等多个块构成,呈正方形、矩形、圆筒形的块在前表面形成多个结合突起,在背面形成凹槽,通过结合突起与凹槽的强行扣入来匹配结合,从而通过块的连续相互连接形成多种形状。3、并且,杆型块隔着规定间隔形成贯通孔,在将2个杆型块彼此相对的状态下,结合销或螺栓及螺母等扣件贯通上述贯通孔来形成规定形状。4、但是,上述正方形、矩形、圆筒形块通过结合突起与凹槽的强行扣入相结合,因此,当结合突起与凹槽过度强行扣入时,所结合的块无法分离,或者当结合突起与凹槽的结合松弛时,多个块将随意分离。5、并且,杆型块具有通过贯通孔紧固扣件以此使杆型块彼此连接的结构,因此,具有在杆型块的每个连接部位均需要扣件的问题。6、因此,本申请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了即使没有单独的紧固部件也可以将块牢固地固定,并且,能够以多种形态相互连接的组装型玩具框架,且已提交专利申请并得到专利授权(授权专利第10-2007717号“组装型玩具框架”)。7、由本申请人开发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具有如下特征性结构,包括:本体100,在长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夹具200;以及扣件300,插入到形成在上述夹具200的中空孔,以使多个本体100沿着上述长度方向彼此连接。8、但是,对于上述组装型玩具框架,由于具有扣件300在高度与本体100的厚度相同的状态下插入到形成在夹具200的中空孔来使一对本体100沿着长度方向彼此连接的结构,因此,在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牢固地结合多个本体100的固定力方面具有优点,但存在无法向上述厚度方向,即,上下方向扩张多个本体100的问题。9、因此,为了向上下方向扩张多个本体100而需要扣件300与待扩张的多个本体100的整体高度对应,因此,具有需要单独制造不同长度的扣件300的问题,并且,即使制造多种长度的扣件300,也存在很难符合使用人员偏好的问题。10、本申请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与此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有韩国授权专利第10-2007717号“组装型玩具框架”。技术实现思路1、技术问题2、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可使用相同规格的结合部来使多个本体沿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或厚度方向(上下方向)扩张。3、技术方案4、本发明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可包括:本体;以及夹具,形成在上述本体的至少一部分,与相反侧本体相匹配;上述夹具包括:连接部,从上述本体的一侧或另一侧向外侧突出形成,来形成中空孔;支撑部,从上述连接部的前端向上或向下突出形成,安置在连接部的中空孔,上述连接部形成于相反侧本体;插头,以与上述支撑部相向的方式与上述本体形成为一体,朝向上述支撑部突出形成,与上述支撑部位于相同线上;以及插口,形成在上述连接部与上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在相反侧本体的插头插入并安置在上述插口,当上述本体通过上述夹具与相反侧本体相连接时,在上述连接位置形成能够与上述中空孔相连通且内径大于上述中空孔的直径的放置空间,在上述放置空间插入结合部,上述结合部用于使多个上述本体向长度方向或上下方向扩张,当上述结合部从上部向下部方向或从下部向上部方向插入到上述放置空间时,在上述放置空间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用于抑制上述结合部的移动的放置面。5、并且,上述连接部的自由端可形成半圆形外周面或多边形的半外周面,上述本体与上述连接部相连接的部分与上述连接部的自由端的形状相应地形成半圆形内周面或多边形的半内周面。6、并且,上述支撑部可向形成在相反侧本体的连接部的中空孔插入之后进行直线移动来与形成在上述相反侧本体的插头实现紧固。7、并且,上述放置空间可被第一台阶部件、第二台阶部件及第三台阶部件划分,上述第一台阶部件通过将上述连接部切开而成,上述第二台阶部件从上述支撑部朝向上述插头突出形成,上述第三台阶部件从上述插头朝向上述支撑部突出形成,上述第一台阶部件、上述第二台阶部件及上述第三台阶部件形成上述放置面。8、并且,上述结合部可包括盖销,使上述本体向长度方向扩张或者对形成在上述本体的中空孔进行收尾处理,上述盖销插入到上述放置空间且高度为上述本体厚度的一半。9、并且,上述盖销可包括:第一头部,用于覆盖上述中空孔;第一杆部,呈中空形态,从上述第一头部的一侧延伸而成,向上述中空孔插入;以及第一钩部,从上述第一杆部延伸而成,向上述放置空间插入,通过与上述放置面相接触而被卡定。10、并且,上述结合部还可包括使上述本体向上下方向扩张的连接销,上述连接销包括:第二头部,用于覆盖上述中空孔;第二杆部,呈中空形态,从上述第二头部的一侧及另一侧分别延伸而成,向上述中空孔插入;以及第二钩部,从上述第二杆部延伸而成,向上述放置空间插入,通过与上述放置面相接触而被卡定。11、并且,形成在上述第二头部一侧的上述第二杆部和上述第二钩部可插入到中空孔,上述中空孔形成在上下设置的一对上述本体中的一个上述本体,形成在上述第二头部另一侧的上述第二杆部和上述第二钩部插入到形成于剩余一个上述本体的中空孔。12、并且,上述结合部还可包括防止上述盖销或上述连接销脱离的固定销,上述固定销包括:第三头部,用于覆盖上述中空孔;第三杆部,从上述第三头部的一侧延伸而成,向上述中空孔插入;第三钩部,从上述第三杆部延伸而成,向上述放置空间插入,通过与上述放置面相接触而被卡定;以及加压片,外径小于上述第三杆部的外径且从上述第三杆部延伸而成,向上述盖销的上述第一杆部或上述连接销的第一杆部的内侧空间插入,以对上述第一杆部的内表面或上述第二杆部的内表面进行弹性加压。13、并且,上述本体可以被制成块、板、轮中的一种形态。14、发明的效果15、本发明的组装型玩具框架提供可利用标准化的结合来使本体沿长度方向或上下方向连接的结构,因此,本体可以按使用人员的需求轻松扩张。16、并且,本发明的组装型玩具框架无需为了迎合使用人员的意图而制造具有多种长度或尺寸的结合部,因此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和销售费用。17、并且,本发明的组装型玩具框架提供可以在多个本体相互连接的位置插入并紧固一个或多个结合部的结构,因此,多个本体可以沿长度方向或上下方向牢固地连接。18、并且,在本发明的组装型玩具框架中,具有夹具可适用于多种形态的本体的结构,因此可以提高产品的多样性和兼容性。技术特征:1.一种组装型玩具框架,包括:本体;以及夹具,形成在上述本体的至少一部分,与相反侧本体相匹配,上述夹具包括:连接部,从上述本体的一侧或另一侧向外侧突出形成,来形成中空孔;支撑部,从上述连接部的前端向上或向下突出形成,安置在连接部的中空孔,上述连接部形成于相反侧本体;插头,以与上述支撑部相向的方式与上述本体形成为一体,朝向上述支撑部突出形成,与上述支撑部位于相同线上;以及插口,形成在上述连接部与上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在相反侧本体的插头插入并安置在上述插口,上述组装型玩具框架的特征在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的自由端形成半圆形外周面或多边形的半外周面,上述本体与上述连接部相连接的部分与上述连接部的自由端的形状相应地形成半圆形内周面或多边形的半内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向形成在相反侧本体的连接部的中空孔插入之后进行直线移动来与形成在上述相反侧本体的插头实现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盖销包括: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形成在上述第二头部一侧的上述第二杆部和上述第二钩部插入到中空孔,上述中空孔形成在上下设置的一对上述本体中的一个上述本体,形成在上述第二头部另一侧的上述第二杆部和上述第二钩部插入到形成于剩余一个上述本体的中空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型玩具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能够被制成块、板、轮中的一种形态。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如下的一种组装型玩具框架,即使没有单独的紧固部件也可以将块牢固地固定,能够以多种形态进行相互连接,从而可以容易形成使用人员需要的形状。技术研发人员:尹二植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尹二植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