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尤其是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及红茶。、红茶属于世界主流消费茶类,占据茶叶国际贸易总量的%。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具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等保健作用。红茶加工原理是通过萎凋使鲜叶中水分得到散发,增加水解酶的活性,促进有机物分解,然后揉捻(切)成条,使茶叶细胞破碎,进一步发...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尤其是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及红茶。背景技术:1、红茶属于世界主流消费茶类,占据茶叶国际贸易总量的70%。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具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等保健作用。红茶加工原理是通过萎凋使鲜叶中水分得到散发,增加水解酶的活性,促进有机物分解,然后揉捻(切)成条,使茶叶细胞破碎,进一步发酵利用多酚化合物的酶促氧化,生成茶红素和茶黄素等有色物质,促进红茶品质的形成。在此期间,内含物质发生特殊的化学变化,有利于其产生促进红茶品质的特殊滋味和香味。最后一步进行干燥工序,去除水分,便于储存,提升茶叶香气。传统红茶加工工艺,采用夏秋茶制作而成的红茶,存在香气低,滋味不佳等缺点。2、随着红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红茶生产工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919403b公开了夏暑红茶的优质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采摘、2)萎凋、3)揉捻、4)发酵、5)毛火干燥、6)足火干燥。3、该生产方法在步骤2)萎凋和步骤3)揉捻之间增加摇青操作步骤,使用茶叶调速浪青机摇青三次,摇青转速与静置时间呈递增趋势,促进鲜叶萎凋均匀、利于揉捻时卷紧茶条,同时利于成茶香气的发展;在步骤6)足火干燥结束后,摊放回潮1h进行烘焙提香,通过烘焙工艺,使成茶粗青味消失,汤色红浓,呈现甜香带熟果香,增加滋味的甜醇度。4、该生产方法采摘一芽三叶茶鲜叶、一芽四叶茶鲜叶为原料,并且三段摇青时间短、静置时间长。5、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2616947a公开了一种经摇青协同有氧发酵提高红茶品质制备方法,经采青-萎凋-摇青-摊青-揉捻-摇青-轻压力和重压力交替揉捻-恒氧发酵-烘烤-冷却-热做形-冷却-再烘烤-冷却-提香工艺制备而成,使得在萎凋之后采用摇青与揉捻交替进行,促使茶青汁液流露充分,促进茶青内含物质充分氧化转化,降低茶青中茶多酚含量,提高香气物质、滋味物质含量,改善红茶的品质,使得红茶中茶多酚含量低于9%,且咖啡碱含量达到3.9%以上。6、该制备方法采摘新鲜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茶青,仅进行了两次摇青时间短、静置时间长,并且第一次摇青、静置和第二次摇青、静置之间增加了揉捻步骤。7、由此可见,上述两种制备方法,由于摇青时间短、静置时间长不能有效的促进红茶中可溶性糖的生成,进而无法提高茶叶口感的鲜爽度和减少苦涩味。8、另外,在茶青自然萎凋的过程中,需要每隔4个小时对茶青进行1次翻面,一方面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另一方面人工翻面耗时较长,会影响茶青萎凋的效果以及后续的操作步骤,进而影响制作红茶的周期。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能够促进红茶中可溶性糖的生成,增加红茶中的游离氨基酸,增加茶叶口感的鲜爽度减少苦涩味,增加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减少茶褐素含量,甜香浓郁有花果香,条索肥壮显金毫,汤色红浓明亮,滋味甜醇的红茶。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中用到的晾晒架,能够减少人工操作,节约了翻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制作红茶的周期,提高了红茶的产量,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3、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主要思路:以小叶种品种为茶青原料,采摘等级为1芽1、2叶,经过萎凋、做青、揉捻、发酵、干燥,尤其是经过2-4次,每摇青10min,静置30min,每摇青20min,静置60min的做青工序后的茶叶会利于酯型儿茶素等苦涩物质的降解转化,促进可溶性糖生成,降低茶叶的苦涩口感,使茶汤红浓明亮,口感甜醇爽口,促进茶叶花香物质的生成。4、通过在晾晒架上安装翻料装置,一方面节约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萎凋时间,缩短了整个制茶过程的时长。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6、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7、(1)以小叶种品种为茶青原料,采摘等级为1芽1、2叶;8、(2)选用室内自然萎凋的方式,将茶青摊放在金属筐中进行萎凋,将金属筐放置于晾晒架;9、(3)做青:将萎调好的茶青,送入摇青机中摇青2-4次,每摇青10min,静置30min,每摇青20min,静置60min;10、(4)将摇青后的茶青进行揉捻,揉捻总时长为75min,轻揉30min—重揉20min—轻揉25min;11、(5)将揉捻后的茶青,放置发酵机进行发酵,设定时间为4h,设定温度为28℃,湿度为95%,得到发酵茶青;12、(6)将发酵茶青放置烘箱中,进行烘干。13、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摇青总时长为20min,每摇青10min,静置30min。14、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摇青总时长为40min,先摇青10min,静置30min,再摇青20min,静置60min,最后摇青10min,静置30min。15、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摇青总时长为60min,先摇青10min,静置30min,再摇青20min,静置60min,接着摇青20min,静置60min,最后摇青10min,静置30min。16、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每个金属筐摊放0.75kg左右的鲜叶,摊放厚度为2-3cm,每隔4个小时对茶青进行1次翻面;17、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室内温度为15.2℃-21.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直至茶青萎凋至含水量为60%左右。18、优选地,所述的步骤(6)中,分两次干燥,第一次设定100℃毛火干燥20min,摊晾30min,第二次设定80℃足火将茶青烘至含水量<7%。19、优选地,所述晾晒架包括架体、设置于架体上至少一组上层架和下层架,所述上层架的底部朝向下层架的一侧安装有翻料装置。20、优选地,所述翻料装置包括升降杆、联动构件、翻料构件、位于前后两端的限位构件;21、所述翻料构件包括至少两个翻料爪、用于驱动所述翻料爪前后移动的驱动构件;22、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连接于上层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连接于联动构件的上表面;23、所述联动构件远离升降杆的一端连接于驱动构件的上表面;24、所述驱动构件沿前后水平方向活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构件;25、所述翻料爪沿驱动构件的轴向对称分布且一端连接于驱动构件的下表面、另一端朝向下为自由端。26、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的方法制备的红茶。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28、(1)以小叶种品种为茶青原料,采摘等级为1芽1、2叶,经过萎凋、做青、揉捻、发酵、干燥的工序步骤,其中做青工序:摇青2-4次,每摇青10min,静置30min,每摇青20min,静置60min;经过上述工序后的茶叶会利于酯型儿茶素等苦涩物质的降解转化,促进可溶性糖生成,降低茶叶的苦涩口感,使茶汤红浓明亮,口感甜醇爽口,促进茶叶花香物质的生成。对于开发红茶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茶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29、(2)在对茶青摊放在金属筐中进行萎凋时,将金属筐放置于晾晒架,通过在晾晒架设置翻料装置,使每隔4个小时对茶青进行1次翻面时,无需人工操作进行翻面,通过翻料装置进行翻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萎凋时间,缩短了整个制茶过程的时长,提高了红茶的产量,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种小叶种高香型红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