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物,具体为一种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燕麦是一类高蛋白且低糖、低脂肪含量的粗粮食品,是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主要应用方式为将燕麦麦粒制成燕麦片、燕麦面等产品,而燕麦的根茎和叶片利用程度较低。、目前,燕麦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是青贮饲料化处理,将灌浆期燕麦植株和新鲜燕麦秸秆...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具体为一种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燕麦是一类高蛋白且低糖、低脂肪含量的粗粮食品,是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主要应用方式为将燕麦麦粒制成燕麦片、燕麦面等产品,而燕麦的根茎和叶片利用程度较低。2、目前,燕麦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是青贮饲料化处理,将灌浆期燕麦植株和新鲜燕麦秸秆混合后进行青贮处理,并保持其多汁的口感,增加适口性。而饲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直接决定了粗饲料的适口性。如何降低燕麦秸秆中粗纤维含量,是提高燕麦秸秆饲喂性能的关键问题。3、青贮技术利用秸秆自身携带的菌群和外源乳酸菌菌剂,利用秸秆中少量的可溶性糖进行发酵,降低青贮原料的ph值,抑制杂菌生长。但是其纤维降解能力较弱,降解后的粗纤维含量仍在35%以上,与原料没有显著区别。4、生物发酵相比于青贮技术,对高性能菌种进行复配,可以更快速的降解燕麦秸秆中的粗纤维。但是传统的生物发酵通常为开放式固态发酵,易受到杂菌污染。同时,菌群分泌的胞外纤维素酶容易受到氧气和杂菌破坏,失去催化分解能力。但是,开发新菌种的速度严重滞后于实际生产需求,因此,使用稳定剂提高菌群分解能力,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的研究方向。5、公布号为cn11134539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含纤维的反刍发酵饲料的生产方法,利用生物技术的手段对木质纤维素类原料和液态的工业酒精副产物进行处理和营养复配后接种益生菌,生产含纤维的反刍发酵饲料。但在该申请中,存在以下缺陷:玉米干全酒糟、玉米胚芽粕、豆粕和棉籽粕等高蛋白组分,占比在50%左右,此类原料本身即为优良的蛋白饲料,而秸秆、喷浆玉米皮等高纤维低营养价值的原料,占比较低,不超过30%,使得含有木质纤维素的低营养类物质利用量较低;另外采用一步法发酵法,无法规避菌种间的拮抗作用。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多菌种混合分步发酵,微生物间协同合作,极大促进燕麦秸秆快速降解和发酵。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3、一种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4、s1:制曲: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接种至第一发酵底物中进行培养,得到成品干曲;5、第一发酵底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以质量计的80~90份玉米麸皮、4~6份豆粕、4~6份次粉和4~6份小麦麸皮混合加水蒸料所得;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的接种量为第一发酵底物干重的10~15%;6、s2:第一发酵:将纤维素酶和复配添加剂加入含燕麦秸秆的第二发酵底物中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三发酵底物;7、s3:第二发酵:将第三发酵底物与成品干曲混合得到第四发酵底物,向第四发酵底物中加入复配稳定剂进行第二发酵,得第五发酵底物;8、s4:第三发酵:向第五发酵底物中加入酵母菌种子液后进行第三发酵,即得燕麦秸秆发酵饲料成品;所述酵母菌种子液包括体积比为1~7:1~7的酿酒酵母种子液和产朊假丝酵母种子液。9、进一步地,步骤s2中第二发酵底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以质量计的55~65份燕麦秸秆、3~7份米糠、3~7份酒糟蛋白饲料混合加水蒸料即可;燕麦秸秆包括质量比为66~82:10~20的粗燕麦秸秆和细燕麦秸秆,粗燕麦秸秆的粒径为5~10目,细燕麦秸秆的粒径为20目;10、复配添加剂以质量计包括:60~100份硫酸铵、6~10份磷酸二氢钾和3~5份氯化钠。11、进一步地,复配添加剂与第二发酵底物干重的质量比为11~13:140;纤维素酶与第二发酵底物干重的质量比为5~15:1000;第一次发酵的时间为6~12h,温度为45~55℃。12、进一步地,步骤s3中复配稳定剂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3~8份乙酸、10~30山梨酸钾和30~50份糊精。13、进一步地,第三发酵底物与成品干曲的质量比为25: 3.3~5.5,每100份第四发酵底物中添加0.15~0.4份复配稳定剂;第二发酵的时间为12h~24h,温度为30~35℃。14、进一步地,步骤s4中酵母菌种子液的接种量为第五发酵底物质量的5~10%。15、进一步地,枯草芽孢杆菌种液的有效活菌数为1.0×109~2.0×109cfu/ml;酿酒酵母种子液的有效活菌数为1.4×107cfu/ml,产朊假丝酵母种子液的有效活菌数为1.9×107cfu/ml。16、进一步地,向第一发酵底物、第二发酵底物中加水蒸料时,将第一发酵底物和第二发酵底物的含水率均控制在60~70%;纤维素酶、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钠、乙酸、山梨酸钾、糊精均为饲料级别。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包括以质量计的玉米麸皮27~30份、豆粕0.9~1.5份、次粉0.9~1.5份、燕麦秸秆65~70份、米糠2~3.5份、酒糟蛋白饲料2~3.5份;且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中还含有有效活菌数为1.4×109cfu/kg~1.4×1011cfu/kg的酿酒酵母和有效活菌数为1.9×109cfu/kg~1.9×1011cfu/kg的产朊假丝酵母。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9、(1)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通过分步发酵,能将豆粕水解为小肽类物质,将燕麦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为可溶性糖,并转化为菌体蛋白;另外,多菌种发酵后产生芳香气味,还可以增加适口性,同时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酶,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均为奶牛瘤胃中的有益微生物,产生的多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酶有助于瘤胃对日粮中粗纤维的降解,提高饲料利用率。20、(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燕麦秸秆饲料中含有多种酵母菌、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在30%~40%左右,可广泛用作动物饲料的蛋白质补充物,它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缩短饲养期,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例如奶产量与奶品质。2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的新用途,可将其运用在制备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中。技术特征:1.一种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二发酵底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以质量计的55~65份燕麦秸秆、3~7份米糠、3~7份酒糟蛋白饲料混合加水蒸料即可;燕麦秸秆包括质量比为66~82:10~20的粗燕麦秸秆和细燕麦秸秆,粗燕麦秸秆的粒径为5~10目,细燕麦秸秆的粒径为20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配添加剂与第二发酵底物干重的质量比为11~13:140;纤维素酶与第二发酵底物干重的质量比为5~15:1000;第一发酵的时间为6~12h,温度为45~5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复配稳定剂以质量计包括如下组分:3~8份乙酸、10~30山梨酸钾和30~50份糊精。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发酵底物与成品干曲的质量比为25: 3.3~5.5,每100份第四发酵底物中添加0.15~0.4份复配稳定剂;第二发酵的时间为12h~24h,温度为30~35℃。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酵母菌种子液的接种量为第五发酵底物质量的5~10%。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枯草芽孢杆菌种液的有效活菌数为1.0×109~2.0×109cfu/ml;酿酒酵母种子液的有效活菌数为1.4×107 cfu/ml,产朊假丝酵母种子液的有效活菌数为1.9×107 cfu/ml。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发酵底物、第二发酵底物中加水蒸料时,将第一发酵底物和第二发酵底物的含水率均控制在60~70%;纤维素酶、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钠、乙酸、山梨酸钾、糊精均为饲料级别。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计的玉米麸皮27~30份、豆粕0.9~1.5份、次粉0.9~1.5份、燕麦秸秆65~70份、米糠2~3.5份、酒糟蛋白饲料2~3.5份;且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中还含有有效活菌数为1.4×109cfu/kg~1.4×1011cfu/kg的酿酒酵母和有效活菌数为1.9×109cfu/kg~1.9×1011cfu/kg的产朊假丝酵母。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燕麦秸秆发酵饲料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制曲: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进行培养,得到成品干曲;第一发酵:将纤维素酶和复配添加剂加入含燕麦秸秆的第二发酵底物中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三发酵底物;第二发酵:将第三发酵底物与成品干曲混合得到第四发酵底物,向第四发酵底物中加入复配稳定剂进行第二发酵,得第五发酵底物;第三发酵:向第五发酵底物中加入酵母菌后进行第三发酵,即得燕麦秸秆发酵饲料成品。本发明采用多菌种混合分步发酵,微生物间协同合作,极大促进燕麦秸秆快速降解和发酵。技术研发人员:刘占英,闫德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工业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5
- 上一篇:一种鱼类采肉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糖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