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营养品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大部分维生素品种都不稳定,容易受氧、水分、光、热的作用发生变质,可通过微胶囊技术将维生素制备成微胶囊来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生物利用度。、现有技术中维生素微胶囊基本都采用如下方法来制备:、将维生素进行溶解或熔融;、将溶解或...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申请涉及营养品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大部分维生素品种都不稳定,容易受氧、水分、光、热的作用发生变质,可通过微胶囊技术将维生素制备成微胶囊来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生物利用度。2、现有技术中维生素微胶囊基本都采用如下方法来制备:1、将维生素进行溶解或熔融;2、将溶解或熔融的维生素加入到溶解了包埋材料的水相中经高速剪切以及通过均质机进行均质得到维生素乳液;3、维生素乳液经过喷雾干燥或喷雾造粒得到两种不同粒度规格的微胶囊。3、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维生素微胶囊时,通常需要将维生素乳液经高压喷雾泵增压后送入喷雾干燥塔内进行喷雾干燥。通过喷雾干燥塔的雾化喷嘴将乳液雾化,雾化后的乳液与高温气流进行水分及热量的交换,得到含水量很低的微胶囊,同时乳液中的水分被热空气带出喷雾干燥塔。4、现有技术中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维生素微胶囊时,为使雾化器能够喷出粒径分布更加均匀的乳液,通常需要将维生素乳液的固含量控制在30%~45%,相应的含水量为55%~70%。当控制微胶囊产品含水量为小于5%时,喷雾干燥塔的热效率一般在35%~45%,热效率较低,能耗较大。5、为了降低喷雾干燥塔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的能耗,最简单的方法是提高乳液的固含量,降低乳液的含水量。然而,固含量越高,乳液粘度较大,则喷出的液滴粒径均匀性越差。因此,如何提升乳液喷出的液滴的粒径均匀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雾化液滴的粒径均匀性。2、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一端的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外壳、芯体以及限流件,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腔,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二腔,所述外壳连接于所述基座一端,且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芯体设于所述第二腔内,且所述芯体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芯体内设有相连通的导流孔和雾化孔,所述导流孔呈倒锥形,所述雾化孔位于所述导流孔内径较小的一端,所述导流孔侧壁设有多条呈放射状分布的雾化沟槽,多条所述雾化沟槽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雾化孔和所述导流孔的连接处,另一端朝所述导流孔的上端延伸,所述限流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流孔内用于阻拦乳液,以使乳液从所述雾化沟槽流向所述雾化孔。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雾化沟槽的交汇的一端形成环形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环绕所述雾化孔,且所述汇流槽与所述雾化孔之间形成汇流台阶。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雾化孔中心线方向的投影,所述雾化沟槽的延长线与所述雾化孔相切。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流件设置为球体,所述限流件的外壁与所述导流孔的侧壁相切,相切处下方形成涡流区。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流件的直径为3mm~8mm。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嘴组件还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所述分流件包括将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隔开的挡板部,所述挡板部开设有分流孔,所述分流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件还包括杆部,所述杆部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板部,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限流件,以使所述限流件贴紧所述导流孔内壁。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内壁设有环形的限位凸台,所述外壳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内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所述挡板部被夹持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外壳之间。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孔的锥角为60°~120°;和/或,所述雾化孔的孔径为0.5mm~1.5mm。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雾化器进行制备,包括:维生素乳液经过高压喷雾泵增压后进入雾化器的第一腔内,最终从雾化孔喷出形成喷雾,喷雾与热气流换热后得到维生素微胶囊。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通过设置限流件,使得乳液不能直接沿着导流孔侧壁流向雾化孔,而是经过雾化沟槽流向雾化孔,增加了乳液的流动阻力,从而弱化了高压喷雾泵压力波动对乳液粒径分布的不良影响。由于导流孔呈倒锥形,导流孔侧壁设有多条呈放射状分布的雾化沟槽,雾化沟槽对乳液起到加速旋转的作用,提升了乳液的旋转速度,从而使得从雾化孔喷出的乳液颗粒粒径更加均匀。如此,该雾化器可用于高固含量乳液的雾化,可保证较好的粒径均匀性。技术特征: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一端的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外壳、芯体以及限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雾化沟槽的交汇的一端形成环形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环绕所述雾化孔,且所述汇流槽与所述雾化孔之间形成汇流台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雾化孔中心线方向的投影,所述雾化沟槽的延长线与所述雾化孔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件设置为球体,所述限流件的外壁与所述导流孔的侧壁相切,相切处下方形成涡流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件的直径为3mm~8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件还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所述分流件包括将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隔开的挡板部,所述挡板部开设有分流孔,所述分流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还包括杆部,所述杆部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板部,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限流件,以使所述限流件贴紧所述导流孔内壁。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壁设有环形的限位凸台,所述外壳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内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所述挡板部被夹持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外壳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的锥角为60°~120°;10.一种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进行制备,包括:维生素乳液经过高压喷雾泵增压后进入雾化器的第一腔内,最终从雾化孔喷出形成喷雾,喷雾与热气流换热后得到维生素微胶囊。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雾化器包括基座及设于基座一端的喷嘴组件,喷嘴组件包括外壳、芯体以及限流件,基座内设有第一腔,外壳内设有第二腔,外壳连接于基座一端,第二腔与第一腔连通,芯体设于第二腔内,且芯体与外壳连接,芯体内设有相连通的导流孔和雾化孔,导流孔呈倒锥形,雾化孔位于导流孔内径较小的一端,导流孔侧壁设有多条呈放射状分布的雾化沟槽,雾化沟槽一端连通于雾化孔和导流孔的连接处,另一端朝导流孔上端延伸,限流件至少部分设于导流孔内用于阻拦乳液,以使乳液从雾化沟槽流向雾化孔。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通过设置限流件,提升了乳液的旋转速度,使得从雾化孔喷出的乳液颗粒粒径更加均匀。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勇,吕林君,陈薇,骞李鸽,刘晓庆,吴旭东,丁元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生产用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米发糕品质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