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统食品制作装置,尤其涉及传统红薯粉条的制作熟化装置,具体涉及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红薯粉条是用红薯制作提炼的淀粉制作出的一道家常菜。红薯粉条是一种江西、广西、陕西、湖南、福建、四川、贵州等地的地方特色小吃。灰色细长条状,晶莹剔透,与粉丝相似。红薯粉条的制作工艺目前基...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传统食品制作装置,尤其涉及传统红薯粉条的制作熟化装置,具体涉及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背景技术:1、红薯粉条是用红薯制作提炼的淀粉制作出的一道家常菜。红薯粉条是一种江西、广西、陕西、湖南、福建、四川、贵州等地的地方特色小吃。灰色细长条状,晶莹剔透,与粉丝相似。红薯粉条的制作工艺目前基本都是纯手工制作,甚至制作的工具都是手工打造的。红薯粉的制作原料是红薯淀粉与水的混合物,属于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基于非牛顿流体独有的剪应力与其剪切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这一特性,采用常规的挤压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制作出红薯粉条,由于淀粉与水的混合物在突然受到压力的瞬间会迅速变硬,因此,挤压力越大淀粉的硬度越高,越不能流动。现有的红薯粉条多以手工制作为主,制作的大致过程如下:2、将干燥红薯淀粉与水搅拌均匀,形成可自然流淌的淀粉膏状物,但由于淀粉膏状物收到较大压力时会瞬间变硬,因此,采用强压的方式并不能够顺利出条;为此,人们一般用铝制水瓢或者类似结构的容器在底部进行钻孔,孔径大小根据实际制作红薯粉条的高度有关,其原则是,粉条在成条的过程中下落的距离越大,孔径就应该随之变大;反之,若粉条在成条的过程中下落的距离越小,那么孔径也应随之变小。在制作时,将淀粉膏状物至于带孔的水瓢中,徒手均匀的拍打淀粉膏状物表面,使得淀粉膏状物能够持续的下落形成粉条,最后落入到熟化成型装置中,瞬间受热熟化成型,形成粉条。熟化成型装置现实制作过程中一般都是用直径较大的炖锅充当,将炖锅至于常规加热装置上将炖锅中的水加热至90摄氏度,使得成条状的粉条能够快速熟化并成型,然后由另一名操作人员用专用的长筷将完成熟化的粉条捞出至凉水或者温水中,避免粉条过度熟化导致断裂的问题。整个过程必不可少的需要两个人配合作业才能得到质量、形态较好的红薯粉条。为了解决传统红薯粉条制作过程需要多人配合,使得效率较低,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且简单的粉条熟化装置,用于替代现有的多人配合操作,从而降低人工投入,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传统红薯粉条的制作至少需要两个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进行协同作业才能完成,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同时对于操作人员具有经验要求,制作效率低等问题,本申请提供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用于替代现有的两人配合熟化获得红薯粉条的操作,至少可以解决下述技术问题之一:2、1、在红薯粉条制作过程中,减少人员的投入,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门槛要求;3、2、采用分层控温,避免熟化过程中需要实时将成型粉条捞出的频繁操作。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5、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将箱体分隔成熟化池和冷却池的隔板,所述熟化池内靠近水面10cm-15cm处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熟化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5cm,所述熟化池内还放置有用于收集熟化后的红薯粉条的网筛,所述网筛从熟化池的表面一直向下延伸至熟化池的底部;所述箱体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粉条成型机构的支撑臂,所述粉条成型机构位于所述网筛的正上方。6、优选地,所述加热管有多根分布在所述熟化池两侧或者四周。7、优选地,所述网筛包括网本体,所述网本体的纵向截面呈上大下小形状形成位于上部的熟化区和下部的定型区,所述熟化区与定型区之间通过l型折台连接,所述网本体的顶部位于网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相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箱体匹配的翻边,所述网本体位于下部的定型区采用细筛网,网孔直径或者最大长度小于3mm。8、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电加热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电连接有电源。9、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蒸汽加热管,任一根位于熟化池内的蒸汽加热管收尾连通并分别于蒸汽源连通。10、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包括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侧壁上的安装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纵臂,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纵臂与安装座之间相对位置的锁紧器,所述纵臂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粉条成型机构的支臂。11、优选地,所述粉条成型机构包括用于存放湿淀粉的淀粉桶,所述淀粉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供湿淀粉流出形成粉条状的通孔,淀粉桶上部开口且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支撑拉杆与所述支臂可拆卸固定连接;12、所述支撑拉杆上滑动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边缘呈圆周阵列布置有多根与所述淀粉桶滑动连接的导杆,任一导杆的下端头可拆卸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淀粉桶与导杆相对位置的套管,所述支撑拉杆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活塞之间,所述淀粉桶的外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振动机构。13、有益效果: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管设置在熟化池靠近水面10cm-15cm处,基于热水向上浮,冷水下流的物理特性,使得熟化池内的上下温差能够达到几十度之多,从而使得粉条在掉落进入熟化池在经过上部90摄氏度左右的水后会迅速熟化并自然落入底部的低温区暂存,避免了长时间在高温中浸泡导致熟化过度而断裂的问题。15、2、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层控温熟化,避免了传统在熟化后需要及时将粉条捞出粉条所带来的人力投入和频繁打捞的问题。16、3、本实用新型采用网筛暂存粉条,无需打捞,只需要在单次粉条成型熟化后将网筛端起至于冷却池中即可,操作简单,实用性高。技术特征:1.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将箱体(1)分隔成熟化池(7)和冷却池(8)的隔板(12),所述熟化池(7)内靠近水面10cm-15cm处设置有加热管(13),所述加热管(13)与熟化池(7)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5cm,所述熟化池(7)内还放置有用于收集熟化后的红薯粉条的网筛(9),所述网筛(9)从熟化池(7)的表面一直向下延伸至熟化池(7)的底部;所述箱体(1)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粉条成型机构(6)的支撑臂,所述粉条成型机构(6)位于所述网筛(9)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3)有多根分布在所述熟化池(7)两侧或者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筛(9)包括网本体(91),所述网本体(91)的纵向截面呈上大下小形状形成位于上部的熟化区(95)和下部的定型区(96),所述熟化区(95)与定型区(96)之间通过l型折台(93)连接,所述网本体(91)的顶部位于网本体(91)长度方向两侧相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箱体(1)匹配的翻边(92),所述网本体(91)位于下部的定型区(96)采用细筛网(94),网孔直径或者最大长度小于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3)为电加热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电连接有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3)为蒸汽加热管,任一根位于熟化池(7)内的蒸汽加热管收尾连通并分别于蒸汽源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侧壁上的安装座(2),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上的纵臂(4),所述安装座(2)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纵臂(4)与安装座(2)之间相对位置的锁紧器(3),所述纵臂(4)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粉条成型机构(6)的支臂(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条成型机构(6)包括用于存放湿淀粉的淀粉桶(61),所述淀粉桶(6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供湿淀粉流出形成粉条状的通孔(62),淀粉桶(61)上部开口且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67),所述活塞(67)通过支撑拉杆(66)与所述支臂(5)可拆卸固定连接;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将箱体分隔成熟化池和冷却池的隔板,所述熟化池内靠近水面10cm‑15cm处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熟化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5cm,所述熟化池内还放置有用于收集熟化后的红薯粉条的网筛,所述网筛从熟化池的表面一直向下延伸至熟化池的底部;所述箱体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粉条成型机构的支撑臂,所述粉条成型机构位于所述网筛的正上方。本技术通过将加热管设置在熟化池靠近水面10cm‑15cm处,避免了粉条长时间在高温中浸泡导致熟化过度而断裂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席春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七叔公食品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29技术公布日:2024/7/23

基于分层控温的红薯粉条熟化装置的制作方法