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具体涉及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荔枝鲜果色、香、味、形、俱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荔枝是一种很难贮藏的水果,极易腐烂变褐变质。果实腐烂变质后,直接影响荔枝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因此,探讨荔枝采后保鲜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目...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具体涉及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背景技术:1、荔枝鲜果色、香、味、形、俱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荔枝是一种很难贮藏的水果,极易腐烂变褐变质。果实腐烂变质后,直接影响荔枝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因此,探讨荔枝采后保鲜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2、目前,荔枝的保鲜方法主要有:(1)化学方法:采用二氧化硫熏蒸;果酸、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二甲酯等有机酸类及多菌灵、托布津、伊迈唑、施保功、施保克等化学杀菌剂配制成的保鲜液浸泡荔枝果实来抑制微生物病害。化学法可有效地减少荔枝采后腐烂,但也会致使荔枝果皮中so2、农药的残留量超标,难以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而且会影响果实的味道和品质,废弃保鲜液的排放并不利于安全环保。(2)物理方法:主要采用超声波、热处理、甘蔗渣、二氧化碳、隔绝空气、高压处理、涂膜、保鲜袋等方法处理鲜食荔枝,但存在需要专用设备、处理费用高、抑菌防腐效果差等缺点。(3)保鲜剂与物理方法结合:主要采用冰晶致冷技术和纳米银离子杀菌等化学与物理方法相结合等方式处理鲜食荔枝,但生产成本过高,抑菌时间较短,且不易推广应用。(4)天然产物保鲜处理:主要采用葡萄柚、鲜松叶、甘草、鲜荔枝叶提取液、蕉芋粉、纳米甲壳素等天然产物浸泡杀菌,天然产物的制备工艺较复杂,成本高且抑菌效果难以与化学杀菌剂相比。3、可见,当前的荔枝保鲜方法仍存在不少缺陷,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只注重采后果品的处理,而忽略采前水果的处理。荔枝的保鲜技术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根据荔枝的采前采后生理特性,寻找更安全可靠的保鲜技术意义重大。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采前多途径增强果实耐贮性与采后褐藻寡糖及肉桂精油协同涂膜的荔枝保鲜方法,该方法根据荔枝的采前采后生理特性,通过结合多种技术的优点,协同增效,进而达到高效防褐防腐控衰的综合目的,同时使食用荔枝更加安全,并有利于生态环保。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4、s1、采前处理:荔枝成熟采摘前4-6周对挂树果实利用由杀菌剂氯氟醚菌唑、生物刺激素复硝酚钠、有机海藻营养和微量元素营养配制的复配药液喷施果面;5、s2、荔枝果实的采摘分拣及快速预冷:采摘并选择成熟度80~90%、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新鲜荔枝果实,并快速预冷至果心温度为6-10℃;6、s3、涂膜:将步骤s2预冷好的荔枝置于褐藻寡糖-肉桂精油涂膜液中进行浸泡后取出,晾干;7、s4、包装:将步骤s3晾干后的荔枝用可透气聚乙烯薄膜袋包装;8、s5、低温储藏:将步骤s4包装好的荔枝放入6-10℃的冷库中贮藏。9、本发明创新性地在荔枝果实采摘前选用由高效低毒的内吸性广谱杀菌剂、生物刺激素和叶面有机海藻以及微量元素营养组成的复配液对果实进行采摘前处理,通过采前喷施一定剂量的复配液于果面,不仅可以增强果实自身的“韧性”和保鲜能力,提高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抗病性,减缓衰老的速度,而且还能增强采后褐藻寡糖和肉桂精油协同涂膜保鲜技术的应用效果,使其可以完全替代采后化学杀菌保鲜剂在荔枝保鲜中的应用,从而使食用荔枝更加安全,并有利于生态环保。10、优选地,s3所述褐藻寡糖-肉桂精油涂膜液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食品级褐藻寡糖、甘油、氯化钙、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柠檬酸加入水中配制成褐藻寡糖涂膜液,然后往褐藻寡糖涂膜液中加入肉桂精油,即得褐藻寡糖-肉桂精油涂膜液。11、更优选地,按质量分数计,所述褐藻寡糖涂膜液的组成为:食品级褐藻寡糖2-3%,甘油0.5-1%,氯化钙0.2-0.5%,聚乙烯吡咯烷酮1-2%,柠檬酸1-2%,余量为水。12、更优选地,所述肉桂精油在褐藻寡糖涂膜液中的体积分数为0.1-0.2%。13、优选地,s1所述复配药液的配制方法为:通过叶面肥和微量元素肥配制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营养叶面肥后,加入重量比为20-25%的有机海藻营养海藻素,再加入400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和复硝酚钠1.8%水剂;所述叶面肥含有机质≧140克/升,所述微量元素肥含钙3%,镁4%,锌5%,硼4.5%。14、更优选地,所述复配药液的配制方法为:先将叶面肥(主要成分含有机质≧140克/升,mg≧70克/升,n+k2o≧100克/升)稀释500-800倍、微量元素肥(含钙3%,镁4%,锌5%,硼4.5%)稀释1000-1500倍配制成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营养叶面肥水溶液,然后加入20-25%(重量比)的海藻素(粉末状),充分溶解后再加入400g/l氯氟醚菌唑的2500-4000倍液和复硝酚钠1.8%水剂的2000-4000倍液。15、优选地,s1所述喷施的次数为2-3次,每次间隔10-15天。16、优选地,所述可透气聚乙烯薄膜袋为透明度高、厚度2-3微米、防雾的可透气聚乙烯薄膜袋。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首先在荔枝采摘前对果实采用由新型广谱高效杀菌剂氯氟醚菌唑+生物刺激素复硝酚+有机海藻营养+微量元素制成的复合溶液进行喷施处理,果实采摘后经快速预冷至一定温度后采用褐藻寡糖与肉桂精油协同涂膜进行保鲜。该方法根据荔枝的采前采后生理特性,通过结合多种技术的优点,协同增效,进而实现荔枝的高效防褐防腐控衰的综合目的。本发明从采前降低果实病原菌携带量,并诱导采后综合抗性,可高效控制荔枝在采后储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的损失,降低产品的呼吸速率,减缓衰老,有效控制褐变和腐烂,最大程度的保持原有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且采后不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仅需6-10℃即可延长荔枝的保鲜期至25天左右,可有效避免因较低温(0-4度)长期贮放而造成的果实冷害。技术特征:1.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其特征在于,s3所述褐藻寡糖-肉桂精油涂膜液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食品级褐藻寡糖、甘油、氯化钙、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柠檬酸加入水中配制成褐藻寡糖涂膜液,然后往褐藻寡糖涂膜液中加入肉桂精油,即得褐藻寡糖-肉桂精油涂膜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所述褐藻寡糖涂膜液的组成为:食品级褐藻寡糖2-3%,甘油0.5-1%,氯化钙0.2-0.5%,聚乙烯吡咯烷酮1-2%,柠檬酸1-2%,余量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桂精油在褐藻寡糖涂膜液中的体积分数为0.1-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其特征在于,s1所述复配药液的配制方法为:通过叶面肥和微量元素肥配制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营养叶面肥后,加入重量比为20-25%的有机海藻营养海藻素,再加入400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和复硝酚钠1.8%水剂;所述叶面肥含有机质≧140克/升,所述微量元素肥含钙3%,镁4%,锌5%,硼4.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其特征在于,s1所述喷施的次数为2-3次,每次间隔10-15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气聚乙烯薄膜袋为透明度高、厚度2-3微米、防雾的可透气聚乙烯薄膜袋。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本发明首先在荔枝采摘前对果实采用由氯氟醚菌唑+复硝酚钠+有机海藻营养+微量元素制成的复配药液进行喷施处理,果实采摘后经快速预冷至一定温度后采用褐藻寡糖与肉桂精油协同涂膜进行保鲜。该方法根据荔枝的采前采后生理特性,通过结合多种技术的优点,协同增效,进而实现荔枝的高效防褐防腐控衰的综合目的。本发明从采前降低果实病原菌携带量,并诱导采后综合抗性,可最大程度的保持原有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且采后不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从而使食用荔枝更加安全,并有利于生态环保。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春,何紫迪,凡超,金峰,向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

一种延长荔枝保鲜期的采前采后综合技术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