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茶加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红茶是一种经过重发酵(多酚类保留量小于%)制成的茶,初制基本工艺是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内含多种维生素,叶片及汤呈红色。我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红茶在加工过程中,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茶加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背景技术:1、红茶是一种经过重发酵(多酚类保留量小于50%)制成的茶,初制基本工艺是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内含多种维生素,叶片及汤呈红色。我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红茶在加工过程中,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但是,传统的红茶加工工艺由于选取的只是茶叶,导致红茶的档次不高,加上对加工工艺的参数控制不当,导致加工出来的红茶色泽红褐枯燥,口感略欠清爽醇和。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1)预处理: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同时采摘红艾鲜叶,将采摘后的茶树鲜叶和红艾鲜叶混合,得到混合叶;4、(2)萎凋:将混合叶摊放在萎凋槽中进行处理,得到萎凋叶;5、(3)摇青:将萎凋叶用摇青机进行摇青,得到摇青叶;6、(4)揉捻:将摇青叶送入揉捻机中,按照“不加压~轻压~重压”的方式进行揉捻,得到揉捻叶;7、(5)解块:将揉捻叶用解块机进行解块,得到解块叶;8、(6)发酵:将解块叶放在发酵室进行发酵,得到发酵叶;9、(7)烘干:将发酵叶送入微波烘干机进行烘干,得到烘干叶;10、(8)回潮:将烘干叶摊放在簸箕上待其自然回潮,得到回潮叶;11、(9)提香:将摊凉叶送入烘焙机中进行烘焙,即得红艾红茶。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混合叶中红艾鲜叶所占配重比为1%~5%。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堆放叶的厚度为2~4cm,萎凋室温度为15~20℃,湿度为60~70%,每隔1~2h翻动一次混合叶,萎凋处理时间为4.5~6h。。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揉捻室的温度为20~25℃,湿度为75~85%,进行不加压揉捻8~12min,接着加轻压揉捻12~15min,接着重压揉捻2~5min,然后重复揉捻步骤3便。1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6)中,发酵室的温度为28~32℃,湿度为90~97%,发酵时间为6~8h,发酵过程中,每隔30~40min,将茶叶放入茶叶打撒机将茶叶打散;发酵室每隔10~15min自动开启排气扇进行通风,开启时间为30~60s。1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中,微波烘干机内温度为100~110℃,烘干处理30~40min,微波烘干机内温度设置为70~80℃的温度下烘干处理20~35min。1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8)中,摊放厚度为1~3cm,放置时间为3~5h。1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9)中,摊凉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在115~125℃的温度下烘焙处理1~2h。19、有益效果:20、1.本发明向茶叶中添加了红艾叶,达到使红茶有显著的红艾香味的效果;向茶叶中添加了红艾叶并且是在预处理程序中便添加了红艾叶片,红艾叶参与了整个红茶制作流程,使红艾叶与茶叶充分混合,从而让红茶有显著的红艾香味,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21、2.本发明通过解块、发酵时打散茶叶和向发酵室通风,达到使得茶叶能够均匀充分地进行发酵的效果,避免茶叶口感不一,甚至出现酸味;在发酵前便将揉捻叶充分解块,避免了茶叶成团,从而导致发酵时茶团中心处的热量不容易散发,茶叶团中心处的茶叶因干燥不足而产生闷味,使茶叶会出现酸味;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端时间就将茶叶放入茶叶打撒机将茶叶打散,使得茶叶均匀发酵,茶叶外部直接接触外部空气,干燥迅速,而其他部分,干燥迅速较为缓慢,接触的氧气也较少,并且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会导致中心温度偏高,这都会使得茶叶发酵程度不一只,导致最终茶叶口感有偏差,通过茶叶打撒机将茶叶打散,使每片茶叶位置不断变换,使得茶叶均匀发酵;并且还通过排气扇进行通风,保证了发酵室的含氧量;22、3.本发明通过微波烘干机进行烘干,达到避免叶色发暗的效果;使水分在微波的作用直接被加热,将发酵叶获得的红润高亮的色泽从叶内到叶外进行固定,避免直接进行烘杆因叶水分从外至里的流失导致的叶色发暗;23、4.综上所述,该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通过向茶叶中添加了红艾叶、解块、发酵时打散茶叶、向发酵室通风和微波烘干机进行烘干等方法,达到使红茶有显著的红艾香味、使得茶叶能够均匀充分地进行发酵和避免叶色发暗的效果。技术特征:1.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混合叶中红艾鲜叶所占配重比为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堆放叶的厚度为2~4cm,萎凋室温度为15~20℃,湿度为60~70%,每隔1~2h翻动一次混合叶,萎凋处理时间为4.5~6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揉捻室的温度为20~25℃,湿度为75~85%,进行不加压揉捻8~12min,接着加轻压揉捻12~15min,接着重压揉捻2~5min,然后重复揉捻步骤3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发酵室的温度为28~32℃,湿度为90~97%,发酵时间为6~8h,发酵过程中,每隔30~40min,将茶叶放入茶叶打撒机将茶叶打散;发酵室每隔10~15min自动开启排气扇进行通风,开启时间为30~60s。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微波烘干机内温度为100~110℃,烘干处理30~40min,微波烘干机内温度设置为70~80℃的温度下烘干处理20~35min。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摊放厚度为1~3cm,放置时间为3~5h。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摊凉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在115~125℃的温度下烘焙处理1~2h。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预处理、萎凋、摇青、揉捻、解块、发酵、烘干、回潮、提香等步骤,该种艾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通过向茶叶中添加了红艾叶、解块、发酵时打散茶叶、向发酵室通风和微波烘干机进行烘干等方法,达到使红茶有显著的红艾香味、使得茶叶能够均匀充分地进行发酵和避免叶色发暗的效果。技术研发人员:刘其渊,周惠玲,刘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驾游族俱乐部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