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锻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同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着脑梗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上肢功能障碍成为脑梗后患者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锻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1、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同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着脑梗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上肢功能障碍成为脑梗后患者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未能进行有效护理,将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对改善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现有技术中,针对脑梗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锻炼的装置一般都是提拉式,需要患者双手配合共同锻炼,而且锻炼器械较大,对于使用环境的要求较大,不便于携带使用,同时现今针对脑梗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锻炼的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陪护人员在旁监护,脑梗患者无法自行进行锻炼,同时由于脑梗患者在锻炼过程由于自身惰性容易偷懒,而现今的上肢功能障碍锻炼装置不具有防偷懒功能,导致其使用的功能性单一,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此,现提出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包括:3、撑肘座,所述撑肘座用于患者上肢手肘处的支撑;4、载臂座,所述载臂座端部可围绕撑肘座的外壁转动,且所述撑肘座顶端远离撑肘座的一侧设于握持机构,所述握持机构用于手掌的握持以及手指的按压训练;5、底座板,所述底座板设置于载臂座的下方并与撑肘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板和载臂座之间设有阻力机构,所述阻力机构用于对载臂座转动过程中提供阻力。6、优选的,所述载臂座的顶端且位于撑肘座和握持机构之间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约束绑带,所述约束绑带用于上肢在载臂座上的约束,所述撑肘座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销轴,所述载臂座靠近撑肘座的端部呈u字形,且所述载臂座靠近撑肘座端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活动套设于限位销轴外壁,所述撑肘座顶端设有内凹垫片。7、优选的,所述握持机构包括与载臂座顶端固定的握持架,所述握持架背离撑肘座的一侧活动插接有握持柄,所述握持柄与握持架内侧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用于握持柄缩入握持架内部时提供阻力。8、优选的,所述握持架内部正对握持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座,所述气囊座与握持柄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座两端部设有与气囊内部相连通的输气通道,所述气囊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输气通道相连通的输气管,所述握持架两侧内部均设有与输气管一端相连通的气阻机构,所述气阻机构用于握持柄缩入握持架内部时提供阻力。9、优选的,所述气阻机构包括与输气管相连通的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内部活动设有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顶部与圆柱筒内腔底部之间设有第三弹簧。10、优选的,所述限位销轴外壁开设有环形齿槽,所述载臂座内部开设有与圆形通孔相连通的直线通槽,所述直线通槽内活动设有锁止爪,所述锁止爪正对限位销轴的一端为与环形齿槽相匹配的圆弧齿条状,所述握持架两侧内腔底部均设有可转动的收卷轮,所述收卷轮外壁卷绕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直线通槽内部且位于第二牵引绳正下方位置处设有可转动的定滑轮,所述第二牵引绳一端绕过定滑轮底部外壁后与锁止爪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轮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活塞总成正对传动齿轮的一侧开设有齿条槽,所述活塞总成通过齿条槽与传动齿轮外壁啮合连接。11、优选的,所述底座板顶端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安装开槽,所述阻力机构包括安装开槽内靠近撑肘座的端部设置的可沿着安装开槽内壁移动的滑动座,所述安装开槽远离撑肘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与滑动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动座与载臂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绳。12、优选的,所述安装开槽内腔且位于限位挡块背离滑动座的一侧位置设有可转动的传输辊,所述传输辊外壁间隔开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限位挡块与滑动座相对一侧均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用于第一弹簧在限位挡块和滑动座之间安装的定位,所述第一牵引绳背离滑动座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弹簧、弹簧座、限位挡块和环形槽后与载臂座端部固定连接。13、优选的,所述所述安装开槽内腔且位于滑动座背离限位挡块一侧位置活动设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背离滑动座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背离调节滑块的端部与安装开槽内壁转动连接。14、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5、步骤一,患者将上肢放置在载臂座上,并使手肘处抵靠在撑肘座的内凹垫片位置,手掌部位握持握持架,在握持握持架过程中对握持柄进行按压,通过气囊、第二弹簧、第三弹簧以及活塞总成和圆柱筒之间产生的阻力作用,使手掌对握持柄按压过程中会受到弹性阻力作用而得到对手掌部分的康复锻炼作用;16、步骤二,当手掌将握持柄按压到位并握持握持架后,握持柄在到位移动过程中会挤压气囊,气囊压缩将其内部气体通过气囊座上的锁止爪以及输气管输送至圆柱筒内部,通过气压作用驱动活塞总成向下移动压缩第三弹簧,活塞总成在下移过程通过齿条槽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同步同向带动收卷轮转动对第二牵引绳进行收卷,第二牵引绳在收卷过程中会驱动锁止爪在直线通槽内进行回缩移动,使锁止爪端部的圆弧齿条状能够与限位销轴上的环形齿槽位置处分离,从而解锁限位销轴与载臂座之间的转动锁止状态,使环着只有在保持手掌锻炼的同时才能进行手臂位置的锻炼,而且手掌锻炼撤销的同时握持架位置会被锁止,无法进行手臂位置锻炼,实现防偷懒;17、步骤三,在步骤二的基础上,患者只需向上抬起手臂,配合约束绑带对手臂和载臂座之间的约束,使手臂可带动载臂座转动,在此过程中,由于载臂座转动会拉动第一牵引绳,使第一牵引绳带动滑动座在安装开槽内移动而挤压压缩第一弹簧,从而可通过第一弹簧压缩产生的阻力作用实现手臂在上抬过程的锻炼,而且可根据具体锻炼强度需求,通过在限位挡块和滑动座之间增减第一弹簧的数量即可达到,同时也可通过手动转动内螺纹管,驱动螺纹杆在内螺纹管内收缩或伸出,调节限位挡块和滑动座之间的初始间距,如此即可对第一弹簧初始压缩量进行调节,从而使载臂座转动抬起所受阻力强度的调节范围更加广泛。1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9、本发明可达到对患者上肢部位的手臂和手掌的同时锻炼,实现多方位同步锻炼,而且还能在两项同时锻炼过程中起到防偷懒作用,避免患者由于偷懒心理只进行单一部位的训练,提高了锻炼装置的督促效果,从而增强锻炼装置的功能性,更加满足使用需求。20、本发明通过握持架内圆柱筒、活塞总成、第三弹簧、齿条槽、传动齿轮、收卷轮和第二牵引绳的配合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对握持柄按压提供阻力作用,同时还能利用握持柄的按压对锁止爪进行收起,实现对载臂座旋转锁止状态的解锁,功能性更高,实用性更强。21、本发明通过底座板的安装开槽内配置限位挡块、滑动座、第一弹簧、弹簧座、传输辊、第一牵引绳、调节滑块、螺纹杆和内螺纹管,能够对载臂座向上转动提供弹性阻力,满足患者上肢训练需求的同时,还能通过增减第一弹簧数量以及调节第一弹簧初始形变量来改变对载臂座提供的弹性阻力强度,以满足多种训练需求,使得训练装置的适配性更高。
- 上一篇:一种基于语音交互系统的互动型醒狮
- 下一篇:一种初学者用乒乓球训练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