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普洱茶以大叶种晒青绿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微生物固态发酵)制成。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类型。“固态发酵”是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一道特殊的工序,也是形成普洱熟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关于普洱茶“...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背景技术:1、普洱茶以大叶种晒青绿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微生物固态发酵)制成。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类型。“固态发酵”是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一道特殊的工序,也是形成普洱熟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关于普洱茶“固态发酵”的实质,主要有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湿热作用,二是酶作用,三是微生物作用。固态发酵过程的控制对改变普洱熟茶的品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根据前人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影响普洱茶品质风味形成的微生物主要有霉菌、酵母、细菌等,其中曲霉类为优势菌株,在发酵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的加工方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易把握发酵流程的控制性和一致性,对于改善普洱茶的风味和品质效果一般。2、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可以消除现有装置存在的弊端。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品质不佳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4、步骤一:茶叶选择,选择适量的优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茶叶应具备完整叶片和适宜的嫩度;5、步骤二:菌种选择与培养,选择适宜的发酵菌种,如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霉菌(aspergillus niger),将菌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保持培养温度在28℃至32℃之间,培养时间为24至48小时,获得高活性的菌种液;6、步骤三:杀青,将晒青毛茶在180℃至2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杀青处理,持续时间为5至10分钟,以杀灭茶叶表面的杂菌,确保茶叶内含物质的活性;7、步骤四: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机械或手工揉捻,揉捻时间为30至60分钟,以增加茶叶的表面积,便于后续发酵;8、步骤五:渥堆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堆积在发酵室内,堆积高度为50至80厘米,保持发酵室内温度在25℃至35℃之间,湿度控制在60%至75%之间,均匀喷洒活性菌种液,使用喷洒量为茶叶重量的10%至15%,每隔2至3天进行翻堆一次,发酵时间为7至15天;9、步骤六:干燥,当茶叶达到预期的发酵程度时,将其摊开放置进行干燥,采用阴干或烘干的方法去除多余的水分,阴干时间为24至48小时,或在60℃至80℃下烘干6至8小时;10、步骤七:后发酵,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密封储藏,储藏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湿度控制在65%至75%之间,后发酵时间为3至6个月,以进一步提升普洱茶的品质和风味。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12、在一种可选方案中:还包括步骤八:包装:将后发酵完成的普洱茶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茶叶,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进行真空包装或氮气包装,以防止茶叶氧化,制成成品。13、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发酵菌种为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霉菌(aspergillus niger)的复合菌种。14、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5℃至35℃之间,湿度控制在60%至75%之间。15、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发酵时间为7至15天,每隔2至3天进行一次翻堆。16、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后发酵时间为3至6个月,后发酵过程中每月进行一次茶叶的翻动和检查,以保证后发酵的均匀性。17、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干燥方法为阴干,阴干时间为24至48小时,或在60℃至80℃下烘干6至8小时,以确保茶叶中的水分含量控制在8%至12%之间。1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茶叶在后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湿度控制在65%至75%之间,储藏环境应避光、通风良好。1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包装步骤中,使用真空包装或氮气包装,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香气,延长保质期。2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21、本发明通过选择和培养特定的发酵菌种(酵母菌、乳酸菌和霉菌),并将其引入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中。这一创新点在于通过外源添加的菌种增强发酵过程的控制性和一致性,改善普洱茶的风味和品质;详细描述了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的控制范围以及发酵时间和翻堆频率。这些参数的精确控制确保了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发酵质量的可控性;明确了后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后发酵时间的规定。这一环节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延长和优化后发酵时间,进一步提升普洱茶的香气、口感和健康功能;通过使用真空包装或氮气包装来防止茶叶氧化,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香气,延长普洱茶的保质期。技术特征:1.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八:包装:将后发酵完成的普洱茶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茶叶,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进行真空包装或氮气包装,以防止茶叶氧化,制成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种为酵母菌、乳酸菌和霉菌的复合菌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5℃至35℃之间,湿度控制在60%至7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时间为7至15天,每隔2至3天进行一次翻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发酵时间为3至6个月,后发酵过程中每月进行一次茶叶的翻动和检查,以保证后发酵的均匀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方法为阴干,阴干时间为24至48小时,或在60℃至80℃下烘干6至8小时,以确保茶叶中的水分含量控制在8%至12%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在后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湿度控制在65%至75%之间,储藏环境应避光、通风良好。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步骤中,使用真空包装或氮气包装,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香气,延长保质期。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择优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选择并培养酵母、乳酸菌和霉菌等发酵菌种,获得活性菌种液;对茶叶进行高温杀青和揉捻处理;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茶叶堆积发酵,并喷洒活性菌种液,进行多次翻堆;当发酵达到预期程度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后发酵,以提升茶叶品质;最后进行筛选和包装。本发明通过外源添加特定菌种和精确控制发酵参数,提高了普洱茶的发酵质量和风味,优化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延长了茶叶的保质期。技术研发人员:郑翔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翔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

一种外源添加菌发酵普洱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