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茶叶摊青是茶叶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茶叶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茶叶摊青工作仍然依赖人工完成,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人工摊青工作消耗劳动力大且效率低下,茶叶摊青需要将鲜叶均匀地摊开,使其受到适当的氧化和...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背景技术:1、茶叶摊青是茶叶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茶叶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茶叶摊青工作仍然依赖人工完成,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2、首先,人工摊青工作消耗劳动力大且效率低下,茶叶摊青需要将鲜叶均匀地摊开,使其受到适当的氧化和发酵,但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人工摊青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操作速度受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3、其次,人工摊青无法实现摊青厚薄的精确控制,茶叶的摊青厚薄对于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的人工摊青无法准确控制摊青的厚度,摊青厚度的控制通常依赖于工人的经验和感觉,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产品的质量无法标准化;4、除此以外,人工摊青无法实现萎凋工艺数据化,茶叶的萎凋过程中,含水量的控制非常重要,但目前的人工操作只能依靠工人的经验和判断来控制茶叶的含水量,这种经验性的操作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也无法实现数据化的萎凋工艺控制,限制了茶叶加工的精细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5、申请号为202222060841.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鲜叶适度摊青萎凋机,包括连接箱体,所述连接箱体底部的四角处均连接有自锁式万向轮,所述连接箱体的内腔中连接有导风斜板,所述连接箱体的侧壁上连接有自动风机,所述连接箱体的端面上连接有网格透风板,其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该装置仅使用了一层导风斜板,鼓风机吹出的风进行加热后从导风斜板处进入开始干燥茶叶,但是导风斜面入口处与网格透风板距离过远导致茶叶进入后立即干燥萎凋,导致效率变低;二是其采用双转轴设计,工作工程中可能由于摩擦力不够导致运送效果变差,干燥效率变低,产量下降。技术实现思路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传统的人工摊青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操作速度受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等问题。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包括连接箱体,所述连接箱体的内部设置与侧壁垂直的机架横档,所述连接箱体内部设置长导风轨道,所述长导风轨道内部设置导风斜板。3、这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通过稳定的结构设计和双层导风板的应用,可以使茶叶在摊青过程中得到更长时间的暴露,增加茶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茶叶的均匀发酵和氧化,导风斜板的设置可以使鼓风机吹出的加热风在茶叶上形成均匀的气流,实现茶叶的适度摊开和干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口感,能够提高机器的稳定性和茶叶摊青的均匀性,这对于茶叶加工行业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4、作为优选,所述机架横档上设置若干根与侧壁平行的支撑托管,所述长导风轨道由连接箱体一端向另一端倾斜,所述导风斜板与所述长导风轨道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导风斜板倾斜角度大于长导风轨道,导风斜板的倾斜角度大于长导风轨道,可以使鼓风机吹出的加热风在茶叶上形成均匀的气流,实现茶叶的适度摊开和干燥,这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口感的稳定性。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箱体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封板与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上设置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处设置鼓风机,所述连接箱体内部靠近鼓风机处设置加热管,加热管的设置使鼓风机吹出的加热风在茶叶上形成均匀的气流,实现茶叶的适度摊开和干燥,这有助于提高茶叶的均匀发酵和氧化,增强茶叶的香气和口感。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箱体靠近第一封板与第二封板处侧壁上分别设置进料固定板与出料固定板,所述进料固定板处设置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出料固定板处设置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这种设计有助于茶叶在机器内的稳定运输。转轴的设计使茶叶能够顺利流动。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与第四转轴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所在的水平面到所述机架横档的距离大于第一转轴与第四转轴所在的水平面到所述机架横档的距离,第二轴与第三转轴分别所在的竖直面到所述机架横档的距离小于第一轴与第四转轴分别所在的竖直面到所述机架横档的距离,这种设计确保茶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提高产量。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箱体内部靠近加热管处设置倾斜的隔热挡板,所述隔热挡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导风斜板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托管上设置单层网带,隔热挡板的倾斜方向与导风斜板倾斜方向相反,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加热效果;单层网带的设置有助于茶叶在摊青过程中的稳定运输,避免茶叶的堆积和堵塞。9、作为优选,所述鼓风机与支撑托管均位于导风斜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处均设置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底板安装在进料固定板与出料固定板上,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连接,转动电机的设置可以通过转动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确保茶叶的顺利运输。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箱体底部连接有若干个自锁式万向轮,连接箱体底部的自锁式万向轮方便机器的移动和固定,提高了机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技术特征:1.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包括连接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体(1)的内部设置与侧壁垂直的机架横档(2),所述连接箱体(1)内部设置长导风轨道(4),所述长导风轨道(4)内部设置导风斜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横档(2)上设置若干根与侧壁平行的支撑托管(3),所述长导风轨道(4)由连接箱体(1)一端向另一端倾斜,所述导风斜板(5)与所述长导风轨道(4)倾斜方向一致,所述导风斜板(5)倾斜角度大于长导风轨道(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体(1)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封板(6)与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6)上设置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处设置鼓风机(8),所述连接箱体(1)内部靠近鼓风机(8)处设置加热管(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体(1)靠近第一封板(6)与第二封板处侧壁上分别设置进料固定板(9)与出料固定板(10),所述进料固定板(9)处设置第一转轴(11)与第二转轴(12),所述出料固定板(10)处设置第三转轴(13)与第四转轴(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1)与第四转轴(14)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转轴(12)与第三转轴(13)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转轴(12)与第三转轴(13)所在的水平面到所述机架横档(2)的距离大于第一转轴(11)与第四转轴(14)所在的水平面到所述机架横档(2)的距离,第二轴与第三转轴(13)分别所在的竖直面到所述机架横档(2)的距离小于第一轴与第四转轴(14)分别所在的竖直面到所述机架横档(2)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体(1)内部靠近加热管(7)处设置倾斜的隔热挡板(15),所述隔热挡板(15)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导风斜板(5)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托管(3)上设置单层网带(16)。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8)与支撑托管(3)均位于导风斜板(5)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转轴(12)与第三转轴(13)处均设置转动电机(17),所述转动电机(17)通过电机底板(18)安装在进料固定板(9)与出料固定板(10)上,所述转动电机(17)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二转轴(12)和第三转轴(13)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所述的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体(1)底部连接有若干个自锁式万向轮(19)。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体(1)底部连接有若干个自锁式万向轮(19)。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导风板式茶叶摊青萎凋机,包括连接箱体,所述连接箱体的内部设置与侧壁垂直的机架横档,所述连接箱体内部设置长导风轨道,所述长导风轨道内部设置导风斜板,在茶叶摊青过程中,通过连接箱体、机架横档的设置,使机器的结构更加稳定和坚固,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其次,设置双层导风板可以实现更均匀的气流分布和茶叶摊开,使鼓风机吹出的加热风在茶叶上形成均匀的气流,实现茶叶的适度摊开和干燥,促进茶叶的均匀发酵和氧化,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口感的稳定性,在能够提高机器的稳定性的同时,改善茶叶的摊青均匀性和干燥效果,从而提高茶叶的质量口感的稳定性。技术研发人员:苏鸿,曾庆义,方王琦,洪勇,苏和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8技术公布日:2024/7/29
- 上一篇:核桃破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自翻动式均料茶叶萎凋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